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庫存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分散式庫存管理(Distributed Inventory Management)
目錄 |
分散式庫存系統是一個由多個倉庫組成的基於協調中心的庫存系統,各個倉庫在地理位置上可以位於同一個地點,也可以分佈在不同地點,但大多將庫存建立在地區市場附近,便於對市場需求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協調中心根據需求和各倉庫庫存情況,指定相應的倉庫為其供貨。
如模型所示,在分散式庫存系統中,新建立了虛擬協調調撥中心(簡稱協調中心)專門負責協調調撥業務。而各中心庫只負責接受指令然後進行相應操作。該協調中心只是一個基於網路的信息系統,因此是虛擬的。
在該系統下,倉庫不再向企業申請產品,而是改為直接向協調中心申請。當協調中心接到請求,就同時對虛擬中心的信息系統對三個倉庫進行查詢並立刻得到所有倉庫的實時庫存信息。協調中心選擇庫存數量足夠且離該缺貨倉庫最近的倉庫,對其發出調撥指令。
顯然,基於信息系統的分散式庫存系統解決了實時性問題,進而將分散式的庫存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原系統只能以單個倉庫為單位進行局部優化,而新系統可以在整體範圍內進行全局優化。由於分散式系統是用一個虛擬配送中心——協調中心,來代替集中式庫存系統中配送中心的決策規劃功能,在這個系統中物流和信息流是分開的,決策和作業也是分開的,所以尋找到一些科學的決策規劃工具是系統高效運轉的保障。
(1)市場反應較快
分散式的庫存管理方法大多是將庫存建立在消費市場附近,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地對市場需求及消費者的喜好做出反應,給企業的生產決策提供較有價值的信息,減少牛鞭效益對需求信息造成的扭曲。
(2)庫存成本降低
採用分散式庫存管理策略,不要求所有倉庫的庫存均在安全庫存以上,只要總庫存量保存在系統的安全庫存以上,允許個別倉庫的庫存量降至訂貨點,從而減少訂貨次數。這種策略能有效的降低庫存的保持成本和訂貨成本,以及因訂貨引起的採購費用等成本,從而使整個庫存系統管理成本降低。
(3)供應鏈整體優化
採用分散式庫存管理策略,由於各倉庫之間可在虛擬協調中心的協調控制下進行調撥,能降低供應商與生產商之間的協調及配送成本;同時由於分散式庫存系統的倉庫大多靠近市場,向分銷商配送的成本也會相應降低,從而能夠使整個供應鏈的配送成本降低,達到多級優化的效果。
(1)控制管理難度提高
由於分散式庫存系統基於虛擬的協調中心,協調中心需要複雜做出何時聯合訂貨、訂貨量大小以及何時進行倉庫間的調撥、如何調撥等決策,在整個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協調中心的作用一旦不能正常發揮,可能導致部分倉庫斷貨,降低商品的可得性,造成成本反而升高的局面。
(2)信息共用依賴程度高
系統中的協調中心是虛擬存在的,需要先進的信息網路將各個庫存點連接在一起,且各種協調的決策基於各庫存點的即時信息。只要各分散式的庫存具有高度的信息共用程度時才能做出正確決策。另外,實施信息系統的總體投入費用較高。
(3)不能體現規模經濟
分散式庫存系統的倉庫若建立在不同的地點,庫存較分散,各個倉庫的庫存量有限,不能形成較好的規模經濟。
一.確定供需管理協調機制
在整個系統建立之初,首先要確定的是供應商與企業的供需管理協調機制。確定諸如企業應該向哪些供應商訂貨,訂貨的種類、批次等前提信息。供需雙方要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標。為此,要理解供需雙方在市場目標的共同之處和衝突點,通過協商形成共同的目標,如用戶滿意度、利潤的共同增長點和風險的減少等。
儘可能與供應商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戰略合作關係能夠降低供應鏈總成本、降低供應鏈上的庫存水平、增強信息共用水平、改善相互之間的交流、保持戰略伙伴相互之間操作的一貫性、產生更大的競爭優勢,以實現供應鏈節點企業的財務狀況、質量、產量、交貨、用戶滿意度以及業績的改善和提高。顯然,供應鏈企業間的戰略合作關係的建立是為了保證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二.倉儲規劃
(1)倉庫選址:物流市場競爭的加劇要求企業經營者不斷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以加強企業競爭力。倉庫選址作為物流企業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的戰略決策,需要企業決策者綜合考慮地理條件、顧客、管理等因素後迅速做出判斷。分散式庫存系統由於在某些條件下需要彼此之間相互調撥,其倉庫的選址更決定的調撥的運輸成本已經響應時間,因此是一項重要且複雜的任務。根據Edn Hoover提出的傳統的分類方法,倉庫選址可劃分為以市場定位,以製造定位或中間定位等。
