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studies)
目录 |
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studies),也称“比较文化研究”。它指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揭示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异同,从而为把握社会心理现象中的普遍性提供认识依据的一种方法和活动。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指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或群体为对象的研究。[1]
又称“文化比较研究”或“泛文化比较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对各种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各种假设。跨文化研究是一种后起的行为与社会研究方法,它的发展初始于人类学家,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其他行为科学家的注意,成为行为与社会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学通常将社会文化的条件视为恒常,研究其中个人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却将个人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做为变因,研究不同文化中的行为差异。探讨人类行为的某一假设是否适合于不同文化,就能够了解某项行为原则是否普遍适合于所有文化。[2]
跨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3]
希罗多德(Herodotus)可能是所知最早的跨文化研究者,他在《历史》中比较和分析了许多希腊世界里的文化。19世纪,跨文化比较开始被进化论用来排列社会阶段,如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那样。但这种比较是依据偶然的选择,而非样本,结论不能被统计意义上更广泛的理论所验证。
泰勒(EdwardB. Tylor)在对居所和礼仪与其他社会特征进行比较时,第一次做了真正的跨文化比较。高尔顿(FrancisGalton)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分布广泛的跨文化样本单位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反映功能关系,也可能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关系。共享历史的社会可能存在历史渊源关系,因而不能比较。这个争论后来成为著名的“高尔顿氏问题”,导致系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消失了大半个世纪。直至默多克(George P. Mur-dock)恢复这项工作。 从70年代起,研究者更多地使用精密的统计方法来控制“高尔顿氏问题”以及宗教多样性和群体意义等问题。跨文化分析使用连续区域的和世界范围的两种样本。前者对存在语言学联系的社会进行区域性的可比较研究,重点探讨跨单一地区的传播过程,如北美印第安人的研究。后者对社会的研究通过利用世界范围的全面文化样本,寻求排除语言、历史上的联系,来表明它们彼此是独立的。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大多数跨文化研究依靠二手材料。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RAF)。人类关系区域档案是非赢利性的,是国际性的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默多克指导的“跨文化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1949年形成人类关系区域档案,并在耶鲁大学校园里落户。这是一个数据库,是对大约350个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的民族志记录的系统化收集。人类关系区域档案缩微胶片包含了这些社会相关民族志资料的全部文本。另外,它根据默多克所编写的《文化资料大纲》规则编排,使得研究者能在700多个不同主题里迅速定位信息。这样,人类关系区域档案已经成为跨文化资料的便利来源。世界上超过300家研究机构有全部或部分的人类关系区域档案,计算机化更加拓展了它的用途。一些研究者用田野工作来进行共时性比较研究,即一组研究者用相同的或相近的方法集中关注于一组共同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怀廷夫妇(John andBeatrice Whiting)的六文化研究,即对抚养儿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所做的研究。如果不能做共同研究,在各自独立的项目里,使用一致的方法论收集的数据并用单一的标准化的规则系统也能够进行比较研究。
用以揭示各种文化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制约关系,并揭示社会心理差异之文化根源的研究方法。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跨文化研究的要点,首先是创设合理的假设前提,然后选取恰当的样本,最后再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鉴于样本的数量与可靠性相关程度大,因而要尽量地选取足够大的样本。跨文化研究可以进入社会心理实验室,这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个途径具体地表现为:将不同民族的相同文化因素看成是一个控制因素,而将其相互之间的不同文化因素看成为准实验因素与某种社会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研究。
关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文化地域的人们在态度、价值观、信仰、激励源和满意指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和描述的研究。用以揭示不同背景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根源。研究成果可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组织人员多样化的管理、外交等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南。比较著名的研究有荷兰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1928—)、美国豪斯(Robert House)等人关于民族文化维度的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