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结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生产力结构是指构成生产力系统诸因素或诸子系统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人们通常讲的结构经济,与生产力结构紧密相联,它是生产力结构理论的应用。结构经济,要求人们运用生产力结构理论,通过对结构的分析、设计、选择、控制、调整,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产力结构直接制约着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及发展。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发挥生产力整体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产力结构的分类[1]
研究生产力结构,首先必须对生产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类。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标志,可把它划分为多类结构。
(1)因素结构。因素结构是指生产力诸因素的自身结构:因素结构包括劳动力结构、劳动对象结构、劳动资料结构、教育结构,等等。每一因素从不同角度分析又可有多类结构。如劳动力结构就有就业结构,自然构成(性别、年龄)、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结构,文化素质结构,等等。研究生产力因素结构有利于因素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因素的素质,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2)技术结构。技术结构是指不同先进程度的生产技术之间的构成。技术构成也有多类。如以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志,从当代看,有尖端技术、先进技术、中等技术、初级技术、落后技术等五级技术结构;如以劳动者技术装备程度为标志,从当代来看,则有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操作等五级技术结构。研究技术结构,是为了把握技术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建立合理的技术结构,更迅速有效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3)基础结构。基础结构是指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基础结构也有多类。按纵向分,有全国的、区域的、地方的基础结构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结构;按横向分,有邮电、交通、能源、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结构及其各自的结构;按职能分,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基础设施结构及它们各自内部的结构。研究基础结构的演变规律,可以适时地推动基础结构的完善和发展,为生产力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生产力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生产力的发展。
(4)规模结构。规模结构是一定生产力系统内部诸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任何层次、领域、类型的生产力系统都有其特定的整体规模,从而也都有其特定的规模结构。按层次分,生产力规模结构可分为宏观生产力规模结构,中观生产力规模结构,企业规模结构、产品规模结构等等。生产力规模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协调运转和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规模经济的大小。
(5)产业结构。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产业最初是指土地、房屋等财产。在资本主义初期,产业是指工业。19世纪,产业泛指一切物质生产部门。到了现代,产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又包括为生产、为生活提供服务的部门。因此,产业结构,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各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种类很多,如两大部类结构;农轻重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等等。在每类结构中,每一产业又有其内部结构。如在农轻重结构中,农、轻、重分别又有其内部结构。研究产业结构,是为了揭示产业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产品结构。产品结构是指各类产品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产品结构类型繁多,按产品最终用途,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结构;按加工程度,有粗加工产品和精加工产品的结构;按产品完成程度,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结构;按生产部门,有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结构,等等。研究产品结构,是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7)地区结构。地区结构是指分布在各地域空间的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按生产力发展程度,一般可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结构;按聚集的生产力因素或主体产业的不同,有农业区、资源区和加工区等结构。研究地区结构,是为了实现地区间生产力的协调,提高生产力的宏观效益。
(8)层次结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它是指处于同一时期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水平的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按照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任何社会的生产力都可以按其先进程度划分为最先进的、较先进的、一般的、落后的等四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的生产力是相互联系的,并构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联系和比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研究生产力的层次结构,有利于对生产力总体状况的认识和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结构的分类,还可作许多划分,以上列举的8种仅是它的主要结构。在生产力系统中,诸生产力结构都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它们互相作用,形成生产力系统的总体功能,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结构体系中,因素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其他结构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的不同先进程度的科学技术,形成了生产力的技术结构;作为保证生产力因素功能正常发挥的诸基础设施,则形成基础结构;生产力因素聚集量的差别,形成生产力的规模结构;生产力在不同部门的分布,形成了产业结构;由生产力因素的投入所形成的产出物——产品,形成了产品结构;生产力因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形成了生产力的地区结构;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因素的共存及相互联系,形成了生产力的层次结构。相互联系的渚类生产力结构,构成了复杂的生产力总体结构,影响着生产力总体的运动。
生产力结构的合理化标准原则[2]
生产力结构的合理化标准原则为:
(1)人才至上原则。只有把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住人才这个主动轴,才能使生产力诸因素实现合理化结构。为此,必须建设人才工程,实现人才良性流动,发掘人的创造力、潜力,为人才的发展、作为,创造相应的充足的物质条件;使人尽其才,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实现人才的良性组合,使优秀人才随时可以上岗,使劣质及不适应人员随时下岗。
(2)均衡原则。社会生产力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适应和按比例地发展。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性质、数量、发展规模和速度都互相适应,没有过剩和不足。
(3)效益原则。以最小的生产力要素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
(4)满足社会需求原则。即生产力的发展应满足社会基础设施、各项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
在一揽子经济社会,生产力结构受生产关系的束缚,即受到所有制关系和雇佣劳动制关系的束缚,因而生产力结构僵化,不易形成优化组合。在ABCD经济中,要素的分工是生产力结构的基础,要素的灵活组合是生产力结构可以达到优化组合的良好机制。
由于要素分工,要素参与组合是能动地组合,而不是如一揽子经济那样的要素被动参与组合。故ABCD经济的生产力质态组合可以实现结构合理,量态组合可以实现规模适度,空间组合可以达到布局合理,时间组合可以达到及时和同步。这里所说的合理,指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
要素分工及其自由组合,更可以使生产力渚因素在生产领域按比例分配,使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部类之生产力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