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盈余持续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盈余持续性

  盈余持续性是指企业当期盈余或较上期盈余的增加在未来能够维持的可能性。

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相关的研究主要讨论两个问题:证实盈余各组成部分的预测能力对盈余持续性的决定作用;通过建模研究当期盈余的变量对未来盈余的增量解释能力。

  1.盈余的分解

  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下,会计盈余实际上由现金流量应计利润两部分构成,它们的持续性决定了会计盈余总的持续性。一般来说现金流量的持续性应高于应计利润的持续性,主要是因为应计利润包含了更高程度的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以及更广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公司对现金流量进行操纵的困难程度高于应计利润,因此包含应计利润成分较多的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较低。作为盈余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形式的应计利润是被广泛研究的盈余决定持续性的因素。Sloan发现盈余的应计部分的持续性比现金流量部分的持续性差。他所定义应计项目是非现金营运资本应计项目加上折旧。Richardson等使用一种更全面方法度量应计利润(直观地讲,应计利润是非现金营运资本变动、非流动性经营资产变动和净金融资产变动三部分之和),并表明按这种方式度量的“总应计项目”的持续性小于现金流量的持续性。

  一些研究使用类似的方法,进一步将应计项目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以此评估它们对未来盈余的可预测性。Lev和Thiagarajan,Abarbanell和Bushee研究了存货和应收账款,作为衡量应计盈余质量的指标存货与未来EPS的变化及同期回报显著负相关。而关于应收账款的研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Lev和Thiagarajan发现异常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减去销售额的变化)和同期回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他们认为该结果说明,比例失衡的A/R变化揭示了公司在销售产品,相关授信和过早确认收人方面陷人困境。然而,Abarbanell和Bushee意外发现异常应收款和前一年的盈余变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该结果说明,应收款的增长应归因于销售额的增长,而不是可靠性或客户授信问题。上述研究冲突的结果需要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来解释

  一些研究者认为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也影响盈余的持续性。Dechow等表明,留存现金流量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与应计项目非常相似,与付款股票发行有关的现金流量部分是现金流量比应计项目持续性更好的主要驱动力。Nissim和Penman将资产回报率(ROA)分解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两个部分。他们认为经营杠杆的增加可能会抑制当期盈余,但可能带来未来盈余的提升。然而,财务杠杆的增加对未来盈余往往有增量的负面影响(在用股权价值调整规模效应之后)。

  2.会计处理因素

  Fairfield等认为在实务中广泛存在的稳健主义会计方法再加上公司投资的增长状况造成了盈余应计成分的低持续性。应计会计出于稳健性原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各项权利和义务进行确认,它并不对现金流量的绝对数造成影响,而是转移或调整了现金流的确认时间。应计会计的稳健主义做法使得当前盈余和当前现金流量均成了未来现金流量的有偏估计量,从而扭曲了企业未来可能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情况。因此,即使是处于完全竞争均衡状态下的企业,其当前盈余的持续性也会降低。这种假设被称为“永久会计歪曲”,因为一旦采取稳健主义会计方法,其影响将一直持续下去。固定资产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和营运资金的应计项目十分相似。然而,固定资产的度量本身就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的产物,这个变量的增长同时反映了会计计量的问题。

  研究人员还试图直接检验管理层的预测误差(会影响应计的大小)及其随后的校正是否会影响盈余持续性。Dechow和Dichev认为盈余应计成分的低持续性来源于应计的暂时性估计误差,在控制应计项目不变的情况下,盈余持续性与应计质量指标负相关。相反,在控制应计质量指标不变的情况下,持续性和应计大小之间的关系会弱很多。

  Xie在Sloan的研究基础上,使用琼斯模型,将应计利润分解成正常和异常的部分

  EARNt + 1 = γ0 + γ1CFOT + γ2NACt + γ3ABNACt + vt + 1    (1)

  其中EARN为扣除特殊项目前收入,CFO为经营现金流,NAC为正常应计利润,ABNAC为异常应计利润,v为残差。他发现盈余持续性和现金流量,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及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3,0.7和0.57。这一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可靠性和计量有关的问题之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当期盈余的三项组成项目中持续性最低的。Xie认为Sloan的“应计异象”主要是由于管理层可以操纵的超额应计造成的,异常的部分可能包含更多的测量误差和管理层的随意性。前述Richardson等发展了一种关于可靠性的模型,认为经营性资产负债的计量比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更不可靠。与他们的预测一致,研究发现,营运资本应计的可靠性最低,与金融资产和负债相关的应计项目的可靠性最高,长期的经营性应计的可靠性介于两者之间。从广义上讲,他们发现事前可靠性排名和资产收益率(ROA)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3.增长的低持续性

  一些研究认为增长的低持续性会影响盈余持续性。Richardson等研究了增长性问题,他们将净经营资产(总应计项目)的变化分解成增长部分(用销售增长表示)和效率部分(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效率部分和增长部分的下降均带来应计部分持续性的下降。即使他们的研究表明增长并不能完整解释应计项目较低的持续性,将销售增长作为增长的代理变量仍然受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批评者指出销售增长本身是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的产物。

