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群租房是将住宅通过改变房屋结构和平面布局,把房间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间分别按间出租或按床位出租。
这种大量的人口密集居住在狭小空间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过几个平方米,没有基本生活措施的群租房在全国各地都屡见不鲜。
群租房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顽疾”,由群租房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各类纠纷、矛盾屡见不鲜。尽管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地多次对群租房现象进行整治行动,但群租房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在于低收入人群对廉价住房的巨大需求。
群租房在广东等地也叫“笼屋”,二房东租下一套住宅(一些房屋业主也会对房屋进行群租),简单间隔,摆下高低床,主攻都市“蚁族”,求职公寓、青年公寓、学生公寓,虽打着不同的招牌,实质上它们都是“笼屋”。
有的公寓原先是个两层复式套间,一楼有四房一厅,有单间、两人间、四人间、六人间各一间;二楼则有四房两卫一厨,公寓里的多数房间用石膏板隔开,总共设有近三十个床位。
而有的笼屋的密度更大,共设有20多个床位,后者是半个月前新开的,仅一套不到100平方的住宅改造而来,则设有18个床位。其中客厅设有6个床位,只留在入口处摆下一张木沙发及电视。
这些笼屋普遍是男女混住,只是女生床位集中于一两个房间,客厅、卫生间则是公用。由于每套公寓都会有人驻点管理,对于入住者都要求查看身份证甚至大学毕业证,以保障安全。
群租房的房东们一般会加强内部管理,尽量避免在笼屋出现一些治安或者刑事案件。例如群租房最易出现的治安案件就是盗窃,房东们都在此下足工夫,首先是学习旅业严格检查入住者的身份证明,一般会查验租客的身份证和学生证,毕业生要查验毕业证,防止“三教九流”的人员混入;
其次,房东多数都是自己亲自驻点“看场”管理,采取一些有技巧的防范措施,例如有的二房东会对一个月以上的长租客会配钥匙,但租客只有铁门钥匙,到了晚上她自己会最后把木门反锁上,这样即使是长租客钥匙外泄也不能入户;
第三,部分规模笼屋设有私人储物柜,一人一个带锁的格子柜,租客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毕业证、学位证等贵重物品存放在柜子里。
1、住客是广漂一族。
主要指工作、生活基本上都不确定的一个群体,包括初到广州找工作或仍处试用期的大学生、临时短期来广州备考或考试的外地学生、在广州寻找商机的生意人等。据多个公寓房东介绍,前两个群体是目前笼屋内最主要的客户群体,占一半以上。
2、低收入上班族。
3、单身省钱省时族。
市场上频频出现群租房,被业界视作高房租下的畸形产物。很多群租房不同程度存在更改房屋结构、改造水路和电路的现象,部分业主用非耐火材料的木板分隔房间,电线乱分布,易引起火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变更房屋内部格局、改变原有规划设计,需要向规划、建设部门报批,重新报建,同时还要通过消防验收才可投入使用,否则就属于违建。一旦被列为违建后,租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租户之前缴纳的押金和定金可能有不能退回的风险,由此产生经济纠纷。
2015年6月,浙江杭州惊现一间占地2500平方米的“超级群租房”。这片庞大的群租房位于杭州城南,原是一个仓库,被当地村民承包后,改造成了上下两层、六排单元、160个房间,据了解,鼎盛时期,这一个仓库内塞进了多达300名的租客。这一超级群租房已被有关部门查封清退。
现行的法规规定,擅自“居改非”属违法行为。然而,因为群租房的主要需求者为一些低收入群体,如大学生蚁族、外来务工者,他们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所以只能选择较廉价的群租房。因此,只有解决这部分人的需求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租房问题。 广州多地出现“笼屋”,最便宜只要10元/晚,最贵也不过30元/晚。严格来说,目前绝大多数笼屋仍属非法经营,处于地下生存的状态。虽然目前多数笼屋由于价格低廉,入住率高很受城市蚁族欢迎,但是由于多数笼屋的场地面积不合乎旅社、宾馆的营业注册标准外,而且不可否认在消防和治安方面存在一定隐患,严格来说正是政令严禁的“群租房”,所以绝大多数笼屋都处于地下状态。只能在网络进行宣传或者熟客介绍招徕生意,不仅生意不易开展,难以规模化经营,而且稍有不慎就极易引来投诉而关门大吉。
北京市住建委:小区出现“群租房”邻居可举报
小区群租房如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除了找房东外,也可以向当地房屋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制止房主乱隔断的行为。
北京2014年将基本杜绝群租房
2013年11月26日北京市房屋违法出租问题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明确各责任单位和下一阶段工作职责。北京全市要“出狠招”、“下猛药”,力争彻底根治房屋违法出租问题。
2013年元月静安启动了名为“安居行动”的群租集中整治。这场常年且持续至今的“战役”,也因为效果显著,而被居民们称为是“区政府动真格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群租整治行动。
为了防止群租客回潮,整治小组也想了不少法子。首先就是明确了受理部门,无论居民、物业发现,还是小组巡查到的,一律找房管局及其办事处。其次,在居民楼底设置门禁,每户发3张门禁卡,严格控制群租的发生。此外,发动居民自治,在业主公约中加入“禁止群租”的条文,便于物业能理直气壮地驱赶群租客。
艰难的北漂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