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资产证券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 现金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 Of Cash Assets)
目录 |
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即投资者将现金资产投资于证券,获得证券的未来现金流,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的过程。
现金资产证券化是通过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购买证券而实现的,同时,它的逆过程——证券资产向现金资产转换是通过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售出证券而实现的。现金资产和证券资产的相互转换构成了证券市场的基本活动。
因此,现金资产证券化同时又可以理解为现金资产在证券发行市场上购买新发行证券,在证券流通市场上购买已发行证券的投资行为。
现金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分析[1]
现金资产证券化从证券需求角度体现了资产证券化的功能。现金资产证券化就是创造证券需求的资产证券化。
- 1.现金资产需要获得增值
现金资产本身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不具有收益性。现金资产只有在向其讲,投资市场资产品种越丰富,投资的选择空间就越大,投资者也就越可能寻找到最优投资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效用。资产证券化将证券资产注入原来的经济中,扩大了投资者可选择的资产形式,多样化了投资对象,证券资产也因此成为某些投资者的投资对象。现金资产证券化就是投资者投资于证券资产的途径。
- 2.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投资者的必然选择
- (1)很好地解决了投融资在数量上不匹配的问题。
投融资在数量上的不匹配是指投资者意愿在某种资产形式、某个资产项目上投入的资金与该资产形式、该资产,页目所要求的资金规模上的不一致。实体资产投资活动的演变体现了人们对金融工具效率要求的提高。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实体资产的形成是由现金资产直接转换而来的。
这时实体资产规模小,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个人能够成功地实现实体资产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营复杂度的提高,实体资产形成所要求的最低规模越来越高。由于实体资产的可分性弱,只有达到最低规模要求才能发挥实际效能,现金资产投资于实体资产就需要投资于实体资产整体,因此现金资产直接转换为实体资产的难度也就越来越高。
其次,实体资产退回到现金资产的形式的困难。
实体资产的变现一方面会影响整体效能的发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杂度增加,实体资产的行业类别越来越丰富;同行业所需的实体资产特性不同,专用性很强。实体资产的专用性决定了在实体资产市场上难以寻到合适的交易对手,造成流动性弱,转让极可能付出较高代价,也增加下实体资产投资的风险和成本。
再次,实体资产的专用性要求投资者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门的投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对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要求是随经济复杂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的。另外,投资的高风险性对投资者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数投资者难以达到,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实体资产的形成。
实体资产以自身整体充当融资工具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是一种初级融资方式。实体资产融资与投资在数量上的不匹配是制约现金资产直接向实体资产转换的重要因素。
证券化促使融资方式,证券就是一种创新的融资工具,它成为沟通融资者与投资者的新的融投资手段。证券的强可分性、标准化、高流动性从而低风险性对投资者投资能力的要求相对降低,拓展了现金资产投资的渠道,使得融资与投资在数量上更容易匹配。证券化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闲置资金能更多地转化为投资。因此,实体资产证券化的同时催生了现金资产证券化。
- (2)很好地解决了投融资在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
投融资在时间上的不匹配是指投资者意愿将其资产以某种资产形式、某个投资项目持有的期间跨度与该资产形式、该投资项目存续期的不一致。
首先,投资的风险性导致投资在时间上的不一致。
表现为投资者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适时地转换投资形式。投资者转换投资形式王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投资者遭遇流动性不足的情况,需要退回到现金资产的形式,以获得流动性,但往往因为市场上缺乏交易对手而付出很大贴水,这种为获得流动性而付出的过高代价是一种投资风险;另一种是投资者观察到新的、更好的投资机会,需要调整投资形式,将过去所投资的某种资产转换成新的、获利能力更高的资产上去,但又往往因为市场出清能力和出清速度的限制造成转换投资的风险。
其次,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
