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摊费用审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待摊费用审计(audit of prepaid and deferred expenses)
目录 |
待摊费用审计,主要审查待摊费用明细账记录,分析其发生数是否属一年以内的各项待摊费用支出;数额是否按收益期限确定,有无多摊或少摊的情况;检查有无利用待摊费用人为调节成本费用利润的违规行为。
待摊费用是指对企业已经指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在一年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待摊费用的主要内容有: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金额较大的需要分摊的数额等。
待摊费用审计的内容[1]
待摊费用审计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待摊费用的发生是否真实、合规。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该查阅有关待摊费用明细账以及有关会计凭证,查明耗费是否属于待摊范围,有无故意将应该一次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计到待摊费用中借以虚减当期费用等情况。
(2)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是否符合符合有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待摊费用应该在一年内摊销完毕,摊销期限超过一年的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注意有无故意延长摊销期限的情况。
(3)待摊费用各期摊销数额是否正确、合理。待摊费用在合理的期限内进行摊销,每期的摊销数额应该基本保持一致,不可轻易变动每期摊销数额,更不可利用待摊费用随意调节成本和利润。
(4)待摊费用的有关帐务处理是否正确、合规。待摊费用在分配时,常常对应“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审计人员可以运用账户分析法来检查待摊费用的账务处理是否合规,例如,有无将待摊费用分配计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账户的情况。
确定待摊费用会计政策是否恰当;
确定待摊费用入账和转销的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待摊费用期末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待摊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待摊费用审计程序
1、获取或编制待摊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抽查大额待摊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及相关文件、资料,以查核其发生额是否正确。
3、抽查证明大额待摊费用受益期的有关文件、资料,确认待摊费用受益期及其摊销方法是否合理,复核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有无不属于待摊费用性质的会计事项,有无超过一年尚未结清的待摊费用,如有,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5、检查有无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待摊费用,有无将其尚未摊销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6、验明待摊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查账人员在审阅a公司2000年管理费用明细账的印花税项目时,发现12月15日按第16号凭证记入6000元;从待摊费用明细账中发现12月26日按第27号凭证记人30000元;12月31日按第99号记账凭证从待摊费用转出30000元。
分析:
(1)将上述业务的第16号、27号、99号的记账凭证调出,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借:待摊费用--印花税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30000
贷:待摊费用--印花税 30000
(2)从a公司两次支付的印花税分摊计划可以看出,原计划从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分六次摊销,但a公司后来考虑到调节当年利润的需要,将12月26日支付的30000元印花税均计入200年管理费用。 账务调整:
由于上述问题是在年度决算之前发现的,因此可以在年度内进行调整,其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印花税 25000
贷:管理费用--印花税 25000
- ↑ 杨龙.审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