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西南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swu.edu.cn/ (中英文)
目录 |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现有55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32个学院(部),10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3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万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近五年来,学校科研立项数量和经费大幅增长,年增幅均达30%以上,获"973"课题、"863"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800余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30个,出版专著60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13000余篇。"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余项。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1906年4月18日(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川东师范学堂。1914年(民国二年),川东36县联合设立的川东师范学堂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1916年(民国四年),学校租住观音梁船帮公所及附近民房,同年秋迁回原址;1917年(民国五年)秋,迁住巴县文庙;1920年(民国八年),再次迁回原址。1928年(民国十五年),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濒临倒闭之绝境。刘湘决定将西南大学停办,遭到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校长甘绩镛召开维持会,讨论学校存废问题,会议决议,学校继续办理,并改组维持会为校董会,道尹为会长。同年,提出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1930年(民国十八年),甘绩镛将旧校址出卖,在通远门外石马岗购买7000余方丈土地营建新校舍,并于1930年末迁入。1931年(民国十九年),川东师范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高等师范学校”、增办二年制高等师范的专案。同年1月,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奉令改名为“川东共立师范学校”。1932年(民国二十年)秋,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在校内开办乡村师范专修科和中心农事实验场。1933年(民国二十一年)2月,川东共立师范学校乡村师范专修科迁至磁器口。7月,四川省政府拨款4万元,将乡村师范专修科改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与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分开,成为一所独立的高等院校。1935年(民国二十三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狂轰滥炸期间,学校迁至江津白沙镇东海沱古坟湾。
1934年(民国二十二年)末-1935年(民国二十三年)初,川东共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川东联立师范学校”。1936年(民国二十四年)8月,四川省教育厅将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改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40年(民国二十八年)8月,川东联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四川省立川东师范学校”。
1946年(民国三十四年)5月,学校由江津白沙镇东海沱古坟湾迁回石马岗。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师范相关系科)和1940年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组建为西南师范学院。同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相关系科)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文法学院(农学相关系科)以及1910年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西南农学院。 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工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今之西南大学。
2016年3月,西南大学共有55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另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两年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余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 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截止2015年,西南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舍面积约6.6万平方米,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包括中心图书馆、弘文图书馆(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崇实图书馆(原西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荣昌校区图书馆以及其它单设学科图书馆(法学图书馆、经济管理分馆、竹园园区阅览室),纸质文献累积462万余册(纸质图书412万余册),电子文献累积800万余册;拥有万方、CNKI、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等中外文数据库153个。藏书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教育学、心理学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馆藏古籍14万余册,民国文献4万余册。
2016年3月,西南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33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重庆市精品课程96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农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植物保护、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园艺、历史学、化学、农林经济管理、语言文学、物理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英语
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比较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学、语言学导论、数学教育学、逻辑学、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写作
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 、有机化学、大学英语、普通昆虫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生态学、中国古代文学、世界通史、政治经济学、植物生理学、逻辑学、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网络、数学教育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量子力学、家蚕遗传育种学、土壤肥料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中国古代史、畜产品加工学、实验心理学、植物营养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写作、比较教育学、公共关系学、农业昆虫学、土壤学、高校美育、园艺植物育种学、分析化学、语言学导论、昆虫分类学、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物理教育学、中国历史地理、财务会计、发展心理学、化学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网球、民法总论、动物学、中国自然地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西南大学药学实验教学中心、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西南大学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西南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西南大学由北碚校区、荣昌校区、西塔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川农场实验基地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北碚校区是西南大学本部。
北碚校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为西南大学主体(校本部),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西南大学本部占地面积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建有校门8个、教学大楼40余栋、主要图书馆3个、运动场6个、综合体育馆3个、游泳馆3个(其中恒温1个)、食堂10余个、校医院2个、湖泊5个、广场8个、花园10个,还建有理科实验大楼、博物馆、校史馆、光大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留学生大楼、跆拳道馆、西南大学宾馆、保利万和电影院等。此外,校本部拥有7路校园交通车连接校内各大区域,全范围覆盖有校园网无线WIFI,分为楠园、竹园、梅园、李园、橘园、桃园、杏园等生活园区。
荣昌校区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学院路160号,为西南大学多学科高水平特色校区,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荣昌校区始建于1938年,抗战时期为中央畜牧实验所、中央血清研究所、中央农业实验所所在地,解放后为国内著名的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1978年升建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2001年与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合并,设立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2005年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校区更名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截至2016年5月,校区占地526亩,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45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网络和继续教育学生2800余人。常驻校区在职教职工近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95人;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重庆市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等30余人;研究生导师80人。
西塔学院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溪红石支路500号,鸿恩寺森林公园北面,毗邻重庆花卉园,占地105亩,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2016年2月,以应用技术学院为基础,经国家教育部认定,设立澳大利亚与中国合作办学的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南大学西塔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是西南大学从事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学院,其前身为原重庆市轻工业局隶属的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于2000年8月并入西南师范大学。西塔学院是由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同时冠名合作的本科联合培养学院,为二级教学科研单位,正处级建制,开设经济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