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系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经济信息系统(Ec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EIS)
目录 |
经济信息系统是生产并向系统用户提供有用信息以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依据的各种要素和单元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经济信息系统的特征[1]
- 第一,经济信息系统的集合性。
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要素,而是由若干个要素构180成的集合。经济信息系统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集合体。从经济信息系统的“硬件”要素看,它包括信息管理者和信息处理机两个子系统,而信息管理者又分为信息收集员、系统工程师和经济决策者等,信息处理机也可分为信息采集装置、信息交换装置、信息传输装置和信息存贮、检索装置等等。从经济信息系统的“软件”方面看,它又是由各种各样具有特定内容和共同属性的信息所组成的集合体。任何孤立或种类残缺不金的信息,都无法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
- 第二,经济信息系统的关联性。
系统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但组成系统的各要索之间并不是简单迭加、机械堆积,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按一定的方式和程序组合而成。从而使系统产生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新质,具有超过个体性能之和盼陛能。这就是系统的关联性,也是经济信息系统另一重要特征。经济信息系统的关联性,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经济信息系统的纵向关联性,是指在经济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所经历的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等基本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信息的收集是信息处理的前提,舍此,信息的加工、存储、利用等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信息的应用既是信息处理的目的,又是鉴别整个信息系统质量优劣的标准:没有应用或无法应用信息,尽管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最终都是徒劳无功。信息的加工、存储和传输,则是从信息收集到信息应用的中介。只有把这些具有不同功能但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有机整体,才能产生系统效应,不断发挥再生产经济信息的功能。
经济信息系统的横向关联性,表明系统中具有特定内容的不同信息之间有着经济耦合关系。经济活动的变化受多种原因制约,而系统中的不同信息作为从不同侧面描述经济活动的变化特征,必然也有其内在联系,才能在总体上对经济现象进行本质的反映。如果把互不相干的数据和指标放在一起,各种经济信息之间缺乏关联性,那么它们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甚至会歪曲经济活动的真相。
- 第三,经济信息系统的目的性。
经济信息系统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目的性。它具有特定的功能,是为实现一定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目的服务的。
经济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人造系统,与其它人造系统一样,具有双重的目的性:一是主观目的性,系指人们在系统设计中设想的系统所要达到的预定结果或目标;一是客观目的性,系指系统内部使其“这样”而不是“那样”存在和运动的根据、主导因素。系统的客观目的性,不是与系统事物的客观性质无关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是系统内部结构所特有的自组织性。目的的客观性就是“深埋”在系统内部结构之中。人们可以认识这种规律性,按自己的意愿调节系统,通过有步骤地改变系统的原有结构,建立新的结构,把经济信息系统自觉地导向设计目标,更好地为现实经济活动服务,以达到系统的主观目的性和客观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经济信息系统的类型[2]
- 第一是为经济研究、经济探时服务的经济信息系统。
这个信息系统所用的多是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统计手段进行工作。数据一般由有关部门提供。研制这样一个系统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系统职能为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 第二是对政策进行评审的经济信息系统。
这种系统对劳动力、人口、健康状况、就业、支付、消费、度量等因素具有重复检验的能力。
- 第三是用于经济衡量的经济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国民收入估算系统和进出口贸易系统。这个系统为达到某一经济目标而进行估算。并且通过对工资和其它经济因素的预测来探讨实现这一经济目标的可能性。这种衡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政府和企业的经济前景。
- 第四是适用于经济度量的作业系统。
它包括工业资源分配系统和库存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测算国际国内收入的平衡。这种系统是一种控制监督系统。为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必须提供充分的数据,把行政方面的关键步骤考虑清楚,为实际需要服务。
建设经济信息系统的原则[3]
1.必须有建立计算机化经济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实际需求是建立经济信息系统的原动力。这种动力既可来自于内部,也可来自于外部,但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内部,任何人为因素包括主观意志的影响,都不足以使系统的建设顺利地进行下去和产生实效。因此,在系统建设前,应作好需求分析,明确用户及其要求。
2.坚持系统研制人员与用户相结合的原则。经济信息系统的设计,技术性很强,牵涉的学科很多,这就使得许多信息系统的设计人员往往埋头于闭门造车,和用户联系较少。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满意,如果设计人员脱离用户,只从技术角度考虑问题,不充分领会用户对系统的要求,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可能很好,但用户可能完全不满意,甚至根本不能用。一个用户不想用的系统,必然会很快就被废弃,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因此,在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考虑用户的习惯,了解用户的要求及其业务水平,让用户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是系统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成功地建设一个新系统的重要保证。
3.坚持最高层的决策领导参加,并与专家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指系统建设必须有高层领导的支持。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的综合性工程,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它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进行科学管理,保证技术和行政指挥渠道的畅通,为系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系统建设能顺利进行。这也称作第一把手原则,或最高管理者原则。没有最高领导的支持和参加,这种系统是建不成的。与此同时,由于系统建设的复杂性,在建设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因此,要使领导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领导还必须与专家相结合。专家们具有专门的知识和能力,能对问题找出几个可行方案,供领导择优选用。
4.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即在系统网络机型、数据库结构、系统总体设计目标等已确定的前提下,择优选用一个比较全面反映系统特征的子系统加以实施。这样比全部做完系统设计后再进行子系统的建设能够较早见到效益,而且通过典型试验,可以取得经验,指导系统的开发,缩短开发周期。
