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不作为惯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不作为惯性(inaction inertia)

目录

什么是不作为惯性

  不作为惯性是指当人们错过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机会,将会对随后出现的类似机会置之不理,哪怕后来出现的机会比之前的更有吸引力。

  即失去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行为机会,将会导致对随后相同领域内类似机会的不作为。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错失的前一次机会的吸引力大过当前呈现机会的吸引力的情况下,哪怕当前机会仍然具有“正效价”,人们通常都采取不作为。

  当消费者发现自己错过了一个最优机会(如价值2500元的汽车优惠券)后,当接触到次优选择时(如再看到一张价值500元的汽车优惠券),尽管次优选择在当前选择中仍然是最好选择,可是,相比较之前没有接触过最优机会的控制组而言,消费者选择放弃的机率显著增加。

  除了错失以金钱来衡量的最优机会之外,人们在错过其他非金钱机会时也同样会出现这种效应,比如,在距离上,当消费者发现自己忘了注册成为离家5分钟的健身中心的会员时,相对于之前没有错过任何机会的控制组,他们更不愿意注册成为离家30分钟距离的健身中心的会员。 除了不愿意购买错失机会后的产品,还有研究发现, 如果消费者先前错失了一个优惠的折扣,当该品牌的商品调回原价后,消费者更可能转向购买其他的竞争品牌。

  这一现象对于零售业的折扣促销活动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它意味着折扣促销作为一种物质奖励,存在着双刃剑效应:一方面,短期的物质奖励会促使人们即时决策,而另一方面,对错失该种短期奖励的人们而言,反而会使其搁置购买甚至是转向竞争者品牌。

不作为惯性的产生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不作为惯性时,现有研究主要提出了体验后悔、预期后悔和价值贬损等解释机制。

  体验后悔假设认为,如果错失机会与当前机会吸引力之间的差异越大,人们的后悔程度就越高,进而有更强的不作为惯性。

  预期后悔的解释认为,不作为惯性是由于人们希望回避未来可能产生的后悔感。

  价值贬损的解释机制认为,错失的第一次机会会导致个体低估产品的价值,进而导致不作为惯性。

  但是这些假设都无法完全地解释所有的情况,为了减轻这样的惯性,研究者又提出了新的可能并进行验证。

  研究者首先提出了认知焦点的假设,在情境中一共有三个要素:错失的高级机会、目前的次级机会和原始状态。当将次级机会和原始状态比较时会感受到收益,而与高级机会比较时则会感受到损失。将认知焦点集中于损失的人的不作为惯性会更强。

  另外,两个机会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对不作为惯性产生影响。不作为惯性会随着相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高级机会完全不可及时,不作为惯性会消失。

  其次,研究者认为对待情境的不同心理距离也会影响不作为惯性的。替他人做决定的不作为惯性小于为自己做决定。

不作为惯性的案例

案例一

  假如你正在家具市场选购沙发,看到你喜欢的一张沙发正在7折促销。但你才逛了第一家店,觉得后面可能会碰到更好的,所以就没买这张沙发。然而几个星期后,你仍然没找到更好的,所以你又回去找一开始看中的那张沙发。问题来了,现在这张沙发只打9折。你会买它吗?大部分购物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买了这张沙发,就不可避免地为自己先前没买而后悔。而如果他们不买,那么还有希望找到比它更好的。

案例二

  如果已经买了八千多公里的往返机票,却没有报名参加飞行常客奖励计划,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们也不愿意报名了。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说:“我并不常坐飞机,不值得搞这么麻烦。”而如果选择报名,就会后悔自己没有早早报名参加。

案例三

  假如拒绝参加一个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的健身俱乐部之后,我们又回心转意了,却发现报名已经结束。于是我们就会拒绝参加离家20分钟路程的健身俱乐部。我们可以对自己说,自己平时的运动量已经够了,或者就算办了会员卡也不会经常用。而一旦我们选择了距离较远的健身俱乐部,这些理由就不成立了,只留下当初没有下定决心报名的悔恨。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寒曦,陈cc.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不作为惯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奔跑ing (Talk | 贡献) 在 2015年12月23日 11:20 发表

不愿承认或是直面自己的过错,宁愿一错再错地自欺欺人

回复评论
闫雪建闫雪建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6月6日 22:44 发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回复评论
M id 5831b8cf676ca5732bb1192a46a8ecab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10月15日 14:29 发表

面对和接受,或者逃避。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