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心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报复心理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在利益上产生一定量的损害或增益,会让后者期待前者也产生不低于该量的利益的损害或让前者也产生满意的利益上的增益。
如硬币皆有两面一样,报复心理的一面为报复,另一面则为感恩。通常的,一个人在利益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损害,会使前者要求后者做出赔偿或前者会使后者也产生同样的利益上的损害,人的这种反应被称为报复。另一面,一个人在利益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增益,会使前者做出让后者满意的利益上的增益,人的这种反应通常则被称为感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将报复心理理解为:本能的一种应对、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护机制。报复做为一种保护自己利益不受损失的反应是应对、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护机制。这个我们都比较容易理解。但何以理解感恩也作为一种应对、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护机制?答案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使另一个人的利益产生增益,如果后者不感恩或不主动感恩以使前者在利益上也产生增益的话,你们,前者很可能会主动要求后者感恩自己;如果前者得不到符合自己标准的利益上的增益时,前者很可能会采取行动报复后者。因此,出于自我防御保护自己已得利益的目的,感恩是必须要付诸行动并要满足对方要求的。
(1)普遍性
报复心理的普遍性表现在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报复心理。世界上的每个人,当他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增益时,他是一定会对后者产生感恩之心的,即便有可能他的这种感恩无法付诸行为。而当他的利益因另一个的行为而产生损害时,他也一定会对后者产生产生怨恨甚至有可能采取行为来报复后者的。即便某些具有极强自制力的人并不会把自己对别人的感恩或报复之心付诸行为,我们也不能认为其没有报复心理,这是因为在我们这个充满交换的社会里,人人都有的报复心理是支持交换的首决条件。
(2)针对性
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增益,那么,前者会感恩后者,而绝非感恩除后者之外的其他人。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损害,那么,前者会报复后者,而绝非除后者之外的其他人。这是因为,除后者之外的其他人并没有让前者产生利益上的损害或增益,两者并非利益攸关方。
(3)对立统一性
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一定量的损害,那么前者的报复心理会期待让后者也产生不低于该量(一定量)的利益上的赔偿,或也产生不低于该量的利益上的损害。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而如果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一定量的增益,那么,前者会期待让后者也产生不低于该量的利益上的增益吗?显然不会,人不会傻到将自己所得利益全部让给曾帮助自己取得这些利益的人,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自己就什么也得不到。人们通常感恩的方法是,给帮助过自己的人满意的利益以示酬劳感恩。
对比报复和感恩,我们就能发现:报复是为了索回自己损害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报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损害。而感恩则是在已经取得一定利益的前提下,拿出部分利益来酬谢帮助过自己取得这份利益的人,以巩固自己取得的利益,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利益不损害。
报复与感恩,对立于报复是向利益攸关方索回利益,而感恩则是向利益攸关方支付利益;但二者统一于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4)债务性
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利益产生损害,那么,在前者为对后者的利益损害做出利益赔偿之前,后者的一般心理状态为:我先在心里记下这笔账,总有一天,我要让你血债血偿。而此后,后者一般会要求前者对其利益损害做出赔偿或后者会做出一些行为让前者也产生利益损害。直到前者做出对后者的利益赔偿或后者也使前者产生利益损害后,后者才会停止对前者的报复。
如果前者认为自己对后者的利益损害负有责任,并承诺对后者进行赔偿,那么,后者的利益损害便构成了两人之间的债务问题。当然后者的利益损害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但赔偿可能则为金钱。
同样,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产生了增益,那么,前者便已对后者产生了某种债务。而这种债务只有当前者给后者满意的利益时,债务才会消失。前者的利益增益可能是权利地位得到提升,但后者所得可能则是前者金钱。
报复和感恩其实是债务产生、债务偿还、直至债务消失的过程。这便是报复心理的债务性。