5.坚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相互结合的原则。自上而下的开发原则,可以体现系统的整体性,较好地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但系统的设想可能脱离基层的实际情况。与此相反,自下而上的开发原则,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基层情况,但往往不能体现系统的整体性与整体功能,有在标准化、指标体系,软件接口等方面造成系统不能衔接的缺陷。所以,在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
6.坚持系统建设的硬件投资与软件投资相结合的原则。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与购买一台新的生产设备不同,后者主要是解决一次性投资问题,而建设经济信息系统,除了要解决购置计算机设备的经费外,还要解决系统建设的软开发或购买费用,以及系统运行费用和经济分析费用等问题,而且这些费用的数额可能很大,在国外一般占全部费用的50%—80%。所以,应该注意硬件投资与软件投资的配套问题。在我国,政府投资进行系统建设的经费构成中,往往重视硬件设备的投资,忽略软件开发、系统运行、经济分析方面的投资,致使系统建设面临软件开发费用的严重不足,系统不能按期建成,有些系统即使建成了,由于没有系统运行费用和经济分析费用,导致系统陷入瘫痪状态。
7.坚持系统设计的简单性、灵活性、统一性、整体性和经济性原则。简单性即要求所设计的系统尽量简单,只要能达到既定的目的,产生所需要的结果就行。结构简单可以使处理过程缩短,并使数据或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的费用减少;同时用户能比较容易地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减少培训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费用,提高系统的效益。灵活性即要求系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以便在条件发生变化以后,仍然可以提供详尽的有用信息。统一性即要求系统与系统之间尽量做到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规范,以便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为进行合作和必要时使系统一体化打下基础。整体性即要求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都要服从总体的考虑,有些部分在局部看起来可行,在整体看来不可行的话,局部应该服从全局。经济原则,指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进行费用与效益的比较,使其建立在能给用户或社会带来相应的利益的基础上。
经济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形式[3]
经济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取决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体制。经济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基本上分为集中式与分散式两种类型。
集中式组织与管理:是指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备,在各自部门管辖的范围内全部集中起来,通过硬件设备的集中来实现管理职能的集中。所建立的管理机构是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在多数情况下,以计算站、计算中心、信息中心等形式出现,并直接向有关部门负责。这些管理机构的职能一般包括三项内容: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和修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转;负责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投资以及软件开发;负责人员的组织与培训。由于这种组织与管理形式能够集中足够的人力、物力,共同攻关,有助于缩短经济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尤其是在十分缺乏经验、计算机设备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集中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可以有力地推动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与发展。在集中组织与管理下所制订的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好、目标明确、重复劳动少等优点。但集中式也有它的缺点。
一方面,系统管理部门很难了解其他业务部门的具体要求,因而在组织开发各部门应用系统时,显得不够细致和灵活,特别是在开发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时,牵涉到很多业务细节,系统建设人员对此并不熟悉,他们更习惯于在信息中心或计算中心独立工作,建设出来的系统可能与应用部门的要求不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业务部门或应用部门有依赖思想。认为系统开发工作是信息中心的事情,他们只管应用,从而不利于很好地发挥应用部门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信息中心专业人员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当然,对于这些弊端,通过对集中组织与管理形式的改进,也是可以尽量避免的。比如,把各部门的系统开发和部分维护工作,交由各职能部门自己去做,信息中心的开发人员也适当分散到其他职能部门去,以加速系统建设过程,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样有利于调动各职能部门开发和应用计算机化的经济信息系统的积极性。建设出来的系统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集中组织与管理的另一种改进方式是,计算中心或信息中心只把系统分析工作交由各职能部门去做,而系统设计与实现仍由这些中心集中进行。
分散式组织与管理:是指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分散到各个职能部门或应用部门,对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由各应用部门分散进行、分散管理。这种组织与管理形式是随着硬件成本的急剧降低以及大容量微型机和小型机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于信息处理和组织管理,由于一次性投资少,开发应用方式灵活,与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联系紧密,实用性较强。因此,许多地方、部门或中小型企事业单位愿意采用这种组织管理形式。但分散式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政,给部门之间的系统互联、资源共享带来很多困难,而且由于技术力量分散、水平有限,在系统建设初期,要开发出一个实用系统很不容易。为了改进这种组织与管理形式,人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建立相应的规划部门,把分散式改变为集中规划指导下的分散组织与管理,即规划部门制订一个国家或各个部门的整体规划、标准,如全面采用一些代码、指标体系、优先选择机型系列等。至于具体的开发建设工作,则分散进行。规划部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意进行监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集中规划指导下的分散组织与管理形式,是在70年代末兴起的。它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应用比较普遍。美国是比较典型的。它走的系统建设道路是公司、企业的经济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与社会服务系统相结合的道路。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而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则由公司企业分散进行。
总之,经济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化。各国应当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技术发展阶段来选择各自适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