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利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差别利率(differential interest rate)
目录 |
什么是差别利率[1]
差别利率是指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产业、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确定 的不同存、贷款利率。
差别利率是利率管理中一个种类。中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一直是执行差别利率管理,这对于广泛筹集资金,促进企业或个人加速资金周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曾有过一刀切的问题,没能拉开利率档次,没有发挥利率杠杆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化,利率改革也势必要加快步伐,出现较多的差别利率。
差别利率的运作方式[2]
中国的差别利率和银行择优扶植的政策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实际运用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对效益好的企业既有资金的优惠,又有利率的优惠,固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这些企业进一步提高效益。但对效益差的企业实行惩罚性利率就如雪上加霜,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使本来虚弱的企业更加不堪重负。由于优惠利率本身是一种让利,效益差的企业又无力归还本息,贷款银行也得不到更多的利益。由于优惠利率在中国不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是政策甚至是行政命令的产物,因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因对资信最高、竞争地位最有利的大客户的贷款具有批发性质,故予以利率优惠,但与一般利率差异较小;惩罚性利率在发达国家主要是作为调节货币流量的信贷总额的工具,但中国则用于对企业进行利率惩罚,因为利率对物价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惩罚性利率对物价上涨过速会起推动作用。
为了发挥差别利率的正常作用,可对差别利率的运作方式采用如下调整策略:第一,改变双优扶植的作法,一般情况下优先不优惠,优惠不优先。对于瓶颈部门、高科技部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实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资金倾斜;对于达到规模经济标准的项目,利率可予以适当优惠,只有效益特别好、市场前景广阔、贷款额度大的企业可享受既优先又优惠的待遇,而对一般的一、二类企业主要在资金的优先供应上下功夫。
第二,对于企业因优惠利率与一般利率差异而增加的盈利,应作资本金增加处理,即转入国家资本金或法人资本金(银行资本金)。这样一是能够保证公平;二是有利于保全资本,抑制腐败现象发生。此外,为了防止贷款腐败,利率优惠权应当集中。
第三,恢复惩罚性利率的本来功能,主要作为一种宏观调控而不是微观控制的工具来使用。
为了搞活企业,也为了搞活银行,在保全银行资本的前提下对于效益差的企业应采用减息和豁免罚息的措施,从此以后,对任何企业发放贷款都要在贷款决策上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
第四,应贯彻贷款风险管理办法,从贷款风险正确计量人手,把握好贷款额度的审批权限,加强贷款风险的监控。参照国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惯例,防止、控制贷款风险,以保证贷款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根本宗旨,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贷管理运行机制。
第五,建立全国性以资金融通市场为依托,以市场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信息中心,该中心不仅要为全国资金拆借及借贷提供报价,而且要确定利率的基准水平及上下浮动界限。基准利率的确定,重点要考虑资金供求矛盾的强弱,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资金成本的多少,银行放款其他费用开支的大小以及通货膨胀的因素,使利率杠杆有效地发挥作用。
中国利率浮动和其他国家一样没有从微观角度考虑资金结构对收益的影响。应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套根据基准利率、企业资金构成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来计算贷款利率实用水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