一般而言,财富量较大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他们能够将财富相对分散地投在不同的资产形式和投资项目上,单项投资的风险对整体财富的影响较小。但是,经济生活中更多地存在的是小规模财富的投资者,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因此,投资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极大地困扰着广大投资者,也极大地约束了投资,尤其是实体资产投资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
证券产生后,共生的是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由发行的市场和流动的市场构成,后者提供证券资产的流动性,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转让证券资产。证券资产投资具有较高的便利性是由证券资产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 3.现金资产证券化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生。
现金资产证券化首先服务于实体资产证券化,融投资双方通过证券资产联系在一起,融投资方式超越了以信贷资产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方式,形成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总之,实体资产、信贷资产和证券资产的证券化是证券资产供给的源泉和手段,现金资产证券化创造证券资产的需求,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如何吸引现金资产证券化是其他三类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也是证券化成功或失败的关键。而如何获得资产的最大增值则是现金资产证券化的最终目标。所以,三类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形式将向着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方向发展演进,现金资产证券化的空间也将日益拓展。
- 1.证券发行市场交易
证券发行市场又叫证券一级市场,是发行、推销新证券的市场。
- 现金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如下:
- 提供证券需求,满足融资需要,实现其他资产的证券化,从而使得证券化联系的资金融通被导通,证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的作用,以及基础资产代表的身份得以确定。
- 实现证券定价,赋予证券以价值,使之形成证券资产,这就为发行市场之外的旺券交易奠定了基础。
现金资产在证券一级市场上迈出了证券化的第一步,在实际经济中注入了证券资产,因此,在现金资产的投资领域中导入证券资产,是此后在其他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相互转让证券的交易基础。在证券一级市场上就现金资产和证券资产而言,这只是一个单项的转换过程,即现金资产单向地转换为证券资产,证券发行成功;证券发行失败也只是现金资产没有转换为某种证券,或者没有按预定数量进行转换。在一级市场上,不存在证券资产向现金资金的转换,这个过程在证券流通市场上发生。一级市场建立的是现金资产、证券资产以及证券资产发行所基于的基础资产之间的关系,并且是单向的,即现金资产通过证券资产的环节从投资者手中转移到融资者手中。
- 2.证券流通市场交易
证券流通市场也称证券二级市场,是证券投资者相互之间买卖证券的场所。
- (1)证券二级市场交易是只涉及现金资产和证券资产两种资产的市场。
虽然一级市场交易行为也只发生于现金资产和证券资产之间,并且是由现金资产到证券资产的单向转换,但是一级市场的最终目的是为其他资产的证券化寻找需求力量,如果一级市场证券发行不成功,将直接影响到其他资产证券化的实现,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融资也将失败。所以,一级市场最终还是以证券为媒介,导通现金资产与基础资产的投向关系。一级市场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它关乎了三方资产的联系。二级市场的直接作用就是建立现金资产到证券资产的双向关系,提供现金资产证券化的逆过程——证券资产向现金资产的转换,从而使现金资产和证券资产:之间能够相互转换,保证现金资产和证券资产相互关系的完整性。二级市场的作用是为证券提供流动性,某只证券资产流动性越高,投资者就越容易在市场上.发现交易对手,在必要的时候也能以较低的损失或没有损失地将证券资产转让:出去。二级市场降低了证券投资的风险性,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顾虑,从而有助于一级市场功能的发挥。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必要补充,进而是资产证券化顺利完成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 (2)二级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证券投资机会。
新发行的证券无论数量多么巨大都是有限的,能在一级市场上进行证券资产投资的投资者也是有限的。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之间能相互买卖证券,那些从一级市场获得证券资产的投资者可以将证券资产转让给那些未曾在一级市场上进行证券投资的投资者。这样,二级市场就扩大了现金资产证券化的范围,使现金资产证券化成为所有投资者都能选择的一条投资途径。这对证券资产在经济发展中的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证券流通市场主要由场内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构成。此外,还有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等。第三市场是“已上市证券的场外交易市场”,指已在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却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交易的证券流通市场。第四市场是指投资者和现金资产持有人绕开通常的证券经纪人,彼此之间直接利用电脑联网交易系统进行大宗证券交易的场外市场。
- ↑ 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