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贵州大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

贵州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gzu.edu.cn/ (中英文)

目录

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创始于1902年,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全国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本科统招第一批次重点大学。2012年成为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中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贵州大学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12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截至2013年12月10日,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2个,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拥有3个主校区和6个分校区,占地面积4354.6亩,本科学生46346人,研究生8775人,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1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91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3个。

贵州大学的历史沿革

  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在奏章中正式奏请设立贵州大学堂,邓华熙任命候补道尹嘉诏为监督,聘请周恭寿、廖杭等为教习。1904年贵州巡抚曹鸿勋对贵州大学堂实行整顿,将名称为贵州“高等学堂”。1905年,分两批派出20名学生赴日留学,由学堂教习周恭寿带队。这批赴日留学生中的尹笃生、周步瑛、王佩芬等人回国后积极推进新学,并在学堂任教,成为了贵州大学早期办学的骨干力量。11月,贵州高等学堂改名为“贵州高等学堂预备科”。1906年,时任贵州巡抚的岑春萁将贵州高等学堂预备科再次整顿,改为贵州师范学堂。

  1909年,贵州师范学堂改办为“贵州官立矿业中学堂”,1912年5月,矿业中学堂被迫停办。未毕业的学生和教学设备等全部转入贵州省立农林学校。1916年,该校改名为贵州省立贵阳甲种农业学校,1927年奉令停办,并入1928年3月设立的省立贵州大学。

  1926年6月,周西成主持黔政,将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省立第二中学和贵阳甲种农业学校停办,并以省立二中定为校址,于1928年3月成立贵州大学,周恭寿兼任校长。设经济、医学、土木工程、矿业专科和文、理两个预科。1929年5月,省城秩序顿时大乱,周恭寿去校长职,学生纷纷回家,贵州大学于1931年1月被迫停办,其校址用于开办贵州省立贵阳高级中学。1939年冬,贵州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上,提出了“设立贵州大学”以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的建议。1940年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审议,行政院通过,决定先设立国立贵州农工学院,选定贵筑县花溪镇为院址。

  1942年5月,行政院决议成立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归并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于农工学院外增设文理、法商两学院。5月22日,行政院任命张廷休为国立贵州大学校长,学校制定了“坚毅笃实”四字校训。至1948年6月,全校4个学院,16个系、1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大学的男儿参加中国远征军、开赴抗日前线。内战时期,以贵州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史健为代表开展一系列爱国民主运动,先后组织起“高原社”“民主社会革命社”等民主团体和举行数次反暴力反压迫的示威游行,其中以1949年3月间反饥饿运动最为声势浩大。

  1949年11月25日,贵阳军管会正式接管国立贵州大学,贵州大学在民国时期的阶段结束。

  1950年10月,按教育部规定,国立贵州大学改称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贵州大学”校名,成为主席题名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

  1952年,川北大学(农艺系)并入贵州大学。1953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将文理学院大部分并入贵阳师范学院,部分工科专业并入重庆大学,农学类并入西南农业大学,外文系调入四川大学,工学院各系调入云南大学,法学系调入西南政法大学,经济系调入西南财经大学。院系调整后的贵州大学,在原来农艺系基础上,于1954年在原国立贵州大学校址建立了贵州农学院。

  1958年7月3日,贵州省委决定在贵阳师范学院恢复重建贵州大学与贵阳师范学院分校,以1953年调整到贵阳师范学院的贵州大学文理学院为基本构架进行复校。设中文、外语(英语、俄语专业)、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8个系9个专业,8月正式招收新生721人。

  1957年,贵州大学农学院的回归则继承了老贵大最具渊源的专业-农学以及老贵大的校址。1959年,贵州民族学院(今贵州民族大学)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与贵州大学分离。一个月后,贵州大学迁入花溪区新校址。2001年成为“西部大开发”教育部重点建设大学。

  2004年8月,教育部与贵州省政府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

  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门批准,与中国政法大学等11所高校进入“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

  2009年6月,原教育部部长、现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到贵州大学调研指出:按照“211工程”和西部领军大学的建设要求办学。

  2010年,成为高招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作。

  2011年,进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2012年11月,入选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2年12月,贵州大学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

  2013年3月,学校进入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7月,发起创建“中西部高校联盟”,并为秘书处单位。

  2014年1月,被教育部、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贵州大学的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37个、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特色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基地)1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及示范点5个、省部级文科基地9个(其中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

  学校建有中国白酒研究院、少数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生态城镇化规划研究中心、石漠化改造与生态农业研究中心、东盟研究院、阳明研究院、遵义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学校共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90项,其中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37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266项,获授权专利455项,发表论文113篇,被EI、ISTP、SCIE收录143篇。出版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世界佛学文库”、国际视野中贵州人类学苗学(第一辑)、国际视野中贵州人类学˙彝学(第二辑)等图书。

学术资源

  贵州大学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原有馆舍面积42190平方米,新馆面积59539平方米,于2013年开放。馆藏纸质文献31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91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3个,电子图书资源及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30余个(包含CNKI、维普、万方等中文全文数据库,以及ACS、EI、IEL、Sage、Springer、Wiley等外文全文数据库)。

  图书馆内有线网络信息节点600多个,无线网络信息节点覆盖图书馆各个阅览区域。拥有各类型专用服务器16台、容量达46TB的磁盘阵列系统和6个数字资源镜像站,各类信息终端500余台。

学术交流

  截至2013年12月10日,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4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共派出300 多人次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共接待包括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D. Negroponte)及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香港特首曾荫权、澳门特首何厚桦等政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斯蒂格里茨(Stilglity)、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校长SINGARVELOU、韩国培材大学校长郑淳勋等大学校长,相继率团访问贵大;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E. Stilglitz),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博士等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校领导也先后访问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西切斯特、日本创价大学、韩国培材大学等30多所高校。

贵州大学的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学校设有33个学院、有136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1月,贵州大学有1个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二类特色专业2个,24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保护、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现本科招生专业136个。

  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保护、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4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二级学科博士点46个),4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二级学科硕士点167个),有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ME)、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翻译硕士(MTI)等1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硕士(MSW)、艺术硕士(MAF)、1个中加合作项目管理硕士(MPM),并被授权开展高校教师和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工作。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10日,学校有职工4003人,其中,专任教师2714人,具有博士学位546人、硕士学位1377人,教授546人、副教授968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候鸟型”高层次人才1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4人、贵州省核心专家8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5人。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将贵州大学的简称“贵大”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感、融合感和贵大的特色,篆书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贵州大学的历史积淀,标志包含的专用字体、英文以及“1902”的数字传递了贵州大学信息,图形整体感强,醒目、易记。

校歌

  溪山如黛

  常沐春风

  学府起黔中

  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大地贮潜龙

  明道济世

  见贤思齐

  报国为民志气同

  眺望万千学子

  江山处处旭日方东

校训

  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刘维燎,Tracy.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贵州大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21.11.253.* 在 2014年7月5日 10:28 发表

学校是个好学校,但是不愿意去贵州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