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1]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反映国民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统计指标构成的体系。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种类[2]

  从应用的范围上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类:

  (一)全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指用于反映和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现象的数量表现时所采用的统计指标总体系。

  这个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来制定的,因此它适用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二是可以充分描述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为分析研究国情和国力的各个方面提供各种必要的统计数据

  三是为进行全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设置必需的统计指标。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核算为基本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为核心所组成的核算体系。全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所包括的诸指标应适应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四是为建立各级地方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提供基本模式。以全国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建立各级地方应用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的一项任务。各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只要把反映地区特点所必需的统计指标补充到全国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去,就可以建立起来地区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二)地区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指各级地方政府统计部门为描述和研究地区经济现象和过程数量方面所使用统计指标体系

  这个指标体系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地区角度制定的,可以反映“地情”,“地力”,特别是地区与国家、地区间,省级与市级间的各种经济的与社会的联系。

  二是,反映地区经济某些特殊方面的指标较为详细具体。

  三是,适应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由于地区和国家以及地区相互间的复杂的联系,地区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较全国的要更详细更具体。所以,地区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必须适应地区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四是,与微观指标体系,与各行政主管部门统计指标体系有密切的直接衔接关系。地区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对建立基层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微观统计指标体系,对建立地区各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有指导意义。地区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全国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微观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依据。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特点[2]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第二,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吸收了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指标体系的优点;

  第三,基本上能适应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控制与调节的需要;

  第四,能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以及经济效益作出综合分析和评价;

  第五,有利于进行国际对比。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用来反映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数量方面的指标群,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同其他科学概念一样是第二性的,是通过人们抽象思维形成的。所以,从社会经济现象到统计指标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首先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被研究的对象,其次就是要使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为此,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规律和范畴作为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原则,概念和范畴,为全面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它既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政策、策略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所以,它也是经济统计学及其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学、人口学、各部门经济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财政学、银行货币学、物价学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及其他等等各部门社会科学,也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法学阐明了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每门社会科学应用了自己的科学概念与范畴,阐明了本门科学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因而成为人们认识该种社会现象的科学依据。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也要以各门社会科学所运用的科学概念和范畴为基础。例如,反映人口再生产的指标群,就是以人口学对人口再生产现象运动规律分析中所提出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为依据。反映社会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是以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对财政信贷资金运动的规律性分析和有关概念,范畴为依据的。因此,确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离不开各门社会科学所阐明的规律,概念和范畴的。只有以各门社会科学作为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具体地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全局及其各个方面的数量表现。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3]

  首先,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怍指导,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提出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指标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过程。

  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还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待点,逐步扩大观察领域形成一套从宏观角度出发,适应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国民经济宏观控制与调节的需要、能够对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及经济效益作出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指标体系。

  最后,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还要求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方法以适应进行国际统计资料对比的需要。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模式,即苏联和东欧国家模式及西方国家的模式。

建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为系统,周密地组织社会经济统计工作造了前提条件;

  (二)为组织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必需的数据;

  (三)有利于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宏观控制与调节提供依据;

  (四)从宏观角度看,组成全国和地区两大层次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为全面实现统计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褚可邑.转型与重构 迈向市场经济理论问题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 2.0 2.1 2.2 佟哲晖.经济统计学 上册[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6
  3. 黄良文,林嗣明.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泡芙小姐,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