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數商興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數商興農

  數商興農是充分釋放數字技術數據資源對農村商務領域的賦能效應,全面提升農村商務領域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水平,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質量發展,進而支持和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與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工程。

  “數商興農”是根據“商”與“農”互聯互促的經濟規律,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賦能農村商務發展,以涉農商務數字化轉型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數字化和產業振興。從《“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部署來看,“數商興農”行動著眼於改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物流配送農產品電商化,促進產銷銜接,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程的升級。

  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1]

  2022年4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指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快遞進村”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等工程,進一步盤活供銷合作社系統資源,引導社會資源廣泛參與,促進渠道和服務下沉[2]

數商興農的三個階段[3]

  電子商務是我國數字經濟的重要源頭,是數字經濟最活躍、最集中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實踐證明,農村電商是發展數字經濟、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最好的抓手,在十幾年的發展中,我國農村電商發展進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3年至2015年,農村電商發展路徑探索階段。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及電子商務,此後10年國家主要從流通方式、交易方式和平臺建設角度部署農村電商發展。比如,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農村流通設施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在政策和市場推動下,我國農村電商經歷了2003年至2005年起步期、2006年至2009年小規模增長期、2010年至2014年規模化擴散期,2015年農村網路零售額達到3530億元。2015年印發的《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等,為農村電商發展指明方向。

  第二階段,2016年至2020年,農村電商進入規模化專業化發展階段。國家加大對農村電商部署力度,逐步提出更高要求,明確農村電商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健全農村電商服務體系;支持涉農電商載體建設和新模式發展等。2016年以來,農村電子商務在促進農產品上行、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就業創業和增收、改善提升農村風貌等方面成效顯著,成為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商務大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農村網路零售額達1.79萬億元,是2015年的5.1倍,遠高於全國電子商務整體增速。

  第三階段,2021年以後,農村電商發展進入“數商興農”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1年印發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突出電子商務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數字鄉村建設,大力實施“數商興農”行動,加快完善農村電商生態體系。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明確實施“數商興農”工程,這是發展農村電商的新舉措,也是農村電商發展新方向。

提升數商興農的方法[4]

  有效銜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政府與社會資源,堅持公益化與市場化相結合,引導電商企業加強物流配送農產品分揀加工等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能供應鏈,促進數字產品服務在鄉村地區應用。各地要對當地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開展摸底、梳理和研究,加強工作統籌和規劃設計,細化重點需求,通過政策創新,更好發揮市場資源補短板、促融合等方面作用,堅持公平、普惠、合規原則,積極引導電商、物流等企業發展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流通效率和便民服務水平。

  • 提升農產品可電商化水平

  推動電商平臺與地方政府、農產品企業在產銷對接、品牌創建推介等方面深入合作,持續資助可電商化的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打造農產品電商優質品牌,發展訂單農業,助力產業升級。各地要積極落實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要求,組織做好產品推薦、企業培訓等工作;積極開展農產品品牌推介洽談活動,建設地方優質品牌,持續推動農產品上行,帶動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地方民俗、旅游等資源創新融合,豐富鄉村業態

數商興農的發展趨勢[3]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一是農村電商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全國農村網路零售額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年加快2.4%。全國農產品網路零售額4221億元,同比增長2.8%,電子商務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二是農村網民數量持續增加。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頻”。第4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人,其中農村網民規模為2.84億人,占網民整體的27.6%。我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7.6%,較2020年12月份提升1.7個百分點,城鄉互聯網普及率差異縮小0.2個百分點。

  三是農村物流體系更加健全。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1年農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370億件,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超1.85萬億元。通過整合和優化各類物流資源,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已基本形成“兩中心一站點”農村電商物流運營體系。2021年累計改造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212個,村級電商快遞服務站14.8萬個。目前,全國98%的鄉鎮實現品牌快遞直通,80%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快遞直達。

  四是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應用。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越來越多的農民嘗試農產品直播,帶貨規模迅速擴大。《2021快手年度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1至10月份,超4.2億個農產品訂單經由快手直播電商從農村發往全國各地。

數商興農的意義[3]

  一是“數商興農”工程與“快遞進村”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相結合,擴大了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

  二是“數商興農”行動將全面加快農村“新基建”,改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健全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深入發展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貫通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

  三是“數商興農”行動將推動電子商務與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全面促進農業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改造,助力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

  四是“數商興農”行動加快普及短視頻電商、直播電商、小程式社區團購等新興業態,打造農產品網路品牌,催生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產品加工企業與網商經紀人、物流配送隊伍等行業融合發展,帶動電商服務業、鄉村旅游餐飲及民宿等產業發展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數商興農"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