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故障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印刷故障(Printing Trouble)
目录 |
什么是印刷故障[1]
印刷故障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或造成印刷品缺陷的现象的总和。
印刷故障的分析与排除[2]
印刷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印刷方式有不同的原因。造成缺陷的原因可能有:印刷机调整不当、印刷机精度问题、印刷材料的适性不好、生产环境达不到要求、印刷工艺设计不妥等,本节仅仅分析和解决常见的一些印刷故障。
1.综合故障排除方法
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机械因素、工艺因素、承印物和油墨材料因素、作业环境因素。由于引起印刷故障的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排除这些故障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完善地解决问题,否则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故障。
下面我们来分析印刷中的套准问题。套印不准又可以分为横向套印不准和纵向套印不准,引起套印不准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①含水量不均引起的套印不准
纸张一般都含有约6%的水分,这是允许的。由于印刷环境的改变,使得环境的温湿度也发生了改变,从而使纸张的含水量也要发生改变。这种含水量的改变往往不是均匀的,导致了纸张变形量不一致,最终造成套印的不准。在胶印中,润版液使得纸张含水量进一步不均匀,套印的累积误差体现得特别明显。
处理措施是:使纸张具有均匀的含水量。为了使纸张具有合适的含水量,应使用较高湿度的环境对纸张进行调适;在印刷的过程中,在不引起印刷故障的前提下,使版面上的含水量尽量小;也可以采用在印刷之前先套印一次清水的办法使纸张预先伸长,同时使含水量均匀。
②工艺设计不当引起的套印不准
彩色印刷是由四色或者更多的颜色套印得到,然而印刷机不可能没有一点的误差,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印刷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如四色叠印平网的反白小文字特别明显,如有一点套印不准,则文字给人模糊不清及带脏的感觉。
③印刷机调整不当引起的套印不准
在印刷过程中,输纸不顺畅特别容易造成套印不准,松纸吹嘴、吸纸吹嘴的风量、压纸轮的压力、皮带的松紧程度、毛刷的位置、前规的定位时间、侧规的拉力、压纸舌的高低位置等都必需进行合理的调节以保证套印准确。另外,对印刷压力、滚筒牙排叼力的均匀性和交接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
2.印刷故障认识的一般方法
要解决印刷故障,首先是如何去识别、界定它。机器故障的种类繁多,而且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或多因多果。因此,准确地掌握机器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进行机器故障识别的主要工作。常用的手段如下:
①因果关系图。此法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所有可能的相互关系以图表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样查找故障就简单明了。
②基准测试法。机器上所有的部件都是以基准的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找到绝对基准和相对基准。工艺上也一样,若事先建立若干工艺状态检测点,并将正常时测定好的标准参数作基准,那么根据基准关系图就可测试它们之间的对应状态。如果与标准状态不符,则应予调整。机器上的基准一般分为两大类,即位置基准和时间基准。工艺上的基准主要为状态基准。抓住这个本质关系,很多故障都会很容易排除。
③排除法。排除故障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就是替换法。替换前后不变就意味着其不是故障源,如有变化则表明其很可能就是故障源。替换法也要考虑到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不可随意替换,以免将新替换件损坏。对一个故障可以进行多级替换,替换不变则剔除,替换有变化则保留,调试后再替换。这就是用替换法进行故障排除的基本指导思想。