  4.外部动因

  萨班斯法案下的内部控制违规是测量会计计量误差和会计制度问题的征兆。Doyle等发现在2002-2005年期间,披露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盈余持续性较差。最后,Wang发现创始家族的所有权应计质量及盈余持续性的代理变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Wang和Xin发现,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相比,非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更可能被低估,而应计项目可能在未来发生较大的反转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盈余的可预见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司经营的业务决定,因而也有少量研究根据这种思路检验了影响盈余持续性的因素。Lev将持续性与公司类型相联系,把行业竞争、资本密集程度、企业规模等变量作为经营过程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Baginski等发现Le,所说的关系在使用低阶时间序列模型度量持续性时较弱,而在使用高阶差分模型时较强。当采用低阶的ARIMA模型产生盈余持续性计量指标时,衡量盈余持续性以及决定因素的回归方程在调整后判定系数低;而当采用高阶模型来计量时,调整后判定系数显著上升,并且回归方程中的独立变量即经济决定因素的符号都与经济原理所预计的相同。许多研究发现,产品差异化的公司(以高利润和低周转率标志)比成本领先战略的公司(以低利润和高周转率为标志)盈余持续性更好。Nissim和Penman,Fairfield和Yohn,Soliman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通过技术垄断制造进人壁垒并以较低的成本出售产品,相对于创造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独特产品,更可能获得持续的盈余。然而,成本领先对盈余持续性的益处也很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盈余持续性的经济后果[1]

  有些研究将盈余持续性与其他经济(会计)现象相联系,比如公司的持续经营状况、经理薪酬内幕交易、研发密集度、投资者保护、所有权集中度、年度报告可读性等。绝大多数关于持续性经济后果的文章研究了证券市场经济后果

  研究人员假设了盈余持续性在证券市场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后果。第一个预测是持久盈余将带来较高的证券市场估值,因此,对盈余持续性估计的增加,将会带来正的股票市场回报。Kormendi和Lipe,Collins和Kothari,Easton和Zmijewski早期的研究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公司盈余的持续性越强,市场对该公司的股价的反应就会越强烈。然而,随后关于应计异象的研究表明,投资者不能正确解读现金流量和应计部分对未来盈余的影响,造成错误定价。Sloan发现一个买人现金利润高的企业的股票卖空应计利润高的企业的股票的对冲策略在未来一年可以取得超过12%的超额投资回报。后续的研究试图解释该对冲策略的超额回报:(1)投资者误读异常应计项目;(2)投资者误读应计的误差或可靠性;(3)投资者误读应计所反映的成长性;(4)预期回报的计量错误或其他研究设计问题。

  研究人员检验了应计持续性的市场反应是否会受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或外部信息可用性变化的影响。Louis和Robinson发现,股票分割公告增加了应计项目的可靠性。Levi认为,那些延迟应计信息发布至10-Q季度报告和在新闻稿中没有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公司存在应计异象。Collins等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识别出应计的持续能力,机构投资者比例高和设置了活跃机构交易者最低门槛限制的公司,股票价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应计持续性。研究表明,成熟的投资者理解应计质量的差异,尽管人们认为应计利润高的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和未来回报较低。Batta1io等发现,第一次发布应计信息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忽略其价值相关性。如果前期公布的盈余信号非负,交易额大于5000股的投资者能够解读应计信息,进行正确的交易。而广大中小投资者往往对应计项目做出错误的反应。Battalio等发现,正确解读应计信息的投资者没有足够的市场影响力缓解应计异象。但是,Richardson的证据表明,卖空者进行交易时,并没有利用应计项目所导致盈余持续性差异方面的信息;Richardson没有发现投资者卖空高应计公司的证据,可能是因为他的样本期间为1990一1998年,在Sloan那篇著名文章之前,当时应计异象还没有广为人知。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投资者对非费用化投资(如R&D支出)的反应,因为这些决定将会对未来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投资者把R&D支出看做一项资产,但他们并不能正确解读R&D在未来收益计量中的内涵,从而准确地对其定价。类似的还有租赁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投资者对其定价的时候没有完全考虑它们对未来盈余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投资者不能够对由于投资项目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所带来的盈余可预测性变化做出反应。

  由于冲销项目的暂时性降低了盈余的持续性,亦有广泛的研究检验了冲销项目的内涵(例如:大额负的特殊项目)aBartov等总结归纳了1998年以来冲销项目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早期的研究证实了股票市场对特殊项目公告呈现负向的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很微弱(在1%左右),如果冲销项目涉及债务重组或经营性的变化,公告期间的股票回报为正;Bartov等质疑上述公告日微弱的股票价格反应,他们检验了在1984-1985年间317个冲销项目的样本。在使用了多种方法调整风险后发现,在冲销公告之后的两年,仍然存在一21%的年异常回报率。如前所述,Dechow和Ge发现公司由于特殊项目导致大额负向的应计项目,而未来股票回报为正,这表明投资者高估了这些应计项目。

参考文献

  1. 杨晋渝,刘斌,张卫国.国外盈余持续性研究动态及述评[J].预测,2014(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寒曦,Tracy,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盈余持续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