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悖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索洛悖论(Solow Paradox)
目录 |
索洛悖论,又称生产率悖论。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查斯曼(Strassman)调查了292个企业,结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企业的IT投资和投资回报率(ROI)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198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我们到处都看得见计算机,就是在生产率统计方面却看不见计算机(Computers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索洛悖论是指“IT产业无处不在,而它对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却微乎其微”。
特里普利特(Triplett,1999)综合以前的文献,将对索洛悖论的解释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1.计算机产业太小;
2.测度问题;
3.因为学习和调整成本的时滞问题;
4.通用目的技术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必然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时期;
5.利润的再分配问题;
6.信息技术的管理失误问题;
7.计算机本来就不会有多高的生产率。
一是“索洛悖论”。1987年,索洛(Robert Solow)指出,“我们处处可见计算机时代己经到来,除了关于生产率的统计数据外”。人们把“高速的信息技术投资与缓慢增长的生产率”在实际测度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对应关系称为“索洛悖论”。
二是“高登质疑”。著名经济学家Gordon对信息技术的影响持怀疑态度,不认为信息、技术能给生产率的提高带来质的变化。高登认为:。
第一,对计算机的大量投资并没有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加速提高,相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和汽车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曾经带来美国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高速增长。因此,计算机革命根本不能与19世纪末的伟大发明相提并论。
第二,美国生产率的加速提高是畸形的。尽管1995年以后美国的生产率年增长率达到2.75%,比1972一1995年间的年均增长1.42%高出1.33个百分点。但其中0.5个百分点是经济周期因素,0.19个百分点是衡量方法的改变和劳工构成略有改善,耐用品制造部门占0.57个百分点,而其他部门,即构成美国经济的88%只占0.07个百分点。
三是“麦肯锡报告”。麦肯锡公司于2001年10月18日发表了一份题为《美国经济的未来》的报告,认为“信息产业只是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诸多驱动因素之一。”“信息技术投资在某些行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另外一些行业则成效甚微。产品、服务与创新、竞争加剧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需求都是更为重要的直接因素”。麦肯锡公司着重研究了银行、酒店、电信行业的长途数据业务,它们都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投资,但其劳动生产率增长反而减慢了。
案例一:生产率悖论对企业实施ERP的启示[1]
一、“生产率悖论”的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的提出
首先提出IT“生产率悖论”的学者是Roach,Roach是摩根集团的一位经济学家,为了研究美国1973年以来生产率下降的问题,其对 1977年至1984年期间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一时期美国企业大量的计算机设施投资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于是,其 提出了IT“生产率悖论”的观点。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olow发布了一个着名论断:"We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随后,人们把对IT投资的实际和期望收益不一致的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 ”。
1.理论的发展现状
IT“生产率悖论”译自英文IT Productivity Paradox,事实上是反映了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较为普遍的困惑。对IT“生产 率悖论”的研究可以分为3个层次:国家层次、产业层次和企业层次。国内的研究人员认为基于企业层次的研究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此时悖论的核心问题是IT投资与其经济绩效是否正相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结论是悲观的;第二 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结果显示生产率悖论消失,但是IT投资在不同的企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利润率差异,IT经理们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再是“IT投资有回报吗?”而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使用计算机;第三阶段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研究发现IT投 资能够获得超过其他资本投资多倍的“超额收益”,即“新生产率悖论”。在理论上所有的投资均应该获得相同的边际风险调整收 益,即使考虑IT资本的高折旧率,调整后的净收益会低很多,但是一些研究仍然显示IT投资的净回报还是高于其他投资。
有学者认为IT投资的高价值源于信息技术的特性。计算机技术通常被称为”通用技术”,其主要贡献是联合新的工作系统、组织重构、业务流程再造等补充性投资使新的生产方法成为可能,这些补充性投资形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中包括与计算机相关联的软 件、新业务策略、新业务流程等。因此,IT投资相关联的高回报反映的不仅是IT的贡献,更是伴随IT投资产生的无形资产的贡献。 IT的运用和作用的发挥必然伴随着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变革,一系列实证研究也证实了IT的高收益来源于伴随IT投资产生的无形 资产:
①企业管理质量和企业对IT的承诺能够提升IT投资对企业业绩的贡献;
②拥有高比例信息员工的企业比低比例的企业从IT投资 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③企业战略与IT的联盟(Alignment)增加了IT投资回报,而且投资水平越高从联盟中获得的回报越大;
④业务流程 再造提升了企业的回报并且促进了企业更多IT投资;
⑤进行更多IT投资并实施诸如员工参与(Employee Involvement)、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等管理活动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IT收益。
二、国内企业ERP的应用现状
