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培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小组培训
目录 |
小组培训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它通过成员互动支持所产生的接纳的氛围,通过种种活动和讨论,增强组员对自己的了解以及人际敏感性。而且实践表明,小组培训还可以与其他培训技术结合实现知识技术的传递、交流、更新和整理等功能。小组培训作为培训方式的一种,在认识自我,增强人际敏感性,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等特定的领域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培训技术。
小组培训的目的是树立参加者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教会他们自觉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合心协力,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因此,小组培训的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要在一段时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1)它的形式决定了参加小组培训的人数是很有限的,一般为6—12人,不能实现规模效益,因此是一种成本较高的培训方式。
(2)小组培训要求组员必须在培训主题上有一些经历和体验,这限制了小组培训对象的多样性。
1)每个小组培训项目的人数为四到六人,每个参加者要自始至终,不得中途退出。
2)每个参加者最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人员只起帮助、指导的作用,观察参加者的行为,掌握进度,而不能随意打断。
3)小组培训要集中解决某一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甲让参加者领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采取小组培训方法。在建立培训小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
(2)强调小组内部的互动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靠的需要;
(3)强调小组的目标和责任,允许小组成员学习全体成员的责任;
(4)重视小组工作的技巧,给出成功的和失败的小组工作的案例。
作为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富士康公司(foxconn)一直将员工培训放在企业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引进、探索并实践适合于企业发展的培训内容和技术。在富士康公司的整个培训体系中有一种很有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培训技术一小组培训。它建立在群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借鉴并扩充了敏感性训练的理念和技术,在培训期间,数名组员和一名指导者(培训老师)组成一个小组,通过开展活动以及展开讨论使参加人员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敏感性,使他们能更加和谐地与人交往,更有有效地领导他人,管理团队。由于小组培训所具有的独特功效,在国外,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人员、领导者、市场推广人员、培训者等人的培训之中。现就富士康公司一次具体的小组培训为例进行介绍,以便让大家对其有一具体直观的认识。那么,如何进行小组培训呢?
(一)培训前的准备
在小组培训前一般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选择参与人员。可以从现任的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有管理潜质的普通员工中来挑选。
2)时间安排。小组活动通常包括 8-9次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为60—120分钟的时间,可以集中在周末进行培训,也可以每周进行1—2次活动。由于本次培训参加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本次培训集中在周末进行,从星期五上午开始到星期天下午结束。
3)具体培训计划的制定。小组培训的每次会面都应包含一个明确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一些活动和讨论。
(二)具体培训方案的实施
培训分为八次会面。第一次会面为小组培训的开始,第二、三、四和五次会面主要帮助组员认识和了解自我,第六、七次会面的任务是提高组员的人际敏感性,第八次会面为培训的总结和结束。
1.第一次会面
第一次会面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活动让组员们相互认识,确保组员了解并遵守团体规则,明确此次培训的意义以及激发组员的参与热情。首先,培训老师应以简短的语言对这次小组培训的目的和活动形式以及时间安排等进行介绍。接下来,通过一些活动让组员们相互认识。可供选择的活动有轻柔体操,最佳搭档和连环炮等。比如,连环炮就是让全体组员开始讨论自我介绍应有的内容,并讨论当一名记者与被访问者应注意的事项。然后由指导老师手持麦克风(道具)访问一位组员,再由这位组员访问另一位组员,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全体组员都被访问。访问内容主要是姓名、兴趣等关于个人的资料。当组员相互认识以后,提出团体规则,让组员对这些规则如保密原则、真诚原则和坦率的反馈原则展开讨论。有些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如保密原则,有些规则可以修改,删减,同时也可以增加部分规则。最后,可以让组员谈谈他们对此次培训的期望。指导者可以根据组员的期望对培训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做一些修改。此次会面的时间大概需要90分钟。
2.第二次会面