(5)焦虑性
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损害,那么,前者的心理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就是说,会让前者产生焦躁不安、愤怒、呼吸不畅、难受等心理反应。这种焦虑反应只有在后者对前者做出相应赔偿或前者报复了后者之后,才会消除。这就是说,利益损害让人产生了报复的焦虑反应,而得到利益赔偿或报复利益攸关方之后报复的焦虑才得以消除。
另一面,一个人的利益因另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增益,那么,前者的心理也会产生焦虑反应。这里的焦虑反应则更倾向于是一种担心、忧虑、顾虑等。感恩的这种焦虑反应是担心忧虑自己所得到的利益会否失去。感恩的这种焦虑反应只有在前者让后者也产生满意的利益增益之后,才会消除。
1、孝
作为感恩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孝文化,在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具有深远博大的影响。在中国,如果一个人不孝,那么,他的社会地位恐怕不会很高,他的舆论处境恐怕也不会怎么好。孝为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已被每个人认可的几乎像呼吸一样再平常不过。
其实,尽孝、孝顺父母是一个人感恩自己父母生育、抚养、教育自己的一种体现。感恩自己的父母在中国人世俗的理解里就是孝。
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其成长成人也是因父母抚养。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利益因其父母的行为而产生了极大的增益,那么,报复心理会要求这个人将其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利益增益返还给自己的父母。把利益返还给自己父母的过程便是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其实是一种利益的交换。
2、雇用关系
职工的行为使老板的利益产生了增益,那么,老板会拿出利益增益的一部分来给职工,以表示对职工工作的肯定和感恩。这种感恩的利益交换使两者之间的雇用关系得以持续下去。
在职工为老板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老板拒绝支付职工工资或所支付的工资不能令职工满意,那么,职工可能会报复老板或要求老板支付令人满意的工资。这时,雇佣关系可能会因利益无法交换而终止。
建立在报复心理上的老板与职工之间的利益交换,是维持雇用关系得以延续的关键。
3、商品
商品满足了人的需求,是一种利益。而金钱,也是一种利益。
在商店里,顾客付出利益金钱而得到商店提供的利益商品。在饭店,顾客付出利益金钱而得到利益饭食。在旅馆,顾客付出利益金钱而得到利益休宿。在咖啡店,顾客付出利益金钱而得到利益咖啡。总而言之,利益交换主导了商业,是商业的灵魂。而主导利益交换的则是人人具有的报复心理。概言之,报复心理主导了商业利益交换,是商业利益交换的平台,具有平台意义。
如果顾客付出利益金钱,而得不到商家提供的利益商品,那么,顾客的报复心理会要求商家返还自己的金钱利益。而如果商家为顾客提供了商品利益而顾客并没有支付利益金钱,那么,商家的报复心理会要求顾客付出利益金钱,甚至会对顾客做除某种过激的报复行为。
4、宗教与报复心理
人们一般都对父母有很深厚的感情。人们对父母的这种深厚的感情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而产生的:
- 父母是赋予他们生命的人。
因而,我们对父母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这种对父母的感恩心便注定了我们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宗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如果你相信这句话,那么,你对上帝便具有了类似感恩父母的情感,你便会感恩上帝。因为,生你者父母,创造整个人类包括你的则是上帝。
宗教会向人们出售他们认为具有一定世俗作用的神水、神符、赎罪符等宗教商品以聚敛财富。宗教声称自己的宗教商品具有能使人获得平安、消灾、获得神的庇佑等功能,而人们则因此付出自己的金钱交换这些宗教商品。宗教与人们的这种利益交换是基于报复心理产生的。
中世纪欧洲,许多富人们将自己毕生积累的财富全部捐献给了教会。为什么?因为他们被告知:捐出他们所有的财富,死后就能上天堂;否则,下地狱。拿自己毕生积累的财富来交换教会一句死后可以上天堂的承诺,这也是一种利益交换。教会拿着自己无本利益--一句承诺就能交换富人们的所有财富。但双方都是自愿的,各取所需,各自满足。这种利益交换,也是在报复心理这个平台上运行的。
5、被他人重视、厚待、赞美、肯定,往往比接受他人的财物更能激起人的感恩心.而被他人轻视、鄙视、污蔑、侮辱、颐指气使,则往往会激起人的报复心。感恩心在以后会转化为感恩行为,以报答那些曾经重视、厚待、赞美、肯定过自己的人;与此相反,报复心会在以后转化为实际的报复行为,以报复那些曾经轻视、鄙视、薄待、侮辱、颐指气使过自己的人。
6、报复心理是人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人行为所遵守的核心准则,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复心理及它所遵守的行为准则,及其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构成了每个人人生经历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环环相扣,一步决定下一步,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思想,行为,人生结局构成极其重要的因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报复心理与报复行为及报复行为的后果,构成每个人命运篇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段落。