④目视法。通过目视可观测承印物上的套合状况、背面蹭脏情况等。有很多故障都可通过目视来排除其非故障源。
⑤耳听法。通过耳朵来分析机器内部是否有异常声音,如果有异常声音,则需停机检查。这种方法可用来发现不明显故障。
⑥信号条分析法。通过对特制印刷质量控制条的印刷,就可以对印刷机的运行状况和机器的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用来指导以后的印刷生产和机械的维修。
排除故障时,往往把这些方法综合应用,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能运用这些方法并行处理,从而大大加快排除故障的速度。随着管理的数据化加强和工人流动的增强,使得分析问题方法的资料积累越来越显得重要。
机器故障的产生与日常维护状况有直接关系,日常维护工作做得越好,机器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小。有些故障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设备维修人员应做设备维修记录,这样通过一段时间可了解机器的常见故障部位,便于备件的准备或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应对操作人员或技术维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机器的结构,并能够熟练掌握一般机器故障的排除方法。进行机器故障排除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故障得到排除,而且使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诱发其他故障的可能性也小。若仅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识进行机器故障排除,结果往往是这部分故障排除了,随之又产生了新的故障。
理论学习能使操作人员尽快学会正确地做事情,它的指导是广泛的、有规律性的:而经验的积累是具有特殊性的、具体的,用在正确的场合则能大大加快成功的速度。因此,应使科学和经验统一起来,也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杠子
“杠子”是在平版印刷中较难解决的一个故障,在其他的印刷方式中也可能产生。产生“杠子”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因为橡皮布、墨辊、水辊等与印版表面接触时产生了瞬间的滑动,使印版滚筒轴心线平行的某一直线上的图文、网点形状和油墨堆积厚度发生改变,形成了“杠子”。产生滑动摩擦的原因有压力改变过大、机件严重磨损、表面线速度不等、接触面不能形成滚动摩擦、齿轮加工不够精密等。不过,在生产中出现突发性的“杠子”大部分是可以解决的,对于因机件产生的“杠子”,也可通过努力将其减轻到最低限度。根据“杠子”变化特点不同,一般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墨杠,它是由于在“杠子”区域内网点出现无规则扩大而产生的一条明显的深色条纹;另一种是白杠,它是由于在“杠子”区域内网点出现无规则缩小而产生的一条明显的浅白条纹。
(1)黑墨杠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①滚筒齿轮磨损严重产生的墨杠。此故障特征是等距离粗墨杠,墨杠间距等于齿轮节距。
故障的处理措施:若机器设计允许的话,首先可以考虑适当缩小滚筒中心距,在不出现顶齿事故的前提下,调整齿轮的啮合间隙为0.1mm左右,以减轻墨杠的严重程度。
其次,可考虑改用软性衬垫,并重新调整压力至理想的状态。印刷、橡皮滚筒之间的压缩量约为0.15—0.2mm,橡皮、压印滚筒之间的压缩量约为O.25—0.3mm即可。最后,就是更换新齿轮了。
②滚筒轴承磨损严重产生的墨杠。此故障的特征是在咬口处出现几条宽墨杠,有时呈等距离墨杠。
故障的处理措施:首先可以考虑在橡皮布下垫衬纸,将咬口处垫成梯形以减少咬口台压时产生的撞击力(增强缓冲性)。如果此方法仍难以缓解故障,则更换新轴套。
③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产生的墨杠。故障特征为固定区域的墨杠。
故障的处理措施:使用印版和橡皮布的包衬时,应根据厂商提供的指导数据进行。印版衬垫厚度要控制在标准数值的±0.02ram,橡皮布下的衬垫厚度应使印刷压力尽可能在理想压力范围内。如果按照指导数据进行衬垫时感到压力还达不到要求,不能只考虑增加橡皮布下的衬垫,应当检查滚筒的中心距是否恰当。若滚筒中心距有变化,应将其校正到标准数值,并使两侧保持一致。
