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的记忆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隐藏] |
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这就是证人的记忆效应。
在犯罪心理学层面,我国心理学教授彭聘龄在《普通心理学》中谈到:“在法庭对案件的审判中,许多情况下,法官和陪审团都是依照目击证人的证词来进行判断的,大家普遍相信,目击证人的证词是正确和可靠的,但是,孟斯特伯格(Munsterberg 1927)发现,对同一事情不同的目击者会有不同的描述,由此他对案件中证人证词的可信度表示了忧虑。”
信息之间自动的组合导致不真实的回忆,就是虚假记忆(pseudo memory)。证人的记忆效应正是虚假记忆的表现。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者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者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测试者可以自己去衡量。
记忆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感觉记忆属于感知阶段,是知觉(接收)信息的过程。工作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的过程,而长期记忆是对编码后的信息进行置放的过程。
在记忆的三个阶段中,对造成虚假记忆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作记忆,也就是信息的编码过程出了问题。信息之间的组合是有所依据的,依据不同,编码的方法就不同,产生的记忆结果就不同。但是,信息编码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显然,对于工作记忆时的信息编码的依据问题是不能忽略的,信息的编码是依据一定的“意义”进行的,即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及此人最后形成的对这个时界的看法。由是可知,同一件事,由于人的不同,最终就形成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并形成不同的记忆。
对于某一事件的记忆,由于事件对当事人的意义的不同,大概会造成以下三种情况:1、记忆修正;2、记忆擦除;3、记忆重建。而其内在动力是对所发生事件的回避。实际上,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所发生的事件一般来说对当事人都是一种痛苦的经历,或当事人应该为所发生的事情负相应的责任,为了自保,记忆选择了自动修改。
1992 年 10 月4 日,一架波音747飞机撞上阿姆斯特丹一栋大楼。各大媒体都对这个重大灾难进行了详细报道,不过没有任何人拍到撞击后一小时内的画面。尽管如此,十个月后,在心理学家汉斯·克劳姆巴格(Hans Crombag )和同事们的两次调查中却均有一半以上的公众报告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了撞击的画面,并且生动地描绘了撞击的全过程——他们不知道这些记忆都是自己的虚构。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沃·里斯特教授在德国柏林一所学校授课时,某天讲授的是《远期遗忘》书中的一章。当他讲授时,一位高年级的学生突然提出了反对意见,而班上的一位同学试图阻止这一行为而发生争吵,突然那位高年级学生掏出一把手枪。
沃·里斯特教授冲向前去夺武器,就在这一刻,听到一声爆炸,还好任何人都没有受伤,两位争夺者也因此停止打斗。几分钟后,这位教授告诉受惊的学生们,他们有义务提供他们目击整个事件的所有细节信息。
一位回忆最好的学生在回忆过程中有26%的重点细节发生错误,而其他学生在回忆中则有80%的错误。这些大学生的反应,加上经过一个世纪的目击证人辨认的科研成果,人们终于意识到:无辜的人可能被错误的辨认犯罪的危险性。所以,证人的记忆并不完全可信,他们往往会带有倾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