7、交换的本质
有人的地方,便有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的交换。交易、买卖、并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和进行。它们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交换。没有交换,人类马上就会倒退到远古时代。
交换在本质意义是如何进行的?也许只有人类才能交换,那么,交换是通过人的什么来进行的?我的答案是,人们之间的交换是通过报复心理的内在机制的运行而完成的。举例来说,A和B都有交换货物的需要,并且都准备好了各自要交换的货物。A把货物交给B,这时,B因为接受了A提供的货物,B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就是说,B的利益因为A的行为而得到了增加,那么B的报复心理的感恩心会要求B采取行动来感恩A。站在A的角度来看,A将自己的货物给B,意味着A的利益因为B的行为而产生了一定量的减少,那么,A的报复心理的报复心会要求B将自己减少的利益补偿回来,因而A会要求B补偿自己。B的感恩心要求B感恩A,而A的报复心要求B补偿自己。自然地,B将自己的货物给A。当A接受了B的货物,B的要感恩A的需求得到了满足,A要B补偿自己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时,A不再对B有报复心,而B也不会对A有感恩心。
如果当A将货物给B后,B并不将自己的货物给A,就是说,A因B的行为而产生了利益的减少。那么,A的报复心会要求B归还A原来的货物,或要求B将B的货物给A。如果B即不归还A的货物,也不将B的货物给A,A的报复心就会调动起暴力行为来向B讨要自己的损失。其实,报复心理的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特点决定并保障了人类能够实现利益交换行为。他人对我们有帮助、恩惠,我们当然要感恩这个他人;反之,他人的行为让我们的利益遭到了损失、伤害,我们当然要让这个补偿我们。简言之,恩惠要报答,仇恨要报复。
8、对不起和谢谢你
对不起和谢谢你,这两句话是人们之间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对不起常用于一个人因自身的不当行为给另一个人造成麻烦或伤害时,尤其是当麻烦或伤害很轻微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给另一个人造成轻微的,几乎可以忽视的利益损失,这时,出于防止对方报复自己和保护自己的目的,前者向后者表达请求原谅自己的愿望是合宜的。而后者出于避免事态升级或展示自己宽宏大量等因素的考虑,一般情况下会说一句:没关系,表示他不会计较这点小事。如果后者对前者的道歉不满意,那么,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前者和后者会由相互指责逐渐升级为对骂乃至打斗在一起。
当我们接受了另一个人的帮助或诚恳而有效的建议时,并因此让我们更顺利的达到目标,达成愿望或是接触了心中的疑惑。就是说,我们因另一个人的行为而使我们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增加,这时,由我们内心而发的感恩心会使我们自然地表达对后者的谢意。通常地这份感恩心在语言上的表达是:谢谢你。伴随谢谢这句话的往往是礼品或酬金,但在我们利益增加很微小的情况下,就只剩下谢谢你这句话了,比如,在陌生人给我们指出道路时,在公交车上有人给你让出座位的情况下。
综合以上论述,可见,常用的礼貌用语—谢谢你和对不起,是人在自身利益因他人行为而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人的报复心理的内在反应的外在表现。
9、因果报应说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个人如果他作恶多端,伤害了很多人或极端吝啬、不积德行善,那么此人一定会得到上天的惩罚并会有很坏的人生结局;而一个人如果积德行善,广布好施,帮助了很多人,则该人就会得到上天的眷顾,逢凶化吉,有好的人生结局。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因果报应说的大概内容。因果报应说被人们接受并口口相传,它之所以能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观察。但它却不是正确的和客观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错误的。因果报应说有其本身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体现在人们对报复心理的初步认识。它是人们的报复心理寄望于上天的力量报复仇人,感恩恩人的愿望的表达。
当一个人无法对他的仇人进行报复时,他便寄望于让上天来惩罚他的仇人。而当他的仇人果真遭遇了挫折、厄运时,他便会兴奋地感叹上天果然出手惩罚了自己的仇人,为自己出了口气。而当一个人无法感恩自己的恩人时,他也会寄望于让上天来报答恩人,希望恩人会逢凶化吉,好运连连。而当他的恩人真的运气尚佳有好事发生时,他则会感叹上天果真帮助自己感恩了自己的恩人。
10、报复心理与债务
