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所谓“负卖”,商家的销售行为已经进行,但由于货源库存等问题,货物并没有交付给顾客,只是给与顾客承诺,并在承兑时限内交货。说穿了就是商家先把顾客的钞票收上来,货源兴许还在路上,甚至还得想方设法组织货源。一般来说,承诺一周内到货。这一招的“胜算”之处在于,假如一切顺利,客户钞票所产生的利息拿到了,“三包”承诺期实际上缩水了,没准儿根本就过了承诺期,再出什么问题就跟我没关系了,即使产生纠纷最后打了官司,你又能奈我何?
“负卖”变成一种行业潜规则,老百姓屡屡“吃药”,投诉和纠纷就成了家常便饭。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负卖”的实质就是透支信用。有的企业信用好些,透支一点还影响不大,暂时倒不了。有的企业本身信用很差,或者根本没准备讲什么信用,卷钱走人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就不是零散顾客投诉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负卖”潜规则,暴露了商家“皮袍下面”隐藏的缺乏商业道德的“小”来。商业有商业的伦理道德和伦理规范,公平、无欺,应该是其中最根本的内涵。
治理“负卖”潜规则,没有别的好办法,只有通过反复曝光,来提高公众的认知度,让大家都知道,你的前面就是商家挖好的一个坑,不怕死的就往里跳吧。行业协会也有义务加强监督。公民社会,企业公民首先要树立的,就是公民的道德义务。
当顾客识破了这种潜规则,商家的钱就显得不那么好赚了。而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