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信息收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流通信息收集是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地把商品流通信息用文字、数据、符号等记载下来作为信息资料,以备查用的活动。商品流通信息的收集是商品流通信息流运行的起点,只有通过对流通信息的收集,才能为信息的加工、储存、传递和应用提供可靠的资料。商品流通信息收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收集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关系到信息应用的质量。因此,信息收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对待。流通信息收集的原则
(1)真实、可靠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信息收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为了保证原始流通信息的真实可靠,首先要有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鉴别、剔除不真实的信息资料,对一些模糊度较大的信息必须追踪到底,确保准确。在进行描述性信息收集时,文字表达要客观、明确,数字要精确,不得人为地扩大或缩小。由于商品流通的扩散性,流通网点布局的较强区域性,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必须考虑行业的特点和商流、物流的状况。商品流通信息时效性强的特点,要求信息收集要采用规范化的科学方法把商品流通信息用文字、数据、符号等形式记载下来。收集时要确保完整、广泛、全面,防止遗漏。要以点带面、广中求精,尤其是要收集营销趋势预测方面、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信息。
(2)系统、连续性原则。商品流通经营活动具有极强的系统性与连续性。因此,在进行商品流通信息的收集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反映经营活动的一系列动态变化特征,要进行完整系统的收集。同时,要对反映经营活动不同阶段的变化及特征的信息进行连续的收集。只有在收集动态变化的信息时,注意空间上的系统化,时间上的连续化,才能反映经营活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
(3)及时、有效性原则。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每一事物的变化都会产生出一定量的新的信息。商品流通活动同样也在变化,甚至是瞬息万变,同时,也在不断产生着与商品流通相关的新的信息。由于信息的时效性,其价值随时间的消逝而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商品流通企业在收集信息时必须及时、迅速,以保证信息的有效性。要提高商品流通信息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递手段,以缩短信息的传递时间。同时,应注意信息产生的先兆性,即预测发掘潜在的信息,捕捉某些事物即将发生前的先兆信息,走在时间前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4)全面、完整性原则。商品流通信息的来源极为复杂,在各行业、各环节、各企业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在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信息的生成量也不同。因此,收集信息首先要全面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搜寻,并不断开拓信息收集的领域,防止遗漏重要的信息,保证信息收集的完整、全面。
(5)经济、节约性原则。商品流通信息的收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注意收集信息的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要紧紧围绕商品流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信息,避免收集的信息量过大,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首先要确定信息收集的目的、内容、范围、主要信息来源、人力组织、时间要求、收集方法,在此基础上拟定一个具体的收集工作计划,并做好有关调查表格的设计和完成其他物质准备工作。
(2)收集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拟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调查方式和检索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遇到计划不切实际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发现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情况应进行追踪收集。
(3)汇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收集的信息资料及时汇总、分类、梳理,对未达到信息内容要求的文字形式,如调查报告、资料摘编、统计报表、情况反映等,送交信息加工部门处理。
收集信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一种是收集经过整理的现成信息资料,一种是进行实际调查收集的第一手资料。
前者所花的时间短、费用省,在信息收集中应尽可能充分采用;后者人力、物力花费大,所需时间较长,但针对性强。对现成信息资料的收集,从收集途径上看,可以从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了解各种统计资料和数据,从各部门信息中心获取有关商品的生产情况、市场供求情况、价格变动情况,从有关企业了解商品购销存情况、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市场商情预测和分析资料等;在收集方式上,可以采取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固定样本跟踪调查等方式;从收集方法上,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法、访问调查法、追踪调查法、试销试用调查法、投票评选法等,这些方法,可根据具体的信息收集目的和要求合理地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