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决策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最佳决策模型(Optimal Decision-making Model)
目录 |
最佳决策模型是指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考虑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并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图1展示了这一最具理性的决策过程。
要做出一个最佳的决策,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识别问题。如前所述,我们需要做决策是因为问题的存在。问题取决于决策者对问题的知觉。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是问题,而有的人则认为不是问题。不管怎样,问题通常被界定为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例如,某公司行政部经理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公司人员的不断扩充,目前的办公地点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而且在同一幢写字楼中已经没有额外的空间可以出租了,因此需要重新寻找一个办公地点。公司领导的意思是把公司全部搬到新的办公地点,原有的办公地点将不再保留。于是,选择新的办公地点就成了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要确定决策标准。识别了问题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有了决策的需要。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确定决策的标准,也就是对备选方案进行选择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在选择办公地点的例子中,可能的决策标准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的便利程度、租金、楼层、入住情况、物业管理水平、周围环境、可以入住的时间等。
第三是要分配标准权重。所有的决策标准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对决策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应该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分配权重。分配标准权重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种是列出所有的标准,对每一项标准按照一定的尺度进行打分,例如从1到10进行打分,1分为最不重要,10分为最重要;另一种方法是将所有的标准的权重总和定为100%,确定各个标准所占的百分比,并使之相加等于100%。表1中就是利用评分的方法为“选择办公地点”所涉及的决策标准确定权重。
表1:选择办公地点决策的标准与权重
第四是拟定所有备选方案。这是最佳决策模型中的关键一步。备选方案就是能够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在最佳决策中,需要将满足要求的所有备选方案全都列举出来。
第五是方案评估。这一步骤主要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和权重对所有备选方案进行评估。
第六是选择最佳方案。这是最佳决策过程中决定性的一步。根据步骤五所做的对各个备选方案的评估,选择总分最高的备选方案,即为最佳方案。
第七是方案实施。所谓方案实施就是将决策中的有关信息提供给有关人员,按照决策采取具体实施行动。
最后是决策效果评估。当做出了决策之后,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跟踪和监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是否真正做出了最佳决策,是否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存在。如果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那么就说明做出了最佳的决策。如果仍然有新问题存在,那么就要围绕这些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决策过程。这样,决策的过程就构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
最佳决策模型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它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这些假设被认为是所谓的“理性假设”。这些理性假设包括决策者是理性的,他们的行为是完全客观和符合逻辑的;决策者的目标是单一而明确的;决策者拥有用来决策的、完全的、充分的信息,以及他们能够列出所有的决策标准并找到所有的备选方案;对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可以以一种精确的无偏差的量化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和权重及对方案的选择都是稳定的,不随时间而发生改变;决策者将选择评估分数最高的方案。
然而,这些理性假设很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大部分决策情境都无法完全满足这些假设条件。
一是决策者不可能是完全理性客观的。首先,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受到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背景等因素影响,有时不能做出完全与真实情况相符的判断;其次,人的动机、情感等因素也会影响决策的客观性;再次,当人们处在复杂的群体和组织中进行决策时,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及利益关系等的影响也使得行为不完全是理性的。
二是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模糊的、多变的,目标不是单一的。我们往往无法得到有关决策情境的全部信息,只能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三是由于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使得我们在备选方案的获得上受到限制。我们可能只能得到一些比较容易得到的备选方案。
四是决策标准、权重的量化和备选方案的评估过程表面上看似客观,其实很大程度都是依赖主观判断。
五是决策对情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他们所做出的选择会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稳定不变的。
六是人们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选择最佳的方案。例如,有的时候人们会选择最容易实施的方案,有的时候人们会选择符合某种特定利益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