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成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效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资金投入恒定和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在产品的研发、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根据人、职能部门、生产设各和工艺流程的生产效率的高低,体现生产周期长短、管理费用高低和产品数量多寡、产品质量优劣的一种资金反应。
效率成本由效率预防成本、效率评审成本、非正常效率损失成本和正常效率损失成本组成。效率预防成本是指为提高效率或减少效率损失而预先投入的资源。效率评审成本是对效率管理进行评审的资源投入。非正常效率损失成本是指由于管理不善原因造成人为的效率损失。正常效率损失成本是指由于外部环境原因造成开工不足的损失或产能剩余或浪费,如停产期间所支付或摊销的人工、设备折旧、水电等费用。
效率成本的控制[1]
员工是企业控制效率成本的关键所在,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道德、体力、经验和技艺。而员工要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提升自我、成就自我,也要学会自我管理,追求卓越绩效,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人才吸纳和业务培训是企业控制效率成本的催化剂,只有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得以提高,才能在节能增效、确保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工作技能和效率上有好的表现才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去改进工作流程、生产工艺和销售途径而发挥巨大的工作潜力。企业应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去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约束员工的职业行为,才会让员工真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显其能;才能让员工在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上效益同欲、克难同敌、创新同应。
企业的精细分工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工序之间进行严密的劳动协作,否则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便会遭到破坏。在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各职能部门要突破局限,牢固树立全面观点和全局观念,不断进行部门职能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并做到信息快捷、流程通畅、效率高速、配合紧密。否则,势必会延长产品的生产时间,继而加大成本的支出。
企业规范部门职责范围和进行责任追究是职能部门控制效率成本的深厚基础,职能部门必须明白自己应该做哪些事,在什么时间内高效优质地办好这些事,办这些事能否为其他职能部门提供良好的工作衔接点。企业下放权力是职能部门控制效率成本的内生动力,扁平化管理能催生高效和创新,实行扁平化管理就要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而这些都离不开权力下放。企业要赋予职能部门更多的权力,凡事都请示汇报等待上级决策,肯定会增加效率成本。企业强化系统共控能力是职能部门控制效率成本的有力措施,职能部门为提高总体效率而发挥协同效应既有主动性的一面,又有强制性的一面,强制性的一面就体现在企业系统共控能力上。提高企业系统共控能力,就效率成本而言,要制定效率标准、效率成本控制标准和效率计划、效率成本控制计划。
- 三、生产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工艺的先进性是控制效率成本的必要条件
生产设各是企业的生产工具,是现代化生产的物质基础生产工艺是企业的生产方法,是现代化生产的技术基础。生产设各和生产工艺都和生产速度、生产质量有关,速度决定成败,有速度才能有效率。
生产效率还取决于技术装各、工艺的先进性和员工能否有效地使用它。设各效率主要体现在完好率和利用率上,要保证设各的完好率,就要在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各管理制度和实施有效监督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各,杜绝缩短设各使用寿命的蛮干和滥用;做好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等口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各进行检查和校验;重视对设各的技术监测,进行必要的设各修理。尽量避免设各闲置和空运转现象,及时调整设各使用场地和合理铺排设各使用台班。工艺效率主要体现在先进性上,采用何种生产工艺,除了要考虑它能否确保生产质量外,还要考虑它能否产生投资最低、效率最高、用人最少、用材最省、产量最高、管理最便捷等效果。
- ↑ 曹书明.浅析企业的效率成本控制[J].中国科技产业,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