④着墨辊对版面的压力过大产生的墨杠。故障特征是其位置不固定。
故障的处理措施:首先应重新检查着墨辊的压力状况,若不正确,则对其进行调整,并使四根着墨辊落下时版面的压杠宽度按6mm、5mm、5mm、4mm的先后顺序,且压杠宽度两侧保持一致。其次应掌握好着墨辊橡胶的硬度,着墨辊硬度越高,越容易出现墨杠。最后,对于因表面老化形成光膜的着墨辊,若机器对墨辊直径精度宽容度大的话,可研磨以后再用,否则应考虑更换。
⑤着墨辊同串墨辊之间压力过大产生的墨杠。故障的特征为墨杠的位置不固定,也可为单侧出现墨杠。
故障的处理措施:由于此种墨杠故障和着墨辊与印版接触面压力过大引起的墨杠基本相同,检查时应先校正着墨辊与版面问的压力。若故障现象仍然存在,就应再检查它同串墨辊之间的压力。检查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压力的方法有插钢片和检查压杠宽度的办法。检查压杠宽度应注意使墨辊两头的墨迹宽度一致。对于变形较大的墨辊可予以更换。
⑥浮墨杠。故障的特征为墨杠上有很多油墨颗粒和墨丝污渍。
故障的处理措施:对于因油墨过于稀薄造成的浮墨杠通常应重新更换较稠的油墨进行印刷。若专色墨难以更换时,也可使用厚调墨油来增加油墨的黏度。若浮墨杠正好出现在换色洗水辊以后,则原因往往是由于清洗水辊和墨辊时残留的汽油或煤油混入了油墨造成的,此时应重新进行清洗。油墨乳化严重时,颜料颗粒极容易从连结料中析出来附于印版表面,从而产生浮墨或墨杠。因此,操作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油墨的乳化。版面水量和表面活性剂是两个重要因素。着墨辊表面光滑、老化无弹性时,墨辊表面无法有效吸附油墨,尤其是后一组着墨辊,老化后会失去吸墨作用。因此,着墨辊应注意经常清洗。通常,最后一根着墨辊用于吸墨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把版面的墨杠除去的作用,因此平时要做好它的清洁工作,检查上面是否堆积纸毛并及时清除。对于表面出现光滑面,应及时用浮石粉蘸煤油除去表面光膜,以有利于消除墨杠和浮墨故障。
(2)白杠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白杠是指印品的图文上出现同轴向平行的白条纹。产生白杠故障主要是因水路系统的问题引起的,某些旧型号机器或墨辊系统设计不当也会导致因供墨局部不足而出现墨杠,因此,要解决此类故障应综合考虑。常见的水路系统故障有:
①着水辊同版面接触压力过大。其特征是白杠位置固定在咬口处。
故障的处理措施:重新调整着水辊的压力,要特别注意使水辊两侧的压力均匀一致。调整着水辊压力后,若水辊仍然有较强的跳动现象,则要检查着水辊机件是否损坏以及水辊调整是否偏心,再进行针对性的修理及调整。
②串水辊传动齿轮磨损。故障的特征为版面出现大量白杠。
故障的处理措施:首先应检查着水辊同串水辊和版面之间的压力状况。为了缓解齿轮磨损带来的影响,在不影响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可将着水辊与两侧的压力调轻一点。若此法效果不明显,则需更换新的齿轮。
2.重影
重影主要出现在印刷机存在速差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印刷界面相对移动和震颤时,在滚筒窜动和压力过大时,表现得尤其明显。重影是指在正常的网点旁紧靠着网点有侧影,使原来的网点含有附点,严重影响图像再现质量。重影现象的网点侧影比主网点要淡一些,在印版上看不出重影,但在橡皮布和印品上会显现出来。在用放大镜观察重影时,可看到重影的方向。重影的方向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网点侧影同滚筒轴心线垂直的称为纵向重影。纵向重影比横向重影出现得更多一些。
引起纵向重影的原因有:
①滚筒台压不当引起的重影。故障的特征是纵向重影出现在印刷刚开始时的几张。
故障的处理措施:检查滚筒的离合机构,若仅是螺丝松动,拧紧即可,若已严重磨损,则需进行更换。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时,应适当减少衬垫的厚度。
②橡皮布滑移引起的重影。故障的特征为既有可能是满版出现纵向重影,也有可能是局部出现纵向重影。
故障的处理措施:此类故障原因一旦明确,处理上相对简单。若是因橡皮布整体绷得不紧,只要重新绷紧就行了。对于局部绷得不紧的情况,应先检查橡皮布是否歪斜。
若橡皮布歪斜,则重新裁切;若橡皮布无歪斜,则应检查版夹固定装置能否正常工作;若有故障,则需进行修理;若版夹系统无故障,则只需重新固定橡皮布即可。