一个人的利益因他人的行为而增加或减少,这增加的或减少的利益,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当然,可以说,感恩心与报复心是有价钱的。他人对你的帮助,让你产生对他的感恩心,即他人的帮助行为,转变为你对他的感恩心。你的感恩心,又转变为实物或你对他的帮助行为,这实物的价值,建立在以获得适当报酬为目的的施恩或帮助行为,也能激发起感恩心和感恩行为,并最终达到目的。商业性的放贷行为就是最好的例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转移,必然涉及到报复心理。借款方与银行家之间的利益转移模式与施恩者施恩,受恩者报答的模式,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施恩者的身份变成了银行家,受恩者变成了借款方,恩变成了现实中的金钱。钱由银行家的手中转移到借款方,之后,又由借款方手中转移到银行家的手中。钱的这一流转过程,与恩被施恩者施予受恩者,而后受恩者又将恩报答给施恩者的流转模式,具有高度的相通性。为什么这个两个模式如此相似,相通呢?该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人之间,恩的施予与报答,这个感恩模式,其实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高度抽象性的通行的利益转移模式。感恩模式,类似数学中的方程式,适用于任何两人之间的利益转移模式。抽象的恩,在现实中所对应的可能是钱,是馒头,是水,是药,是几句话,也可能是一个眼神等。
11、报复心理是人的利益的守护神
我们的利益被他人损害,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报复心便会站出来向伤害我们的人讨要我们所失去的。报复心出现且仅出现于人们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报复心,当一个人他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他不会组织任何行为来阻拦利益的继续损失或追回已经损失的利益,那么他的利益会越来越少,直到一无所有。
报复心及报复行为的存在,确保了我们在因他人行为而产生自身利益受损失时,我们能组织相应行为来讨回损失的利益:用激烈的言辞,威胁,暴力行为等让吃了我们的人给我们吐出来,让拿了我们东西全都送回来。尽管报复心所指导下的行为往往触犯法律,但当我们愤怒至极时,法律也挡不住我们要报复仇人的决定。
12、报复心理的传递
对某人的报复心和感恩心可以在血缘关系较近的两人之间传递或在关系极为密切两个人之间传递。比如说,父亲的仇人很可能也会成为儿子的仇人;父亲对某人心存感恩心,那么他的儿子受父亲感染或嘱托,也可能会对父亲的恩人心存感恩。某人对另一个人有大恩,而刚好某人有仇人,那么可能这个某人的仇人会成为另一个人的仇人。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历史上有许多世代仇家。他们两家之间的仇怨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两家的祖父或其曾祖父之间有过一些不快的经历而已。
化解报复心理的建议[1]
复仇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会伤害被报复的一方,还会伤害自己。另一方面,复仇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处理外部不良情境的本能自卫机制。当感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人让自己的利益受损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情绪只有当对方也同样受到利益损害时才能平复下来。报复心理的产生与多疑的性格,家庭环境里父母太强势,内心压抑不自信等因素有关。另外,如果周围发生过类似的报复行为,人们也会进行模仿。
当我们因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焦虑和屈辱等不良情绪时,如果不及时排解,可能会对自身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发现自己产生了不良情绪,应该及时调整自己,以防止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第一,学会自我调节。我们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对事件加以淡化、转移。比如,暂时离开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转而进行一些自己最喜欢、能让自己心情愉悦的活动,以此来帮助转移注意力。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第二,找朋友倾诉,宣泄心理压力。你可以听听他人的评论、劝解,冷静反思一下:分析对方的真正动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你认为的伤害事件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自己主观臆造的,或是有人作梗制造的;站到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想,看看人家有没有道理,是不是事出有因,又是出于何因;想想自己进行报复是否值得,有没有不妥之处……经过冷静理智的反思与调节,你心中的怒气会烟消云散。
第三,学着接纳他人的不同。人们有时需要变通,学会赞同和认可他人。当你赞同别人时,请说出来;当你不赞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你犯错时,要真诚承认,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接受别人和你不一样,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相信总有一天,你的真诚、你敬业的工作态度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