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行为医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行为医学

  行为医学行为科学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主要研究行为科学中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由该定义不难看出,行为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主要研究内容是行为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行为理论和技术来促进人们的健康。由于人类的疾病和健康促进涉及学科众多,受生物、心理、社会和行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医学各学科中几乎均可见到行为因素的影子,因此行为医学应属于一门与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其发展方向也应与服务于人类健康的终极目的相一致。

行为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行为医学的具体任务可归纳为4个方面:(1)研究导致疾病的行为模式和环境刺激的行为反应;(2)改善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法,促进病人的正常行为;(3)研究、治疗行为疾病;(4)纠正不良的行为表现。因而,行为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贯穿于疾病的病因与诊断、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疾病的预防与健康促进三个层面。

  1.疾病的病因与诊断:疾病的病因与诊断是贯穿疾病治疗研究与临床实践历史的基石。在我国乃至全球,随着工业化、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医学科技水平亦发展迅速,不少高精尖的诊治措施用于临床,传统威胁人类生命和消耗医药资源最大的几种疾病(如传染病、营养不良等)已得到较好控制。然而就在我们为这些成就欢呼时,却惊奇地发现,,临床上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难以治愈性疾病,困扰着人类。这些疾病并非自然疫源所致,而是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类自身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并被称之为慢性疾病。为改变目前临床诊疗的困境和更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以“生活行为方式”为代表的行为因素在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和预防中的作用,包括我们应对环境刺激的长期努力,已经或将成为今后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医学科技水平迅猛发展,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问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冷静认真地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就不难发现:“医学也不是神,医学不能治愈所有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医学的‘无所不能’。具体一点说,先进的医疗技术不是神,高端的医疗设备不是神,药物也不是神”!

  因而,我们不得不从调整人类自身行为来探索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新方法,重视人类行为在其中的作用。从“生物行为医学”角度看,慢性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方法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和非药物(行为治疗)的联合应用;(2)多种行为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3)针对多个危险因素的行为治疗。如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在高血压病、冠心痛、糖尿病等发生和防控中的作用,影响因素众多、相互作用复杂,其防控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估须考虑多种干预措施,应真正贯彻落实到社区/基层卫生保健机构中,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应用多种行为治疗手段的多因素行为医学临床研究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尤其在冠心病、癌症、高血压和艾滋病毒(HIV)感染患者身上。研究证实,联合饮食治疗、体育锻炼、压力管理和社会支持等干预手段能够逆转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似的非药物干预手段在轻度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等同于药物治疗,亦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和病死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副作用;应用压力管理和体育锻炼的方法能够增强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延缓艾滋病(AIDS)症状的出现;表达性一支持性群体治疗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3.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自上世纪70年代。“生活方式”首先应用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全国性卫生保健计划,对改进人类的某些不良行为和提高成功应对生活应激的能力,增进健康,已备受关注。一些里程碑式的群体研究提供了人类行为与健康间关系的强力流行病学证据,证实戒烟、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减肥和血压调控是保持心脏功能良好和长寿的重要因素。近20年,许多健康计划的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亦认识到,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许多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整个卫生保健系统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价值。学校、社区和工厂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项目在许多工业化国家呈幂数级增长。美国近2000家企业可以为其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互动。

  评估某项健康行为促进项目的最终指标是项目应获得有效的正性健康结果,现已成功制订一些健康行为矫正项目。然而,如何保持长期的生活行为方式改变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亦非常复杂。无数科研人员和临床学家做出不懈努力,均遭失败,促使人们扩大研究范围,开阔思路,寻求另外某些可替代的方法以长期维持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这些研究已超出某单一学科的研究领域,应集中各学科力量,倾力协作,努力阐述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 杨志寅,苏中华.行为医学的应用前景(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行为医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