③印版原因引起的重影。故障的特征为同橡皮布滑移类似的整体或局部纵向重影,且常见于刚更换印版以后。
故障的处理措施:对于刚换印版后产生的纵向重影,应注意检查印版是否拉紧和两侧咬口附近是否破裂,对未能紧固的印版进行紧固,咬口若已破裂,则需重新换上新的印版。
④转印时叼纸牙未能固定纸张引起的重影。故障的特征也有大面积或局部纵向重影。
故障的处理措施:对于前一原因可考虑在叼纸牙和牙垫上刻一些菱形纹,以增加表面摩擦力。若叼纸牙磨损过大以及压印滚筒叼纸牙撑簧失去了弹力或断裂,则应更换新的。对于后一原因引起的故障,则应降低上一色油墨的黏度。
⑤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引起的重影。故障的特征为大面积纵向重影。
故障的处理措施:当产生大面积纵向重影时,应检查滚筒之间的压力是否过大。如果压力过大,则应将滚筒之间的压力调整到正常范围内。
3.花版
花版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印版上图文网点逐渐缩小,实地部位出现花白的现象。花版现象的产生有水斗液、油墨、纸张、机器摩擦等方面的原因。
①水斗药水酸性强或版面水分太大是产生花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平版印刷中需要时常注意的问题。
故障的处理措施:印刷时应经常检查水斗液的pH值。现在较先进的印刷机都有水斗液pH值自动控制装置,因此,因pH值不当引起的故障相对较少,而需注意的是要掌握好版面的用水量。此外,不同的油墨性能需要不同的酸性水斗液与之相适应,应在使用时注意调整。
②着水辊与版面的压力太大。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酸性水斗液在清洗版面的同时对印版表面的图文部分还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若着水辊的压力过大,会加剧对图文基础的摩擦。在这两种作用一起持续影响下,图文基础将逐渐缩小,从而产生花版。
故障的处理措施:重新调整着水辊与印刷版面间的压力。
③供墨效果不好,当着墨辊与印刷版面间的压力过小时,版面图文部分无法得到充足的油墨,使版面图文基础被逐渐破坏而造成花版。
故障的处理措施:重新调整着墨辊与印刷版面间的压力;淡剂,同时增加墨路的供墨量。
④滚筒之间压力过大。在印刷过程中,操作人员在调整印刷压力时有可能将印版与橡皮滚筒间的压力调得过大,在增加了橡皮布的变形的同时,也会增大版面的摩擦。这种故障常常表现为暗调部分出现糊版,亮调部分出现花版,而版面空白部位发亮的特点。
故障的处理措施:应检查滚筒压力是否过大,测量橡皮布和印版衬垫厚度是否合适,并注意检查橡皮布是否有局部不平整的现象。
4.糊版
糊版是印刷状况很差时出现的故障现象。糊版常见的原因有:
①油墨过稀。平版印刷要求油墨应具有适当的黏度和流动性。
故障的处理措施:如果加入添加剂后出现糊版现象,有可能是墨性变差,不能通过加大版面水分来解决。深色油墨需要换成新墨或掺入部分新墨,并可增加水斗液中的阿拉伯树胶液;对于淡色油墨,可以适当加人浓调墨油。擦糊版的版面时,深色的可沾药水和胶液用力擦,淡色的可先沾胶液再沾少量药水轻轻擦。
②油墨加入燥油过多。
故障的处理措施:降低水斗液的pH值不能解决此问题,应该清洗掉墨辊上的旧油墨后重新换墨。此外,在使用加入燥油的油墨印刷时,要注意尽可能缩短停机时间。如果停机时间比较长,则应该将墨辊上的油墨清洗掉。
③滚筒间压力太大。当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时,印版表面砂目会逐渐磨平,储水能力降低。
故障的处理措施;将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控制在理想压力范围内,尤其应注意按正确的衬垫数据对印版进行包衬。
④橡皮布绷紧度不足。在印刷过程中,橡皮布绷紧度不足会产生滑移,易造成重影和糊版等故障。
故障的处理措施:当发现橡皮布绷紧度不足或自然松弛时,应迅速绷紧,并用蜗杆上的顶丝重新紧固。
⑤印版失水、糊版。印版上机印刷后,造成失水、糊版的主要原因是停机时间较长、未擦胶水或胶水未擦到位。
故障的处理措施:。立刻用干净的布沾药水和胶水擦洗干净。若是面积较小的糊版,可用手指沾点药水擦洗就能达到效果;若是满版的糊版,要先将满版擦上药水和胶水后,再慢慢擦洗处理,否则后面部分就难以擦洗掉了。
5.脏污
脏污常见的原因有曝光过度、印版反底、供水不足等。
①晒版曝光过度。当晒版曝光时间过长,晒版机玻璃板上的细小脏点就会被晒成印版上的网点,使得印版上产生满版脏污。
故障的处理措施:重新更换印版。
②印版反底。此故障主要出现于再生版的印刷过程中,由于印版研磨砂目时不彻底,原来的图文基础未能磨干净,第二次晒制印版上机印刷时又被印了出来。