(2)以市場定位的倉庫:以市場定位的倉庫定位於接近主要的需求市場,可獲得最大的長距離的從供應商到倉庫的集中運輸,而向 客戶的第二程運輸則相對較短。該類倉庫通常用來作為從不同源地和不同供應商那裡獲取商品並集中裝配商品的地點。倉庫位於鄰近被服務的市場,可以以最低成本方法迅速補充庫存。
(3)以製造定位的倉庫:以製造定位的倉庫通常坐落在鄰近生產工廠,以作為裝配與集運被生產的物件的地點。這些倉庫存在的基本原因是便於向客戶運輸各類產品。該類倉庫的優點在於它能跨越一個類別的全部產品而提供卓越的服務。如果一個製造商能夠以單一的訂貨單集運的費率將所有交售的商品結合在一起。就能產生競爭差別優勢。
(4)中間定位倉庫:坐落在客戶與製造廠之間的倉庫是“中間定位”倉庫,這些倉庫與“以製造定位”的倉庫相似,為廣泛的庫存品種提供集運,從而減少物流成本。為了實現競爭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公司面臨著地區化生產的需要。當兩個或更多工廠的產品被賣給一個客戶時,最小總成本的物流解決辦法可能是一個中間的集運及分類倉庫。
總之,倉庫選址需要根據企業的狀況以及所生產產品的情況等進行科學的遠瞻規劃,採用合適的決策方法,選擇具有合理的租賃成本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的地點。
倉庫規模和數量由其所服務的市場區域的地理面積的大小、被要求的送貨的速度、平均訂貨多少,以及每個單位當地發送的成本等決定。在確定倉庫的規模大小和數量之前,應該先對當地的消費市場進行分析,預測需求量等信息,還要對倉庫用地價格或倉庫租金、當地運輸情況等進行分析,以做出最終的綜合決策。
三.構建信息溝通網路
對信息共用依賴程度高是分散式庫存的特色之一,為了保證整個系統的的一致性和穩定性,減少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需求信息扭曲,需要實現各庫存對需求信息獲得的及時性和透明性。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構建良好的信息溝通網路,成立虛擬協調中心,對庫存狀況聯合監管,充分利用Intemet,EDI等手段,使庫存各方能夠通暢的溝通。
1.優化控制
虛擬協調中心擔負著協調各個倉庫的角色,起著協調器的作用。包括庫存如何在多個倉庫之間調節和分配,庫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庫存水平、安全庫存的確定,需求的預測等。
2.基於成本的優化控制
供應鏈的庫存成本結構包括:維持庫存費用(Hold—ing Cost)、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缺貨損失成本(Shortage Cost)。總庫存成本為三者庫存成本之和。分散式庫存控制的目標就是優化總庫存成本,使其達到最小。分散式的庫存系統中,既有上述基本的庫存成本,又有各倉庫之間互相調撥所產生的調撥成本。基於成本優化的控制策略需要綜合包括調撥成本在內的各項成本,使其達到整體優化。而要取得整體的供應鏈優化效果,既要保證供應鏈的信息共用,又要保證供應鏈的協調配合。
3.基於時間的優化控制
目前,在相當的範圍內,市場競爭已從傳統的、簡單的成本優先的競爭模式轉為時間優先的競爭模式。這就是敏捷製造的思想。因此,庫存優化不能簡單地僅優化成本。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庫存優化還應該考慮對時間的優化,比如庫存周轉率的優化、供應提前期的優化、平均上市時間的優化等。庫存時間過長對於產品的競爭力不利,縮短庫存時間,既有利於減少庫存,又有利於控制庫存。因此,分散式庫存系統應從提高用戶響應速度的角度,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庫存管理水平。
現有的對分散式庫存管理和協調的研究更多地從理論和模型層次探討各種優化控制方法,而從實際運作角度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需要特別註意以下幾個步驟:確定供需管理協調機制、倉儲規劃、構建信息溝通網路、庫存優化控制、建立利益協調機制、整合第三方物流。流程的幾個方面屬於漸進的關係,只有前面的步驟實現後才能保證後面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這幾個步驟的實現要求現有的庫存管理協調研究除在理論和模型層次上研究之外,更需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才能構建較為完善的分散式庫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