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隐性采访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暗访)

隐性采访(Covert Coverage),又称秘密采访(Secret Interview)

目录

什么是隐性采访[1]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不公开或故意隐匿自己的身份、并且不告知被采访对象真实采访意图的情况下,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采访报道。也称秘密采访和暗访。

  通过隐性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不会像显性采访那样,由于记者采访的介入而让被采访者故意提供不实的情景、信息来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更加真实可信。特别是对于揭露性或批评性的新闻报道,这是获取罪证以及真实内幕的极佳方式。

隐性采访的特点

  相对于常规采访而言,隐性采访具有非公开性、有限性、双重性等特点:

  首先,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这种采访行为是秘密进行的,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表现为隐瞒身份,隐蔽采访手段及不向被采访人暴露采访意图与目的。

  其次,隐性采访在采访范围上只能适用于有限的采访题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采取隐性采访,必须是在公开采访无法保证采访真实性的情况下,并且进行隐性采访不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不会侵犯到公众利益,才能进行隐形采访。

  最后,隐性采访在采访上存在双重性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采访,隐性采访能实现常规采访不能实现的采访效果,更能体现新闻媒体对新闻报导的真实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隐性采访的弊端[1]

  1.隐性采访存在着合法性质疑;

  2.一些不当的隐性采访手段容易违反法律法规;

  3.新闻暗访或隐性采访多是单兵作战,通常会囿于暗访记者的视野所限。

隐性采访的原则[2]

  1.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一定要注意采访、报道态度的客观性,切忌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要用事实说话,不要以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语调说话,更不能强加于人。

  2.隐性采访只适用于不便于显性采访的特定场合。

  隐性采访的目的不是为了抓人把柄, 而是为了真实地反映问题,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

  3.坚持有组织、有领导的原则。

  在隐性采访开始之前必须征求领导的批准,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不能随心所欲,自作主张,不请示上级,就独自进行采访。

  4.坚持不能强迫和威胁被采访者的原则。

  记者在隐性采访中所使用语言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尽量不要太过主动的去诱导被采访者说出所知道的资料。

  如:有些记者在采访卖假发票的时候,可以首先假扮购买者,让被采访者主动说出假发票的来源,而不应该主动去询问对方:“有假发票吗?”这种行为属于记者主动 ,很可能产生诱导的 违法犯罪行为。

  5.坚持不能伤及未成年人权益的原则。

  国家对未成年人是给予特别保护的,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有更明确规定,例如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

  因此,隐性采访不适用于未成年人。

隐性采访的相关案例

  从《焦点访谈》的各期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隐性采访在电视新闻栏目中运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侦察型

  侦察型隐性采访通常是指记者事先得到某人举报,或通过观察对某个事件存在疑问,为了探明虚实,乔装成另一种身份,对违法犯罪行为或社会阴暗面进行探访或侦察。例如在《焦点访谈》2014年2月9日的节目《管不住的“莞式服务”》中,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记者暗访了东莞的中堂、黄江、凤岗、虎门、厚街五个镇,都发现了或明或暗的色情服务,并且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正是由于所谓的“安全,没有警察管”,大量外地人专门赶到东莞进行卖淫嫖娼非法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不仅无法采访到新闻事实,更有甚者生命会受到威胁。

  2.验证型

  验证型隐形采访是主要是对影响公众利益的事实的验证。例如在《焦点访谈》2014年5月23日的节目《拍假与假拍》中,因为收藏市场和拍卖市场乱象丛生,栏目记者暗访调查了几家拍卖公司,发现了拍卖市场存在以假充真、指鹿为马,刻意抬高价格的“拍假”和颠倒黑白、连蒙带骗、让人血本无归的“假拍”,这已经成为拍卖行业的一颗毒瘤,藏友不仅会因此而受损,更重要的是会让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虚假繁荣、畸形发展。如果没有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事件的“参与”,很难会采访到真实的新闻事实。

  3.体验型

  体验型采访以揭露性采访为主,记者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摸底,弄清事实真实状态或是探明究竟,揭开报道对象的秘密。例如在《焦点访谈》2007年11月25日的节目《“罚”要依法》中,记者运用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山西潞城境内309国道交警乱罚款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引起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如果节目中只有通过显性采访获得的汽车司机口头讲述多次被罚款的经历,而没有隐性采访所获得的直接事实,该事件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1.0 1.1 新传必考100词|隐性采访.新传考研任意门.2021-12-01
  2. 隐性采访注意的问题和原则.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2017-08-2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隐性采访"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