故障的处理措施:重新更换印版。
③水斗断水。在印刷过程中,一些非自动供水的印刷机有时会发生水斗断水的现象,使版面出现大面积脏污,这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注意力不够集中造成的。
故障的处理措施:经常检查水斗中的水量,当出现因断水产生的大面积脏污时,应立刻用于净的布沾药水和胶水在版面上全部擦一遍,然后再将脏污逐一清除干净。
④着水辊压力过小。主要是指着水辊同串水辊或者同版面的压力过小,这种故障在刚开印时就能在版面明显反映出来。
故障的处理措施:若怀疑着水辊在版面的压力过轻,可用压水印杠的办法来检查。用这个方法可以了解压力过小的部位,然后加以处理。
6.浮墨起脏
根据产生故障原因的不同,浮墨起脏有点状和丝状等不同的表现形态,而且位置在前后印张上往往变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油墨化水严重。有些颜料具有亲水性,在印刷机上遇到酸性水斗液时,有可能发生水解现象,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细小的点状墨脏。
故障的处理措施:首先应降低印版的版面水量,然后在墨辊上相应部位加适量燥油,这样就基本上可以消除化水故障。此外,降低水斗药水的酸度也有一定效果。
②当水斗液里药水和阿拉伯树胶液过多或者版面水分过大,油墨严重乳化。
故障的处理措施:可采取降低树胶液的用量、降低水斗药水酸度以及降低版面水分等。在油墨内加入浓调墨油也会有一定的效果。若故障过于严重,则应重新换墨。
③墨辊上的供墨量过多。墨辊上的供墨量过多时,会造成油墨出现飞溅现象,其浮脏特点为短丝状。
故障的处理措施;在分析故障原因后,可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若印版网点色调值不足,应重新晒版;若版面水分过大,应相应降低水量,以避免水大、墨大的情况出现。
7.印版咬口部位起脏
在印刷过程中,通常是印版的咬口部位首先起脏。
故障的处理措施:调节水辊和墨辊对印版的压力时,注意压力不要过大。做好水辊和墨辊支撑部件的日常维护,保持良好的机况,一旦出现磨损严重的现象,应及时更换。
8.印版两侧起脏
在印刷过程中,印版的两侧也是较容易起脏的部位。
故障的处理措施:印刷时,印版两侧水分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因水分过少而使水辊两侧上墨。发现起脏后应及时用药水和胶水清洗。
9.背面蹭脏
背面蹭脏是指把刚印好墨迹未干的印刷品叠放在一起时,下面一张印刷品的油墨转移到上面一张印刷品的背面,造成印张污染的现象。背面蹭脏时,印刷品的断面没有油污,污痕也可以用橡皮擦去,这两点是背面蹭脏与油墨透印故障的显著不同之处。
故障的处理措施:平版印刷应尽量避免出现水大、墨大状况;对于因减小版面水分后墨色变深的问题,可相应减少墨斗输墨量;若减小水分后产生油腻或糊版,则应清洗水辊或更换新水辊,或者在水斗药水中适当加强酸度和放些阿拉伯树胶液。
油墨不能调得太稀薄,太稀薄的油墨容易使印刷品背面蹭脏。因此,应将特别稀薄的油墨改换成新墨或掺人部分新墨,以增加油墨的黏稠度。
防止背面蹭脏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在收纸时将纸张晾在架子上并喷粉。油墨内加人玉米粉或防粘剂,对防止背面蹭脏也有效果。但用量不能超过5%,否则会影响油墨的光泽,也容易出现白点。在收纸部分安装远红外干燥器给纸张提供一定的热量,促使纸张水分蒸发,加快干燥速度,也有利于防止背面蹭脏。
10.油墨不下墨
不下墨是指油墨在墨斗内不随墨斗转动,而与墨斗辊分离,使得串墨辊、匀墨辊供不上墨的现象。不下墨会影响墨辊正常传墨,使印版得不到所需要的油墨而使印品印迹变浅,造成印件墨色深浅不一。引起不下墨的原因很多。
故障的处理措施如下:
①因油墨问题而造成的不下墨情况,在黑墨中较为常见。油墨的油性大就不会产生不下墨的现象。黑墨以炭粉为原料,其油性差,常常产生不下墨的现象。此时可用稀调墨油将其调稀一些。如果产品图像反差较大,不能将墨调稀的时候,可在墨中滴些油酸来解决。
②对于油墨黏度小且墨丝短的油墨,多见于用撤淡剂调配的浅色墨,这种油墨极容易发生乳化,酸性水斗液浸入油墨中后,在油墨表面产生亲水膜排油,从而发生不下墨现象。这时,可在油墨中适量加入浓调墨油来增加油墨黏度。
③当发生墨斗不下墨现象后,应考虑尽量减小版面水分并降低水斗药水酸度,去掉阿拉伯树胶液。
④当油墨太厚太硬时,可以适当加人6号调墨油来增加其流动性。
⑤应勤搅动墨斗并去除墨斗内的墨皮及杂质,以防止油墨干燥或胶化,防止出现不下墨的现象。
⑥确保车间有合适的温、湿度。
水絨布給水系統其酸鹼值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