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中国化研究。中国化心理学研究是指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现成概念、方法和理论,而是脚踏实地地考察我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历史和其它相关背景,创造性地进行概念分析、方法设计和理论构建,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的规律可以应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个词

人格

  日常生活里我们所说的人格包含了许多含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与伦理、道德相对)、法律上的指一种资格(与权利义务有关)等等。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能感受到书中作者所刻画的各种人物的心理特征,有的人英勇、有的人懦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觉察到周围人各不相同的特征,有的人勤奋、有的人懒惰。等等,这些心理特征其实都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人格一词的起源(英文personality)自古希腊语persona。persona最初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所戴的面具,与我们京剧中的脸谱类似。而后指演员本人,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关于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比较流行的是: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本质特征。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灵魂心理学属于灵魂医学(SoulMedicine)范畴,灵魂心理学给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禀承的内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灵魂医学认为信使是一切能够表达生物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外界沟通联系并发生相应生物效应的各种生物语言。

人格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和应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

  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美国是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随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新世纪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现在已经进入了人格的时代,可是人格心理学McClelland却说:“人格研究远未成为一门日益积累的科学,而只是众多分散工作的总称;每个人似乎更醉心于提出一个新途径”。这篇文章适合有心理学基础的朋友阅读。Psytopic成员Microwind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提出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心理学本身的学科建设,不一定要纠缠在一起。Psytopic的问题是:百家争鸣与大一统,哪种更利于学科的发展,他们之间是对立关系吗?-psytopic.com

  古今中外对于“人格”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而对“人格心理学”,却有一个保守而似乎统一的定义:“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这个解释看起来毫无新意。因为把“人格”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名词,比如“审美”、比如“影视”,都是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学科”的定义方式。定义的乏力似乎在预示着一些什么。果不其然,连教材都承认“由于人格心理现象本身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使得人格心理学几乎与任何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重叠”、“人格心理学没有专门的研究对象”。人格心理学的特色在哪呢?“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只是涉及到人格现象,而只有人格心理学才是对人格的全面系统与深入的探讨。”

  人格心理学对于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教材更是辛苦地以“原欲”、“文化”、“特质”、“学习”、“人本”、“认知”和“人格”的关系为各章标题,力图在概括的时候还显出一些创新。但,全面不等于系统,罗列出来一堆理论或者范型也并非系统,即使用再新颖再有创意的标题。系统是什么?新华字典中给出的定义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我所查到的其他一些定义如下:“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其实虽然定义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核心:相互联系,有内在关系、内在逻辑的整体。很遗憾的是,似乎“原欲”与“文化”,“学习”与“人本”等等各个要素、各个理论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多,起码并不清晰。相互之间更多只是罗列,看不出太多的关连。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论者提出了更为积极的人格理论。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人本主义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包括自我观念、积极关注、自我和谐和自我实现四个要点。自我观念(selfconcept)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每一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作用于环境事物,产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评价性)经验相一致,就会顺利形成自我观念。否则,自我观念的形成就会遇到困难。

  积极关注(positiveregard)就是个体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如果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越多,他的自我观念将会越来越明确,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自我和谐(selfcongruence)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时的心理现象。反之,自我不和谐包括:直接经验与评价性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改变自我不和谐的方法在于向当事人提供一个和谐环境,对他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促进对自我的积极探索,形成健康和谐的自我观念,发挥其实现自我的潜能。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个体趋向完美、趋向实现、趋向自我的保持与提高的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个体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要具备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客观正确的自我估价、无条件关注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五个心理素质特征。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otf125.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