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互动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象征性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合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象征性互动的发展形态[1]
象征性互动作为一个研究的主题,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人类在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创造出各种象征性符号,并运用这些承载着意义的象征性符号,在互动过程中交流经验,把自我带到与环境、与他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呈现出来。因此,象征性互动更多地发生在原始社会和非工业社会,那是一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靠风俗习惯或象征符号来维持的社会。然而,只要仔细观察现代社会,我们就能发现,在日常的社会关系、组织生活、人际交往乃至宗教信仰中,都充斥着大量与以往社会毫无二致的象征性互动行为。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产生[2]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米德提出,人们根据特定情境中产生的象征性意义来行动。他把象征性符号定义为强制性的标签或现象的表征。象征性互动理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强调意义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人类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过程。鉴于网络的虚拟性,符号不仅仅成为网络社会的本质,同时成为了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举个例子来说,伴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这样词语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其具有象形的意味和输人法所带的偶然发现,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一种在现实社会中人类从没有出现过,但是在网络社会中频频出现的,无法用原有的语言表达的复杂的心理感受。通过不断的互动,网络语言扩大了人类原有语言的意义空间,形成对同一符号的共同的理解,进而将其融人现实生活,根植于我们共同的文化之中。
- ↑ 胡河宁. 象征性互动:组织传播的意义生产过程.人民网,2010年6月13日
- ↑ 姜鹏云.解析网络议程设置中的象征性互动过程——以中国网民对韩国民族情绪的爆发为案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