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公车消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公车消费

  公车消费是各级国家机关及其他公权部门公务消费和官员职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官车”在很多场合相当于公权机关的脸面,代表着官员的架子和派头,也折射出某种根深蒂固的特权意识。

公车消费的问题

  (一)公车消费膨胀,财政负担沉重

  1、违规超编超标配车现象严重。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些地区的不顾实际情况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名牌汽车,只为给领导争面子,给单位撑门面,给主要领导一人配两辆专车(市内和下乡各一辆)。

  2、公车开支以及维护费用较高。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沈荣华担任组长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行政成本课题组调查显示,一辆公车的每年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O万元。这其中除了司机的人工成本费外,还包括一些日常的维修和保养。目前一些单位的公车负责人与固定的维修厂签订协议,虚报公车维修费用,公车维修人和修理厂老板从中获取差价。有的公车一年竟换了40多个轮胎,平均每周换一个,其中的漏洞可想而知。

  (二)公车使用的管理与监管不到位

  公车使用管理不到位表现为:大多数地方政府的公车使用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既没有统一的使用调配中心,也没有相应的调配制度。而是依靠经验式的由购买单位的领导说了算,使得公车管理极其不到位。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条例制度很容易导致公车资源配置的浪费,使公车成为某些特权人物的私人用车。

  公车使用监督缺失一方面表现为公车信息不公开。公车如何正当使用,在哪种情况下是属于公车私用,公车的车牌号是什么?如何规范公车消费行为等缺乏制度性规范,这些模糊的信息使得民众无法有效监督公车私用现象。另一方面表现为公车识别困难。对公车进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识别公车。目前,我国的公车缺乏统一标识,公众也很少知道公车的车牌号,更不用说准确识别公车,如此一来,何谈监督。没有监督就没有约束,没有约束就将导致一种特权的腐败。

  (三)公车使用效率低,公车私用现象严重

  我国目前的公车配置是按行政计划、官职级别来的,没有经过市场的交换,也不存在市场竞争,不注重投入与产出之比的配置方式,降低了公车的使用效率,也造成巨大的浪费。据国家发改委及广东省测算,党政机关的公车,每万里运行成本是社会运营车辆成本的5~6倍,而使用效率则仅为社会运营车辆的1/5至1/6。监督和管理制度的缺乏及执行不到位,为相当一部分领导打开了方便之门。由于单位公车配

  备数目多,主要领导几乎每人都有一部专车公务用车,使得公车的周转率下降,也就降低了公车的使用效率。此外使用率下降,也就为公车私用提供了机会。除了领导的正常公务活动用车外,公车也俨然成为领导家属和司机的专用车,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多次曝光公车接送孩子上学,造成学校门口大塞车,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公车消费"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