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资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农业信息资源[1]
农业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中经过加工处理的大量有序化信息的集合。
农业信息资源的内容[2]
信息资源的内容是农业信息资源的核心。因为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经营的风险性及回报效益的长期性,使农业信息对农业经济活动的风险与收益的影响更突出、更直接,所以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农业信息资源的内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法规信息资源
农业政策、法规信息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农业信息部门加强对此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全面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以避免农业生产决策、经营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及经济发展趋势相背离,保证农村的各项经济活动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农业科学技术信息资源
农业科学技术信息资源不仅包括各种实用农业技术资料以及由各方面提供的国内外实用新技术、新方法,而且包括农业科学技术交流、农业科研动态以及农业科技开发项目。同时借助各类农业应用的专家系统。由专家系统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资料,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农业信息部门还需特别提供一些适用于当地的实用技术和新方法,如:良种开发信息,特种经营技术信息,新型肥料、农膜、复合饲料、高效低毒杀虫剂、杀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增值技术信息。
3.农业市场供求信息资源
农业市场信息就是流通领域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信息,重点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信息、农副产品的流通信息、农副产品的收益成本信息等。农业信息部门应加强对此类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帮助农户进行有效的生产。
4.农业生产相关信息资源
农业生产相关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品种资源、生态资源、气象、灾害、病虫害、疫情信息等。目前我国的农业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很强,农业信息部门加强对此类信息的开发利用。可以使农民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1]
对于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人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与信息机构;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一般仅指信息内容本身。人们通常把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农业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杂乱无章的农业信息不能构成资源,必须经过开发、组织,将农业信息有序化,这样的信息集合才能成为农业信息资源,即农业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中经过加工处理的大量有序化信息的集合。
农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1]
1.有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可耗竭性,农业信息资源在客观上可以不断丰富。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与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经过组织化的农业信息越来越多,因此,农业信息资源存在着不断丰富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来说,特定的农业信息总是存在于某一特定的时空点上。对于特定的农业信息需求者来说,由于所处的农业信息环境的局限以及获取手段的限制,他所需求的农业信息与他所能获得农业信息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因此,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有用的农业信息资源总是稀缺的。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进步,农业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完全总是存在的。农业有用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还表现为信息的无限膨胀趋势与人们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过多的信息造成人脑的疲劳和种种心理压力,反而影响了人脑创造力的发挥和决策的科学性。人的有限理性使得他不可能充分注意到所有的可得信息,有用信息淹没在大量的无用信息当中。正是因为农业有用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才提出来了开发的必要性。
2.农业信息资源在主体和地域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无论是农业信息技术还是信息内容,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农业企业和农户之间都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特点,这种不平衡还会自我强化,使得农业信息资源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数字鸿沟,产生农业信息化的马太效应。其原因在于,农业信息资源来源于农业及相关的活动,与人类之间有着更大的互动性。农业生产经营者及相关主体不仅是农业信息资源的受体,同时也是供体,他们的经济活动水平和技术水平决定着特定时期、地区和个人的农业信息资源的量与质,影响着农业信息资源的丰度与集聚度。在科研、教育和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农业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农业生产经营者科技文化素质越高,其获得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也就多、质量也就越高,也就越能够对农业资源做出更有效的配置。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性。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竞争主要表现为土地等自然资源与劳动力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和农业技术在农业竞争力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此,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相关的跨国公司和大型的农业企业为了保护本国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都力争提供和获取更多更好的农业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农业竞争进一步表现为所提供和所掌握的农业信息资源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的竞争。
4.农业信息资源的商业性与公益性并存。农业本身的多功能性和农业信息产品的特性,使得农业信息资源表现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不同的类型。商业性农业信息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经营者及相关主体息息相关,在辅助他们做出相应决策过程中,直接影响决策者经济效益的农业信息资源,其价值可以通过供求状况在市场上得到较充分体现。这些商业性农业信息资源一般具有个体性和微观性,市场对这类信息有较好的配置效果。因此,由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源,可以缩短信息传递链条,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促进信息源与信息使用者的即时互动,保证需求导向型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公益型农业信息资源是指具有很强正外部性的农业信息资源。这类农业信息资源往往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和部分自然风险以及改善农业整体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广大农民的利益,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个别价值。如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防治信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等。这些公益性信息资源一般企业不愿或无力开发,政府应该承担开发和供给的责任。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2]
(1)针对性原则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的放矢。农业信息工作者应从服务对象的特点、知识结构、工作性质与任务、发展方向等方面出发,力求开发出针对性强的适用农业信息资源,满足农业用户的信息需求。
(2)精确性原则
“精确性”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对于农业用户来讲,他所需要的信息是要经过分析处理的,真实、准确、可靠,而不是庞杂的“信息海洋”。这要求农业信息工作者一方面采用正确的信息检索方式和方法,搜集准确的信息,防止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另一方面对信息内容的判断要准确,避免信息污染,为农业用户提供精练、准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源。
(3)时效性原则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很强的时效性问题。农业信息工作者只有保证开发出来的农业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才能产生出应有的效益。
(4)连续性原则
由于农业信息资源更新快,农业信息工作者必须要对有价值的信息源进行连续跟踪,一旦发现有新的适用信息,就应将其开发出来。并及时提供给用户。只有通过对农业信息资源的连续开发,才能为农业用户提供新颖及时的信息。
(5)选择性原则
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选择性原则体现在: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选择稳定性强、信誉高的信源所提供的信息;二要选择不同的查找方法和途径检索信息;三要对检索到的信息有选择地提供给农业用户。
(6)多元性原则
农业信息机构要把开发出来的原始信息,加工处理成各种信息产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满足社会及农业用户的信息需求。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3]
农业信息资源在现代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开发利用价值极高,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如农业生产原始信息资源有地域土壤、气候、光照、温度等各种检测数据和科学实验数据,利用光电传感网络采集信息,利用云计算机服务快速对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分析、比对、分类、存贮和处理,快速产生决策信息,用于农业生产整个过程各个环节及时有效管理;又如对土壤成分作分析、对节水灌溉系统进行控制、优选作物品种及培育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形成农业生产过程使用的土壤资源数据库、气候资源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等,提供决策支持辅助农业生产;现代农业还利用计算机遥感技术、卫星监测等技术,能更好地进行农业信息预测,如预测农作物产量可控制生产品种和规模、预测农业病虫害可适时合理施用农药等、准确提供天气预报可有效安排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等;又如采用现代计算机图像技术对卫星图像进行陆地分析,鉴定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再利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的各种预测模型,可测定面积,估算水稻或小麦产量,不仅为农产品提供准确的市场分析,还可以为政府战略决策及时提供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