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國有資產保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國有資產保值[1]

  國有資產保值是指在國有資產營運過程中,通過對耗費的國有資產進行及時足額的補償,杜絕國有資產流失,維持規模不變的國有資產簡單再生產

國有資產保值的意義[2]

  只有國有資產保值,才能確保國民經濟長期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我國國民經濟能否做到穩定協調發展,關鍵在國有企業能不能持續穩定發展。而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其占用的國有資產。企業資產經營的好壞,決定企業的發展前途和命運。而資產能否做到保值,又是企業資產經營狀況如何的反映。首先,只有做列國有資產保值,才能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產。這是保證現有生產經營規模的基本要求。如果國有資產得不到保值,就意味著企業吃國家的“老本”,一旦更新周期到來,已提存折舊基金根本保證不了更新的需要,除非國家再投入新的資金,否則因大量的固定資產報廢使企業無法進行簡單再生產。其次,只有保值,才能使企業通過內涵擴大再生產。企業擴大再生產的途徑,一是增加投入,二是通過內部積累。如果單靠負債來完成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企業負擔會大大加重,背的包袱也會越來越大,勢必影響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只有在保值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積累來完成技術改造任務,走內涵為主的擴大再生產的路子,企業才能興旺發達。

  只有國有資產保值,才能保證財政收入的穩定和平衡發展。由於固定資產是從成本中得到足夠的補償,如果補償不足,會使財政收入呈現虛增現象。虛收的一塊必定要通過財政支出預算安排出去,造成企業資本金的減少而影響財政收入的能力,虛收不能長久維持,而支出基數上去了就不好下來,這就給財政的穩定和平衡造成了嚴重的困難。

  只有國有資產保值,才能控制企業過多地負債經營。由於補償不足,折舊基金根本保證不了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需要。而要維持簡單再生產,就無法進行更新改造,這就迫使企業必然通過貸款來完成,使固定資產投資貸款不斷增加。本來可以用折舊基金解決的問題卻解決不了,這樣勢必帶來三個問題:一是擴大了固定資產貸款數額;二是增強了企業的稅前還貸意識;三是給企業要求增加留利的衝動提供了理由。這些問題都會給國家財政收入和國民經濟的良性迴圈發展帶來隱患。

  只有國有資產保值,才能控制消費基金的過速增長。國有資產不能保值,不但使財政虛收,使企業後勁難保,而且還使企業虛增營利,其後果是企業多留利,職工多拿錢,國家受損失。不僅造成了固定資產補償不足,而且增大了消費基金開支,助長了通貨膨脹,使國民經濟出現收入分配,補償無來源的雙重違紀。如果真正做到了國有資產保值,就可以避免出現這些問題,使積累與消費能夠按比例增長。

國有資產保值的作用[3]

  國有資產增值的前提條件,也是保護國有資產所有權不受侵犯和保證財政收入的必要條件.保值要結合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強化企業保護國有資產責任心,健全國有資產保值考核制度,將保值工作落到實處。

國有資產保值的考核指標[3]

  ①折舊基金提足率,用來考核企業是否足額提取折舊基金 (包括大修理基金),以免虛列利潤,侵蝕國有資產固定資金行為發生,計算公式為:

折舊基金提足率=

考核期折舊基金(含大修理基金)實提額

× 100%

考核期折舊基金(含大修理基金)應提額


  ②國有資產基數保值率,計算公式為:

國有資產基數保值率=

(考核期初國有資產基數+考核期留利補充增加的流動資金數)

× 100%

核定的考核期國有資產額


  ③國有資產利潤市現率,計算公式為:

國有資產利潤實現率=

實現的國有資產資金利潤率

× 100%

核定的資金刊潤率


國有資產保值與國有資產增值的聯繫[1]

  國有資產保值與國有資產增值又是兩個相關的概念,二者共存於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之中。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既;是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產品和勞務的產出過程,同時又是由國家投入營運的各項國有資產的耗費過程。從維持簡單再生產的最低限度出發,客觀上需要對以往再生產過程中耗費的國有資產進行足額補償,保證國有資產能夠按照原有規模不斷更新,重覆投入營運,這便是國有資產的保值。此外,按照社會主義再生產過程的內在邏輯,再生產規模要不斷地擴大,社會產品和勞務產出總量要不斷地遞增,與之相適應,就需要有不斷追加的國有資產投入營運。因此,營運中的各項國有資產,不僅要在再生產過程中實現自我保值,而且要實現自我增值,即在進行了必要的補償之餘,還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積累。沒有這種積累,便不可能有國有資產的擴大再生產,整個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也將失去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而這種積累的實現本身,就是國有資產的增值。

  無論是國有資產保值還是國有資產增值,都需要有確定的衡量尺度。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各項國有資產同其他商品一樣,既是一定量的價值,又是一定量的使用價值,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因此,衡量國有資產保值和國有資產增值的尺度,便也相應取得了二重形態,即區分為價值尺度實物尺度兩種形態。就國有資產保值來說,國家預付在再生產過程中的國有資產價值能否足額補償,是衡量國有資產保值的價值尺度;再生產過程中營運的國有資產規模不變的生產能力能否全面重置,是衡量國有資產保值的實物尺度。就國有資產增值來說,則要以預付國有資產價值經過一個再生產過程之後能否有一個增值額存在,作為衡量國有資產增值的價值尺度,是以國有資產的規模能否擴大,國有資產的數量能否增加、國有資產的技術水平能否提高,概括地講,國有資產的綜合生產能力能否增長,來作為衡量國有資產增值的實物尺度。總而言之,在對國有資產保值和國有資產增值狀況進行評價時,必須同時註意價值尺度衡量和實物尺度衡量兩個方面,堅持二者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1.0 1.1 麥履康,李燕.國有資產管理.中國物資出版社,1992年04月.
  2.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政策法規司.企業產權實務全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5年04月.
  3. 3.0 3.1 塞風,趙履寬.財政、稅務專業知識與實務應試指導(中級).企業管理出版社,1995年02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Tracy,寒曦,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有資產保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