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文化期待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文化期待(Culture Expectations)

目录

什么是文化期待[1]

  文化期待是指基于某种民族的或社会群体的文化圈而形成的,对事物或传播信息的某种预先的认识倾向或态度。

文化期待概念的提出和发展[2]

  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它是在特定区域和环境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包括人在内的生物通过重复的行为构成的“知识”会有一定的习惯性,这样,流行区域广、历时长的特定行为就形成各具特色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结构。这种原本是由个人思维产生的结构反过来又会相对地束缚人的思维,形成一种“集体主体性”或“跨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或精神。这种思维方式或精神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长期的文化气氛的影响下,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被相对稳定地固定下来。就是说,该文化境遇范围内的自然物质和精神事实在该氛围内生存者的意识中留下某种“图式”,这个图式就像一些代代相传的“储存器”。拥有该型“储存器”(文化精神)的存在者在其精神生活,如文学艺术、社会政治、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乃至物质消费生产方式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这个“集体主体”的共同精神“储存器”中提取符合其某个时刻个人主体所需要的“程序”(话语“图式”),对面对的对象进行处理。这种接受机制虽然看起来有集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之别,但究其实质,也是基于某种主观的“先入之见”对面对的客体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客体便自然地留下了主观的印记,这种“先入之见”便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文化期待”。

  文化的迁徙交叉过程一般包含着两个方面:传播和接受。文化传播活动的目的性很强,带有争夺他文化的接受者或同化他文化的旨意。由于文化具有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因而在传播(交流)时必然带有这种主观性。

  美国传播学者沃纳•赛佛林等在《传播理论》一书中指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希望受众留意其消息,了解其内容,并能适当改变他们的态度和信念,或者作出传播者期待的行为反应。但是,理解的理论却告诉我们,对消息的解释过程是复杂的,传播者目标也许很难达到。”面对同样的文化对象,每个接受者不一定有同样的感受,“没有一个传播者可以假设,一条消息对所有的接收者都会产生他们企图传达的意义,他们甚至不能假设,消息对所有的接收者都具有同样的意义。”这是就接受者的生理感知方面而言的。而从更高的精神和文化层次来看,人类接受信息的状况还受文化期待因素的影响。对于文化期待的概念,沃纳•赛佛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提出了“巴格比关于双眼竞争”的研究作为依据。

  文化期待概念的提出,给我们理解当代许多跨文化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正是由于各种文化背景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期待,当某一个跨文化领域的问题产生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方式。这些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解角度的不同。将文化期待纳入跨文化研究的考察对象,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合理地理解跨文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
  2. [法]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寒曦,nonameh.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文化期待"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