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教育市场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教育市场化

  教育市场化是指教育生产消费完全通过市场进行, 政府既不对学校也不对学生提供财政资助。

教育市场化的内容

  教育市场化是高等教育机构之经营手段应会透过市场化机制里重视效率效益与效能,将学校治理达到如同经营一间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引进之绩效,提升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以提供实现高等教育理念与精神,换言之,高等教育机构希望投入最少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教育市场化的倡导者Milton Friedman认为透过市场机制的两个核心机能:家长选择与学校竞争,可以促进学校改革提升教学绩效、增进教育多样化等,能迎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需求与期待,亦可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提升教育效能,并解决公营教育系统中多年来难以去除的流弊。

  约瑟.莫菲(Joseph Murphy)将教育市场化的动力来源概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科层官僚、独断性教育机构先天性功能缺陷的攻击;

  2、诉诸竞争的力量来改善教育;

  3、期望将数以亿计的教育财政部分从公共部门转移私立部门,而将这些动力元素结合在一起的就是更高绩效的追求。为了实现更高的绩效,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学校重建,强调将学校市场化,把市场力量引入学校。

教育市场化的假设

  一般而言,要使市场化教育系统成功运作,必须服从五项假设∶

  • 有足够办学组织供学生及家长选择;
  • 学校的办学质素应广为家长及学生所熟知;
  • 家长及学生是理性的且了解自身喜好;
  • 学位价格由供需均衡来决定
  • 学位成为私人财货。

教育市场化的缺陷

  教育市场化政策真正实行起来却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尤以对教师专业的影响为甚。有学者认为教育市场化的副作用体现于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四方面∶

  1、教育市场化把教育的定位从“为社会作贡献的公共产品(public good)”转移至“学生个人投资增值的私人产品(private good)”,增加学生的入学竞争与财政负担,从而令家庭社经地位(social-economic status)之高低成为左右学生教育机会的一大关键因素[7]。

  2、对学校而言,由于学校需于市场竞争,学校极可能改变以往有教无类,以教育机会均等为本的办学方针,改而“择优而教”,以至“择富而教”,提升学校在市场的绩效表现。

  3、对教师而言,教育市场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性方面∶

  (1)引入学校的竞争属负面竞争,“合约常额”、“半职教师”、“副教师”、“教学助理”等将会取代常额教席,影响教师职业稳定性及专业发展计划

  (2)政府倾向以标准化霸权,透过监控与无止境的评核来确保和提升各学校的教育质素,为教师团队营造强烈的危机感和挫败感,有碍教师之专业自主,标准化霸权虽能剔出尸位素餐的庸才,却只能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最低水平,它并不能鼓励,甚至反过来限制了教师创新追求卓越的空间;

  (3)教育市场化改变了学校生态,课程由教师主导,转变至以消费者(家长及学生)所主导,从而形成消费者霸权,改变中国社会传统以来尊师重道的风气,令教师进一步“去专业化”。

4、对社会而言,市场化政策把学位供求交予市场需求,令政府不能因应突发事件,如双非学童突然增加等社会需求来增加学位供应。有学者认为,过去教统局一直奉行杀校政策,令北区小学学位难以满足双非学童与本地学生的需要,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正是教育市场化的恶果之一。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教育市场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