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农业社会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农业社会化(Socializing Agriculture)

目录

什么是农业社会化

  农业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的过程。

农业社会化的内容

  农业社会化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农业社会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相应的,“社会化”的概念也有三种内涵。

  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的前半段和改革前。在这个阶段,社会化指的是打破封闭走向开放,融入社会化大生产,并服务于民族国家的政治目标。这里的“社会”可以说是相对于“共同体”的“社会”。我国的农业社会化在这个阶段是十分被动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廉价工业品涌入乡村,使农户的家庭手工业受到严重打压,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阻;同时,自发的民族工业客观上也是剥夺乡村的隐性力量。维系千年的比较封闭的乡村经济体系,被迫更深地卷入社会化大生产。这也是一种农业社会化的历史进程,但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乡村经济的破坏,引发了救济乡村或者乡村自救的问题。

  建国后,这种被动的农业社会化发展成为强迫的社会化。国家主导的合作化运动,使农业成为整个计划经济体系的基础环节。国家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强制性地从农村抽取大多数的剩余,服务于加速工业化战略,并维持政权基础的稳定。这也是一种农业社会化,从农业参与整个国民经济大循环的彻底程度来说,这种社会化肯定是空前的,甚至也是绝后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这个社会化过程中,乡村非但没有破产,还维持了高度的稳定,并获得了明显的发展。问题是,在这种高度强迫的社会化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被漠视,所以这种社会化缺少内在动力,最终难以为继。

  2.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后到2000年左右。这个阶段中,国家逐渐放弃了对农业社会化的强制推动,放手让各种非国家性力量来组织农业社会化。这个阶段中的社会化,其中的“社会”是相对于“国家”的“社会”。

  首先是生产队层次的横向一体化组织的瓦解,这是推倒庞大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原来由国家主导的农业社会化体系,通过持续的系统的组合式改革,高度市场化了。但问题也不断地衍生着,主要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下降了,而且,公益性服务严重缺乏。原有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出现了“网破,线断,人散”的破局。1990年提出了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这个理念不断得到重申,但并未起到实际作用。

  3.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民的合作问题,并努力扶持公益性的服务组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的特征和作用

  • 主要特征
  1. 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相比有以下主要特征:
  2. 农业社会化是建立在社会分工深化的基础上的。
  3. 农业社会化是建立在广泛社会协作基础上的。
  4. 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建立在农业系统对外开放的基础上的。
  •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它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1. 农业社会化能充分发挥协作的优势,提高现代农业总体功能。
  2. 农业社会化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3. 农业社会化有利于在农业中推广现代科学技术和运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
  4. 农业社会化促使农民成为现代新型农民。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农业社会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