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否决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成本否决是指用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非预期的结果来否定其他方面的业绩。成本否决是组织深化成本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实行成本否决以成本作为企业业绩的最终评价指标是组织强化成本控制的一种管理机制。
组织实行成本否决的实质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效益说话;成本否决的指导思想就是讲求代价,效益第一。任何工作或活动都不能脱离成本和效益这个纲。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提高成本、损失效益,即使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也是违背企业最终目的的,是不可取的。
组织实行成本否决有利于促进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的成本意识和对成本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实现成本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否决的内容通常应体现在成本管理制度中,应按制度规定实施考核,并保持透明、坚定和一视同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和公开,这样才能达到成本否决的促进作用和效果。
成本否决是企业为了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旨在制约、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其主要内容和特点表现为:
一是成本否决存在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贯穿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分析等全过程,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决策、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具有时间上、空间上的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
二是成本否决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否了生产成本,涉及到原材料成本;否了原材料成本,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否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涉及到采购计划及其实施……,从再生产过程来看,否了销售,涉及到生产;否了生产,涉及到供应……;从企业各个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职责的完成情况上考核其工作业绩,从供、产、销的衔接及其制约上评价成本的升降情况,促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是成本否决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在产品决策阶段,通过认真、科学的论证,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其机会成本最低;在产品设计阶段,利用价值工程等理论和方法,使产品的功能与其价值相匹配,使其达到优化,消除成本管理的“先天不足”问题;在材料采购阶段,除控制采购费用外,尽量选择功能相当、价格降低的代用材料,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在生产阶段,通过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结构的分析,严格定额管理,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进一步管理控制;在销售阶段,加强包装、运输、销售费用管理;在售后服务阶段,加强产品服务管理,提高售后服务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降低外部故障成本,改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