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职业分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职业分层(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目录

什么是职业分层

  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职业分层的表现与功能[1]

  职业分层的功能是由职业分层与社会分层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职业分层的特点决定的。职业分类与分级体系具有分层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在职业基础上个人彼此共享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二,基于职业与权威和资本不同关系的阶级利益;

  第三,作为职业资格的以技能和知识形式存在的资源,因为其稀缺却需求的特性使其可以转换为特权;

  第四,不同社会地位或声望代表着职业的象征价值与相应特权。

  以上四点,实际上可以作为职业分类与分级体系的分层维度和排序系列。例如: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就是职业地位测量的重要维度之一;基于资本所有权的雇佣关系也是职业分层流派之一;技术则是目前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首级分类标准;而职业声望已经成为职业分层国际比较研究所通行的重要尺度。

  社会学的学术功能意义上讲,依托职业分类和分级系统建构的职业分层体系具有以下诸种功能:

  (1)职业分层的社会功能。职业分层可以测量社会资源和社会报酬的分布与再分配情况以及职业中的性别、家庭、社会网络的情况。

  (2)职业分层的经济功能。职业分层集中反映了每个职业成员的“生产位置”和“市场位置”“生产位置”是通过职业范畴内的工作关系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和变迁,可以透视出生产资料所有权、技术以及权力等与职业的关系;也可以描述企业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结构与流动关系等。“市场位置”则通过产业分割和部门分割形成的初级和次级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结构与流动以及职业转换比率,反映出职业市场中的制度结构和“路径变迁”。

  (3)职业分层的政治功能职业分层通过职业内外的组织和社团以及管理关系反映职业中的权力资源分布与再分配情况以及权力获得和运作方式。

  (4)职业分层的文化功能。职业分层通过职业的社会化过程的考察,反映出职业意识形态、自我同一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变化。这些理论功能使职业分层在社会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职业分层在社会学中的学术地位和功能取决于职业分层理论的建构。职业分层的理论架构主要包括职业范畴,职业分类的逻辑、标准,职业分类和分级体系,职业指标体系、解释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推论等。无论从社会分层理论体系的演绎路径看,还是从职业的经验数据提升到理论的归纳路径看,职业分层理论作为其逻辑的中介环节,应当属于中程理论。

职业分层比较构架的理论意义[1]

  1.从宏观理论架构与微观经验建构的相对来看

  理论分类分析的对象是宏观的阶级和阶层结构以及相关的宏观社会结构,包括生产方式、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组织机构等。在分析策略上,理论分类分析主要通过对于社会系统的抽象分析建构职业分层提纲,循着自上而下的假设演绎的路径推衍或者人为地断定一系列具体操作性概念、命题或者类型等。经验量化分析的对象是微观的个人资料,包括个人或家庭或群体的职业收人、教育程度、亲属关系等,主要通过对于个人职业数据的分析建构职业分层的连续性数据谱系。职业分层理论架构所取宏观或微观的视角不同,则各自所反映的社会资源分配与变量就不同,测量方法也不同。

  2.从社会惟名论的符号与社会惟实论的经验的相对来看

  理论分类分析主要以特定范畴为准则抽象演绎成分类系统,建构若干理想类型并以相应的社会群体作为理论研究的社会事实。经验量化分析主要是以个人经验性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性的统计操作,通过个人之间将某些相同特征进行多级聚类或相关的分析,概括出经验性的实质理论。在这个意义上,两者具有主观与客观的相对意义。理论分类分析的视角由研究者或者对象的主观价值评判主导,他们所做出的分层结论具有主观价值取向。例如早期美国学者林德的职业声望量表就是主观性评价分层。而经验量化分析的视角是可观察的经验事实及其量化描述,具有自在的客观性。例如大多数职业分类量表均为客观性量表。

  3.从异质性的分化与同质性的聚类相对来看

  职业分层之间的差异实质上反映社会异质性程度,而某一职业层次内部则具有同质性。关键在于职业分层的层系结构的级差如何定位或边界如何划分。理论分类分析的取向是演绎路径一寻求异质性以分析社会分化;经验量化分析的取向则是归纳路径一通过聚类寻求同质性以分析社会整合。从分析维度上看,从理论分类分析到经验量化分析是分析维度由一元过渡到多元的等级系统。例如,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的分层标准,而职业分层标准则细化到复合的多维标准(如将职业分层分化到消费品位、闲暇等),甚至指标化、操作化。

  4.从变量分类的间断性(构架性特征)与分级的连续性(谱系性特征)相对来看

  理论分类分析根据特定的范畴和价值标准等自上而下地分解或者设定,理论分类的变量一般为定类、定序变量。而经验量化分析依据的经验质料在量上具有连续性的谱系属性,难以准确界定各个层级的边界。

  5.从效用的普适性与特殊性的相对来看

  宏观的范畴化的理论分类分析因其抽象等级较高,具有较宽泛的内涵和普适性。例如,阶级的三分法就比五分法的普适性广。将理论分类分析与经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分析也具有较广泛的普适性。例如,国际通用性的特雷曼的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以及在发达国家运用的戈德索普和赖特的阶级提纲就是这样。从微观社会互动行为的经验分析出发的经验定量分析的普适性较狭窄。例如剑桥量表对于微观社会网络互动关系的量表具有特适性。

  总之,上述职业分层理论连续体模型是出于学术研究的分析需要将其极化处理,意在突出职业分层分析的操作中的复杂性和功效界限。在实际的职业分层研究中,某个职业分层理论和方法尽管具有某个突出对极性特点,但是或多或少兼用二者以求理论体系的整合和避免分析得出偏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1.0 1.1 李弘毅.职业分层的方法论及其功能[J].学术交流,200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职业分层"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