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行政文化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行政文化力

  行政文化力是指以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理论体系为思想内涵、以行政为民、执法为公、服务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及行政道德自律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行政文化的力量,是行政主体与行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行政文化力的内容

  广义的“行政文化力”一般可包括行政理论思维能力、行政核心价值取向、行政人员道德自律这三方面内容。

  一是行政理论思维能力。理论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自觉。“行政文化力” 以主导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理论体系为思想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战略任务。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需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协同政府、透明政府节约型政府实施的角度思考实现路径;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有人本思维、民主思维、法治思维,问责思维、便民思维、合作思维、数据思维等,当前尤其需要改革思维。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中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地推进改革”,“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这意味着我国政府改革思维能力已经进入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

  二是行政核心价值取向。行政核心价值观是指政府必需拥有的终极信念,是政府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必须遵循一系列准则,进入实践领域的政府价值观应该简单、清晰、明了。它的核心价值观在于“以人为本”,崇尚“行政为民、执法为公、服务为本”,其出发点与最终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政策和执行都要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我国各级政府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爱民为民、便民利民”。“爱民为民”要求保障社会每个人的“生存、尊严、发展”的权益;“便民利民”要求政府注重人文关怀,坚持“民生为本,百姓第一”。爱民为民,是政府蚀 . 利民的内在动因;便民利民,是政府爱民为民的必然成果。

  三是行政职业道德的自律马克思说过,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特征突出表现为,道德行为完全出自道德主体的主观愿望,出自个人的良心、良知和道义感,而不是由外力强制所为。行政职业道德的自律,是内化到行政人员心中的自觉意识。这些意识包括:忠于职守;公仆意识;依法行政;廉洁勤政;无私奉献。行政道德的自律是对行政人员个人修养和个人品格的要求。市场经济不能自发产生行政道德的自律,行政道德的自律,是由社会人文精神的教化和行政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出来的。

行政文化力的特征

  “行政文化力”具有五种特征:

  一是科学性,即引导政府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并在各级政府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二是引领性,即作为主流文化,为实践“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历史性,即这种“行政文化力”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是服务性,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爱民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

  五是开放性,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同时,坚持抵制各种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蚀。可见,“行政文化力”是一种发挥“行政正能量”的思想力量,对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政府至关重要。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行政文化力"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