根据有关方面调查,中国企业在应用ERP方面已经投资超过80亿元人民币,但是应用成功率没有达到10%,而能达到企业预期目标的 更是寥寥无几。此外,还有一大批企业组织自行开发,但也几乎无一成功。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曾于2001年对520家国家重点企 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是:问卷中“满意”的仅占6%,“较满意”的占52%,“不满意”的占26%,其余“ 未知”。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内企业ERP的实施效果令人堪忧。为什么ERP的成功率如此之低?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对实施ERP的定位有偏差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并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寄希望于ERP的实施。 然而,ERP究竟是什么?在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国内许多企业在定位ERP项目时认为,其仅仅是一套软件,ERP的实施就是安装一套 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大型软件,并由企业内部的信息部门来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最早是由美国着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 系统体系标准,后来随着供应链思想的发展,ERP已经成为了整合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 件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代名词。甚至有学者认为,ERP的实施过程就是一次企业管理的革命。所以说,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实施 ERP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绝非是信息部们能独立完成的软件安装项目。
2.ERP项目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2001年的调查,国内企业在ERP方面的投人比例如下图所示:
这样的投资结构在国内企业非常普遍。正如新生产率悖论的理论研究中提到的,与IT投资相关联的高回报反映的不仅是IT的贡献, 更是伴随IT投资产生的无形资产的贡献。那么,这样“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服务”的投资结构必然会导致IT投资所产生的无形资产下降。因此,企业将大量的资金投人到ERP项目后,无法获得与之相应的投资回报。
3.ERP项目的实施顺序不合理
ERP作为一个工程,其实施顺序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很多企业实施ERP的顺序都是先上硬件与网络,再上软件,最后进行培训 。将培训放在最后,企业员工无法提前进行相应的认知和知识储备,面对ERP的实施,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另外 ,由于软件的实施周期很长,等到软件完成时,已经购买的硬件会大大地贬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这样的顺序造成ERP的前期 投人很大,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陷人一定的困境。
三、悖论的研究对国内企业的启示
随着企业实施ERP的失败案例增多,企业家们也逐渐以冷静慎重的态度面对ERP项目的上马,业内广为流传的名言“上ERP找死,不上 ERP等死”,既道出了企业面对ERP的困惑,又反映了企业家们深刻的思考。虽然目前ERP系统在国内应用的成功率不高,但是不能否 认其先进性,中国企业如何提升ERP的成功率,IT“生产率悖论”的理论研究对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正确定位ERP,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IT投资ERP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文化、经济、战略、流程、 技术等诸多方面。因此,企业实施ERP应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决策和实施,其不仅仅是IT项目问题。许多人把ERP的实施 称为“一把手工程”,强调企业最高领导一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ERP。美国路易斯大学的BrianD osS tantos和Lyle Lussman于2000年指出,之所以发生IT“生产率悖论”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管理者们没有从战略的角度看待IT投资。因此,在 ERP实施的决策阶段,就应该与企业战略相整合,正确的定位ERP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
2.IT投资的合理化和有效性
(1)重视在ERP实施过程中非技术的相关要素的投入。在实施ERP的过程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成本只是实施成本中很小的一部分。 由于生产活动中的各要素具有互补性,而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对产出具有超加性。因此,实施ERP时不仅要重视在IT技术方面(软件 ,硬件)的投资,同时还要重视用于企业流程重组、管理创新、业务战略规划、人员培训、专业咨询等配套要素的投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比例,这一点往往是决定ERP成败的关键因素。
(2)组织结构变革,提高IT投资的回报率。组织结构是由管理跨度决定的,当企业应用IT技术后,先进的管理手段使得管理跨度的 增加成为可能,其中扁平化组织、网络化组织、虚拟企业和学习型组织都是应用IT技术后的新型组织结构。通过IT技术能够降低组 织层次,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更重要的是高水平的IT投资和分散程度高的高效组织相结合才能带来高的经济回报。
(3)业务流程重组,增加IT投资的潜在收益。从经营角度看,IT投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投资收益或降低其他业务的投资成本。企业 实施ERP就是要在突破旧流程的基础上加人计算机化和实时化的新理念,从根本上重新考虑、设计业务流程,使企业在各项业务中的 成本、质量、服务、速度有所改善。MIT的一项称之为“九十年代的管理”的研究报告表明:信息化的潜在收益与企业信息化过程中 业务变化程度有关,如下图所示。
ERP的实施是一项企业信息化工程,那么可以推断其潜在收益符合图2的规律。由图2可知业务流程重组在ERP实施中的重要性。
(4)IT投资的投入速度和投资大小要量体裁衣。从战略上讲企业实施ERP当然是势在必行,但从战术上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审 时度势,慎重而行。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如企业规模、资金状况、人员IT素质等相差很大,因此在投资之前,需要根据企业 的发展战略拟定详细的投资规划,分阶段按步骤的逐渐投人,切忌将企业的大量资金在短期内全部投人ERP项目,尤其是中小企业,以免被恶化的财务状况拖垮。
3.优化实施顺序,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对于 IT“生产率悖论”的出现,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解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着名经济学家Brynjolfsson提出的4 种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学习和调整引起时滞。研究者们不止一次的提到IT投资对于企业绩效存在滞后的影响。至于到底滞后多少时 间,不同的研究结论不同,Brynjolfsson认为IT收益可能会在信息化完成后的2-3年内显现。因此,企业实施ERP时应将培训工作放 在最前面,尤其是提前开展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对ERP认知的培训非常重要,这样既可以使员工积极地配合实施,高效地进行业 务变革、管理创新、软件上线等工作,又可以有效地缩短ERP实施的周期。正确的实施顺序应该是先上培训,再上软件,最后上硬件 。所以提倡“车马未动,培训先行”。
ERP作为企业谋求21世纪竞争优势的先进管理手段,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向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
- ↑ 舒琴."生产率悖论"对企业实施ERP的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