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三山实验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三山实验(Three Mountain Task Perspective)

目录

什么是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出自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Jean Piaget)之手,是皮亚杰和其助手英海尔德(Inhelder)设计的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化的经典实验,它主要用来探究幼儿的自我中心化情况,研究4-7岁的儿童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是他最经典的四个实验之一。

  实验内容:在桌子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在高低、大小、位置上,三座山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实验时,先让儿童从模型的不同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让他坐在其中一边,将一个布偶娃娃放置在他对面。

  此时实验者要儿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第二个问题是:“布偶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儿对两个问题给出同样的答案,他只会从自身所处的角度看三座山的关系(如两座小山在大山的背后),而不能设身处地从对面娃娃的立场来看问题。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

三山实验的有关争议

  三山实验也不乏批评,批评者认为三山实验难度太高,如果选材更为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那么他们是可以完成的。如在 Helen Borke 于 1975 年报告的一项任务中,背景被设定为一个有小湖、森林、动物、建筑物和人的农庄,而布娃娃被替换为美国著名儿童节目《芝麻街》中的角色 Grover。当研究者把 Grover 放置在农庄各处并询问儿童它能看到什么景象时,即使是三岁的儿童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三山实验的理论意义

  三山实验说明自我中心主义是前运算阶段(2至7岁)幼儿的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幼儿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经常假定其他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情感、反应和看法。

  因此我们在和这个年龄段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他的角度去看问题,用共情的方式加以引导。

  而反对者的实验也是一条重要的启示:当我们认为儿童不具备某些能力的时候,可能只是问题的打开方式不对罢了。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许只需要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三山实验的教育启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刺激的再次加工。于是,当我们听别人说什么,看别人做什么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会从自己的立场来进行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这往往造成了很多的不理解。

  就像我们认为小孩子看到玩具摔坏了后会哭,是因为玩具没法玩了一样(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孩子之所以会哭是因为他们认为玩具也有生命,摔坏了后玩具会疼)。我们常常只是本能地从自己的立场思考,所以要完全转换立场,实则是一件难事。

  当我们真的带着一颗好奇心,观察孩子,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就能够对他们有更好的理解,也就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立场的转变并非容易的事,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各个发展阶段有很好的理解和大量的转换练习。

  但并非完全做不到,转换立场的第一步便是以好奇之眼去学习,愿意充分理解对方现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了解他的思维模式。比如,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特征: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发展两项重要的成就,模仿和客体永存性,通过模仿对外在事物进行最原始的学习,并逐渐知道客体并不因自己的主观感受的改变而改变,比如看不见不代表消失。
  • 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存在三个特征:第一,自我中心,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第二,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第三,不能守恒和难以完成层级分类,不能守恒表现在儿童缺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突破上一阶段的三个特征的局限,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层级分类的能力。
  • 形式运算阶段(12 岁以上)。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形式可以摆脱具体内容进行。也具备了一定的假设一演绎推理的能力。

  除此之外,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艾瑞克森等人均对人一生的成长阶段进行了总结。对他们的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征,从而能够有效地转换到学生的立场。当理论学习和关注个体两方面都做到时,我们便能真正地转换立场,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观念、情绪、期待等。

参考文献

  1. 袁春龙. 带着好奇,贴近童心——皮亚杰理论对班级工作的启发略谈[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P.53-54.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7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三山实验"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