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沟通障碍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沟通障碍有三种类型:个人沟通障碍、物理沟通障碍和语义沟通障碍。
个人沟通障碍是指由于人的感情、价值观或者不好的倾听习惯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另外还包括人们在受教育程度、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方面的差别引起的沟通障碍。个人沟通障碍在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1]
1 、个人因素。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如个体的修养、气质、态度、情绪、见解、记忆等差别,都会成为在信息过滤传递中不同程度地影响沟通效果。
2 、敬业态度。不同员工在工作沟通中态度会有所不同,一种是认识上的差异,即销售和管理工作中忽视信息的作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另一种是利益观念,有些员工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而不关心组织目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3 、人际关系。有效的信息沟通要以相互信任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向上反映的情况得到重视,向下传达的决策迅速实施。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恰当地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沟通时不带成见地听取意见,在重视调查研究的同时,鼓励下级充分阐明自己见解,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真正沟通。
4 、选择偏差。接收和发送信息都是知觉的一种形式,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是习惯接收部分信息,而摒弃另一部分信息,即知觉的选择性。知觉选择性客观因素如组成信息的各个部分的强度不同,对受讯人的价值大小不同等,都会致使一部分信息容易引人注意而为人接受,另一部分则被忽视。主观因素与知觉选择时的个人心理品质有关,在接受或转述一个信息时,符合自己需要的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很容易听进去,而对自己不利的,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则不容易听进去,凡此种种,则会造成信息歪曲,影响沟通。
个人沟通障碍常常与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关,它很类似于实际的物理距离。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说话方式很反感,就会导致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张三用盛气凌人的语气与李四讲话,李四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很反感,这种反感就导致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几乎所有的沟通中,感情就象是知觉的过滤器,看到的和听到的实际上都是感情上愿意接受的东西,所以沟通实际上是由期望所引导的。另外,人们所沟通的实际上是对客观事实的解释,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如果沟通双方的知觉比较近似,沟通就会更为有效。
解决个人沟通障碍的办法,从组织来讲,就是信息传递机构应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在员工心目中树立牢固的威信;就个人而言,就是要不怀成见。
- ↑ 王宏国.《企业管人要典》[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