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同伴效应(peer effect)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学名词。指的是在年龄和背景等方面相似的一群青少年彼此产生的影响。
又译作同群效应(peer effects),它产生的前提是在一个群内,教育领域内的群通常包括宿舍、班级、年级、学校等。因此,可以将同伴效应广义地定义为宿舍、班级、年级或学校内同伴的背景、同伴现在的行为及同伴的产出对学生产出或行为的影响。Hoxby(2000)分析了同伴效应的作用途径∶(1)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指导;(2)学生天生的能力影响同伴,不仅仅通过知识的外溢效应,还通过影响整个班级的标准(如教学难度);(3)学生行为影响同伴,如一个不能自我约束的个体,可能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纪律;(4)残疾、性别、种族、家庭收入等产生的同伴效应,如教师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在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身上,在班级内,种族和性别紧张可能干扰学生学习,富裕的家长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在班级内流传,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5)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学生的反馈也能产生同伴效应,例如∶如果一个教师预期黑人学生表现较差,那么他将营造这样的班级氛围。
(一)理论发展历史
高等教育中同伴影响的研究最早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Coleman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同伴作用是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的第二大因素(Coleman , 1996)。Harris则认为,同伴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Harris , 1998) 。Ludwig等(2001)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发现同伴效应在短期内提高了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但Sanbonmatsu等(2006 )以进入Luding等(2001)计划的四到七年的家庭为样本,却发现对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同伴效应并没有显著影响(崔静、冯玲,2017 )。杨针的研究表明同伴效应存在但不显著(杨针,2009 )。Poldin等(2015)只在大学好友或学习伙伴之间发现同伴效应。(崔静、冯玲,2017)。袁玉芝通过OLS模型分析指出∶同伴学业水平越高,对个体的学业成绩影响越好(袁玉芝,2016 )。但权小娟指出∶美国等国家使用的OLS模型在我国并不适用。她通过交叉随机效应模型研究显示同伴影响显著并稳定地存在(权小娟,2015 )。
(二)研究现状
很多研究者对同伴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但结果表明同伴效应是否存在的结论不尽相同,研究结果还没有形成统一。目前来看,研究结果总体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矛盾︰首先,部分研究指出同伴效应是存在的,但也有不少研究显示同伴效应不存在;其次,关于同伴效应的性别差异影响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同伴效应对于男性学生的影响更大还是对女性学生的影响更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的结论。(梁耀明、何勤英,2017;权小娟,2015 )
(三)现有研究述评
面对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究其原因,学者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第一,同伴群体的定义不同。比如当验证同伴效应在同学之间是否存在时,很难准确指出同伴群体,它是指整个班级里的同学还是指同一个小组的同学﹖目前对于相关群组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崔静、冯玲,2017)。第二,研究选择的统计模型不同。例如,如果用线性模型研究,只能得出同伴效应对学生的正负影响性;而采用非线性模型,研究结论则还会显示不同学生受同伴效应的影响程度不同。 此外,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在研究同伴效应时主要会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体进入同伴群体圈子时存在选择性的问题;第二,同伴群体和个体之间还存在映射问题,这是指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第三,如果有某些原因导致相似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即使没有同群效应,我们也会观察到学生成绩与同伴效应正相关,然后误认为同群效应存在并且显著,Manski将这种关系定义为“相关效应”(权小娟,2015;梁耀明、何勤英,2017;叶星、熊伟,2017;Manski , 1993 )。
Sacerdote(2011)在Hoxby和Weingarth(2005) ,Lazear(2001)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同伴效应的作用途径,见表1。“烂苹果”和“杰出人物”在教育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烂苹果”的同伴,可以通过影响班级纪律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而“杰出人物”则是一种榜样作用。“歧视性对比”模型认为,具有更高成绩的学生将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的排名更加靠后,打压学生自尊心。“精品/分流”模型认为,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学生聚到一起,教师能够更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准备教学材料。“聚集”模型认为,无论学生的能力如何,同质的同伴都有积极影响,而“彩虹”模型正好相反。“简单交叉”模型认为,学生的能力越强,受到高能力同伴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