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企业生产行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企业生产行为[1]

  企业的生产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按照投入产出相抵收益最大的原则,对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产出进行决策行为

企业生产行为的内容[2]

  对于自主经营的企业来说,生产行为涉及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选择、短期最佳产量决定和长期最佳规模决策三个基本方面。

  (一)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选择

  企业生产任何产品,都要根据特定的技术工艺要求.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就是在产量一定时,能够支付在各种生产要素上的成本最小,或者在成本一定条件下.可以使产量最大的组合。

  根据技术工艺的不同,可以将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固定比例组合,即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各种要素的组合比例是不变的,各种生产要素不能相互替代;第二类是可变比例组合,即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比例是可变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按某种方式相互替代。

  在固定比例组合条件下,破坏既定的比例,任意增减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仅不能使产量增加,反而会造成生产要素的闲置和浪费,增大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比例,将自己所拥有的资金合理地分配在各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上。除了既定的要素组合比例之外,要素的价格也是影响企业资金在不同要素购买上的分配的重要因素。当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当对资金在各种要素购买上的分配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可变比例组合条件下,不同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企业能够改变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的首要因素是要素的价格。显然,企业要想使生产成本变低,就应当尽可能地用价格较低的生产要素替代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即提高要素组合中价格较低的生产要素所占的比重。同时在确定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时,企业还应当考虑要素的技术替代率。所谓技术替代率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品增量。在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品增量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企业在用一种生产要素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时,需要将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加以比较,以便弄清为了生产既定数量的产品,在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同时,需要相应地减少多少其它的生产要素。企业在实行生产要素替代,选择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时,应当根据不同要素的技术替代率和这些要素的价格比例,弄清某种要素的增加和其它要素的相应减少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而能够使生产成本最小(或在成本既定时能使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比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例(即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两素的价格之比)。

  以上关于生产要素组合的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对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行为规则的说明。一个行为合理的企业,必须不断注视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水乎变动引起的价格比例变动,根据以上说明的行为规则,确定生产成本在不同要素间的合理分配,选择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关于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讨论,是以企业在其资金(成本)拥有量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按市场价格买到所需生产要素为前提的。

  (二)短期最佳产量决定

  所谓长期短期,在这里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而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短期是指时间短到使企业来不及变更所拥有的固定投入。前面在说到企业成本时所说的短期,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根据长短期的这个定义,所谓企业的短期最佳产量决定就是在固定投入一定条件下确定能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产量水平。

  利润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能够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产量水平也就是能使这个差额最大的产量水平。而能够使这个差额最大的条件,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也就是企业短期最佳产量决定的规则。

  关于企业短期最佳产量决定的条件,是以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数量约束为条件的。因为无论产品需求方面的数量配额,还是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数量配额,都有可能使企业的实际产量偏离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定出的最佳产量。如果存在产品需求方面的数量约束,企业就不可能将产量扩大到仅有价陷约束寸的最佳水平,而只能根据数量约束决定实际产量。如果存在生产要素供应方面的数量约束,企业能够得到的生产要素数量,低于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原则决定的最佳产量所需的数量,它也只能生产低于最佳水干的产量。在产品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数量配额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将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数量约束所决定的两个产量中较小的一个,定为自己的实际产量。存在数量约束时的企业利润,必然低于不存在这种约束时的水平。

  在数量约束是在市场上自动形成的情况下,亦即表现为市场约束的场合,企业能够在有限的需求或供给中占有多大份额,往往取决于它在产品销售或要素购买上是否较其它企业占先,一个企业越是占先,它就越是可以使自己的产量接近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规则所决定的最佳水平,这就是所谓市场按“排序先后”实行数量配额的规则。在数量约束通过国家下达计划的形式存在时,亦即采取计划数量配额的形式时,配额的实行一般采取按比例分配或保证重点的方式。

  (三)长期最佳规模决策

  企业的长期最佳规模,指在长期中能够通过变更固定投入的数量而达到的使利润最大的规模。在长期中,企业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固定投入的增多,因而固定投入不再是一个常数。由于一切投入都是可变的,在长期中没有必要区分固定成本和非固定成本。

  确定企业长期最佳规模,必须研究其内部的规模经济问题,即研究企业因规模改变引起的平均成本的变动。

  生产规模扩大在企业内引起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称为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其主要表现是:企业规模扩大后,第一。分工可以更加精细,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牢,降低平均成本;第二,可以减少管理人员在职工总数中所占比例,减少一般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斗:第三,可以购置大型设备,并通过增加班次充分加以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平均成本;第四,可以充分利用副产品或增加产品种类,增加收益,降低平均成本;第五,可以得到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便利,减少流通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生产规模扩大引起成本上升从而收益减少,称为企业的内部规模不经济。其主要表现是:企业规模扩大后,第一,有可能造成管理不便,使生产效率下降,成本上升;第二,企业内的组织成本增加,如需要增设管理机构,增加内部通讯联系费用和管理费用,从而使成本上升;第三,人员增加,人际关系复杂,瞎擦增多,有可能使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第四,需要增设或扩大供销机构,可能引起流通费用增加。

  企业长期生产规模变动时,内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不经济是同时发生的。如果内部规模经济大于内部规模不经济,那么扩大规模是合理的,因为这种变动会使平均成本下降;反之亦然。对企业来说,最佳的选择是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将规模扩大到使平均成本达到其最低点。

  除了平均成本之外,企业在决定长期规模时.还要考虑市场对其产品的长期需求状况。在长期中,一个慎重的企业要在对未来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后,才能确定其发展规模。

企业生产行为的作用[3]

  企业生产行为的作用指企业生产行为在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生产行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
  (2)通过生产行为,实现企业经营决策和生产计划规定的生产目标和任务;
  (3)通过生产行为,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

企业生产行为合理化[3]

  所谓合理的生产行为,应是对生产信号,包括价格变动和生产计划指令,作出迅速反应,并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优化的要素配置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要实现企业生产行为合理化,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实现按需生产;
  (2)实现均衡生产
  (3)实现有效生产;
  (4)实现安全生产
  (5)实现文明生产

参考文献

  1. 罗润东主编.政治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6.
  2. 李汉君.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
  3. 3.0 3.1 陈永忠.经济新学科大辞典.三环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企业生产行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