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激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所谓负激励,是指当组织成员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或社会需要时,组织将给予惩罚或批评,使之减弱和消退,从而来抑制这种行为。
(1)物质惩罚,主要有降低薪酬、给予罚款等。
(2)精神惩罚,如口头批评、书面通报批评、给予处分等。
(3)降低职务,由关键重要岗位调整到一般岗位或辞退等。[1]
(4)体能处罚,如女员工做深蹲,男员工做俯卧撑,或打扫卫生等形式。
负激励的具体表现主要为:警告、纪律处分、经济处罚、降级、降薪、淘汰等。
负激励的要求[2]
(1)负激励的执行不能产生偏差;
在宪法中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负激励也是如此,在企业管理行为中要做到“负激励面前人人平等”,它的执行比正激励要更为准确和适当,难度也较大。负激励在执行时往往不同于正激励,正激励通常偏向于“锦上添花”,多一点少一点,员工不太会计较;而负激励则不同,一旦产生偏差,员工就会斤斤计较,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权威受损,甚至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例如,一个员工迟到,决不能因为员工说他在途中塞车,没有主观错误而放弃对其处罚,否则下次因“塞车”迟到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管理者根本不可能去落实是否真的塞车,管理者还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知道上班高峰期有可能塞车,那为什么不能提早一点出发呢?更不能因人而异,如某领导的太太或亲戚迟到而放弃对其处罚,那么,所有制度将会流于形式,企业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的状态。
(2)在负激励面前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管理者要舍得“亏”自己,要陪同员工接受应负担的责任,让员工心服口服。
(3)正确把握负激励的力度和尺度;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员工激励中,负激励给员工造成工作不安定感,同时还会造成员工与上司关系紧张,同事间关系复杂,有时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凝聚力。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使员工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容易抹杀员工创新能力和积极性;负激励措施太轻了,员工不当回事,处罚与不处罚差不多,不痛不痒,起不到震慑作用,又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对于不同的员工群体,有时还要区别对待。
(4)物质负激励与精神负激励相结合。
物质负激励与精神负激励都是负激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两者结合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负激励的作用[3]
1、负激励是控制员工行为的“红线”。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日常的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明确在企业中什么是不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以及违反规则的后果﹐违反了这些准则和制度就会受到一定的制裁。也就是说﹐负激励的手段和措施在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比如,在劳动纪律方面规定上班不许迟到、早退和无故旷工,违反了将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正常情况下﹐员工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遵守劳动纪律的习惯﹐无形之中给企业的管理行为带来一种持续良性循环效应。可见,负激励作为一条“红线”,在员工行为的引导和控制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员工行为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负激励制度的约束。
2、负激励对控制员工行为具有矫正和教育作用。
由于负激励意味着处罚﹐这就会使每位员工深刻理解遭受处罚的痛苦﹐更加重视负激励的规则,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触犯。比如,违反劳动纪律的一个管理干部被惩罚和通报﹐就会担心员工对他的认识改变﹐给其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同时也会促进其本人和其他员工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因此,负激励不仅可以限制错误的不良动机和行为﹐而且可以达到改造动机﹑修正行为,最终起到矫正和教育的作用。
3、负激励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负激励作为约束员工行为的“红线”,其惩罚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公开透明性,如果严格执行﹐就会使员工意识到这种负激励手段不是摆设﹐而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的﹐从而使员工真正接受并自学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制度规则产生敬意和严肃态度。在实践中,虽然被实施负激励处罚的只是少数员工,但是其效果使大多数员工遵守企业的“游戏规则”,由此可见﹐负激励的正面效应远大于负面效应﹐同时,负激励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4、负激励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大于正激励。
不难想象,负激励对当事人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并带有双重性,从物质角度上讲,本来正常情况下就能拿到的没拿到还被处罚,损失是双倍的,从精神角度看,员工如果受一次较重的处罚,就会让他担心其他员工对他认识的改变,领导对他信任的降低,对他的心理影响不是能以金钱来衡量的,心理上的波动更是巨大而长久的。企业正是通过这种负激励的方式在员工心理上的影响,达到纠正其动机和行为的目的。
如何健全负激励机制[1]
(一)制定精确、公平的负微励机制,运用合理的考评方法规范负激励机制
负激励制度首先体现的是公平的原则,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将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负激励考核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制定负激励机制时,应坚持科学性,它应该是建立在企业整体战略的基础上并对战略进行分析依次分解,经过企业工作重点,再到部门工作重点,再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从上到下或者自下而上都是统一的,明确的,并且是具有引导性的。
(二)加强沟通使员工正确理解负激励机制,做好负激励的反馈工作
企业要想使员工正确理解负激励机制,就要做好与员工的沟通。从整个沟通过程来看,就是企业管理者辅助员工达成绩效计划的过程,并对绩效进行评价。企业管理者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激励员工过程中,在做好数据收集和记录的基础上保持与员工的持续沟通,以分享信息。以此减少负激励机制实行过程中的阻力,保持企业内部的团结一致。
从负激励反馈来看,它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管理者对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看法;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不足之处,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双方有待改进的方法。负激励考评结果的反馈是企业整个激励与负激励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点。为最终的激励与负激励改善提供支持,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企业管理者要切实做好负激励的反馈工作。
(三)正激励与负激励的结合运用
正激励是主动性激励,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负激励是被动性激励,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二者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侧面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化,它们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真正调动员工的上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只有坚持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激励的作用。我们应认识到正激励和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企业管理者要将两者结合运用。
(四)加强企业精神激励机制上的力度
我国企业在完善物质激励的同时,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在较高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也较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企业员工更渴望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来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更大的发展前途。企业管理者可以实施目标激励,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宗旨和目标,了解自己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应起到的作用。然后,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使企业员工在完成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个体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提高个体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奖励和表扬等。但是,正激励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在逐步淡化,特别是对于高薪白领阶层,有调查表明,在中国月薪高于5000元的阶层,对于奖励额度在10%以下的激励,绝大多数人员表示“没感觉”,原因是相对于其较高的薪酬总额来说,这一点奖励是微不足道的,也难怪他们无所谓,并且经常性的表扬也会落入习以为常“惰性”的圈套。而负激励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并且具有双重性,从物质的角度看,本来正常情况下就能得到的没拿到还被处罚,损失是双倍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受打击,心理波动可想而知,企业正是通过负激励的方式从心理上的影响达到影响其行为的目的。如上例,一个白领迟到被扣薪100元并公告,此白领很担心员工对他的认识改变,对他的心理影响不是能以金钱来衡量的。
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正激励是主动性的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的激励,它是通过对人的错误动机和行为进行压抑和制止,促使其幡然悔悟,改弦更张。正激励与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因为这两种方式的激励效果不仅会直接作用于个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的个体与群体。通过树立正面的榜样和反面的典型,扶正祛邪,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就会产生无形的正面行为规范,能够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导向更积极,更富有生气,最终使企业管理尽善尽美。
工厂内部上班开车刮到别人车,本身赔偿价值500元,负激励500元,合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