第二次会面的主要目的是让组员对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可以以这样的活动进行:先给每个组员发一张表,一枝笔,让他们反省并写下他们在父亲、母亲、朋友(同事)、老师、爱人、同学、弟兄姐妹、自己眼中及理想中的我的形象。随后,大家一起交流。指导员要特别注意:组员对哪一个人的看法最重视?为什么?最难填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填写不出来?组员填写的内容多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然后引导组员做出探索。这个活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自己,有助于组员全面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在他人的鼓励下做深入的自我探索。此次会面的时间大致需要90分钟。
3.第三次会面
第三次会面的目的是协助组员明确以往的经历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处理。活动中,指导者要求组员闭目安静,然后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 (最悲哀、最痛苦或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时刻和事件。静思5分钟后,请大家睁开眼睛,讲述自己的经历,其他组员则协助讲述者具体界定他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认清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生活及自己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并探索每个人目前不同的生活处境与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组员往往会对自己有一些新的发现。由于活动可能触及到组员内心深处的感受,所以一般需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协助组员解决情绪问题。此次会面的时间大致需要120分钟。
4.第四次会面
第四次会面的目的是帮助组员认识自己的目标。可以设计像洞口余生这样的活动协助组员进行反省:安排组员围圈而坐,相互距离较近,留出一个出口,为增强气氛可以拉上窗帘,关上灯,出口处最好靠近门或窗。然后指导者说明:“设想我们到郊外旅游不巧遇到泥石流倾泻,全部被困到几米的地下,只有一个出口,只可以过一个人,而出口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谁先出去就有生的希望,请每个人依次说出自己的求生目的及将来可能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然后大家协商,看谁可以最先逃出,排好次序,然后,全体一起讨论活动过程及自己的感受。指导者要引导大家把讨论的重点集中到自己能否说出将来生活的指向?听了别人的意见后自己是否修正原有的想法?小组依什么标准决定逃生者的次序?此次会面的时间大致需要90分钟。
5.第五次会面
第五次会面的目的是帮助组员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理解他人的价值观。可以以这样的活动进行:先由指导者告诉组员,由于种种原因,你正面临着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的十件事,你会做哪10件事,并排好先后次序,然后写下的你的遗嘱(只写50字以内)。每个组员认真思索后写下决定和遗嘱,再向团队内其他组员说出,并解释原因,谈一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活动,可以帮助组员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整理,并可以切身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是不同的甚至是有冲突的。此次会面的时间大概要90分钟。
6.第六次会面
第六次会面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组员对他人的敏感性。一般此次会面可以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先将组员分为两人一组,一人自由做动作,另一个人模仿,互相轮流模仿两分钟后互换角色,不可说话,用心体会对方用意。结束后相互交流,看看自己对他人的理解是否准确。然后仍然两人一组,一人说话,一人照原话叙述,两分钟后互换角色,结束后两人交流思想,全身心地投入观察理解他人。接下来,将全体组员围成一个圆圈,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地感受。然后每个人用手势和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地感受,让其他组员猜猜动作及表情所反映的感受是什么。被猜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准确,为什么?通过这些活动,组员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的观察他人的感受。整个活动大概需要90 分钟。
7.第七次会面
第七次会面的目的是帮助学员观察群体的互动模式以及了解自己与人互动的行为方式。可以以一个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活动进行本次会面。首先,指导者先是把团体分成4—6人的小组。A组围圈坐下,B组坐在外圈,A组是讨论组,B组是观察组。观察组组员坐在被观察者的对面,便于观察。B组组员每人都需注意群体的互动方式,并重点观察一位A组组员。指导员C是总体指导者,流动观察。接着,指导者让A组组员讨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A组组员可以自由讨论,发表意见。B组组员从A组组员的互动模式、倾听方式、说话方式、谈话内容、视线、声音等多方面去观察。等A组讨论结束,B组组员对自己观察的对象谈他的观察感受。通过一一对应的交流和总体观察的评价,让观察者了解自己更多,同时也对群体互动的模式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随后A组和B组交换,A组观察B组。此次活动大概需要90分钟时间。
8.第八次会面
第八次会面的目的是帮助组员总结在小组培训中的收获,使组员带着成就感和改善的欲望离开小组,将培训的效果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首先,由指导者总结小组培训,此时指导者应注重帮助小组组员回忆他们在小组中的行为和收获。接着,由小组组员自由发表意见,谈感想。然后,大家互相珍重再见。第八次会面的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小组培训中起继往开来的作用,能帮助小组组员将他们在小组中的体会和学习心得应用于实践之中。此次会面大概要60分钟时间。
- 参考文献:《富士康公司如何进行小组培训》 作者: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