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產後抑鬱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目錄

什麼是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DD)是指產婦分娩後出現的抑鬱癥狀,是產褥期精神綜合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在產後6周內第一次發病,表現為抑鬱、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惹、煩躁,重者出現幻覺或自殺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精神紊亂[1]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對該病認識的提高,其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產婦及嬰兒的身心健康。由於產婦抑鬱症是一種非精神病性的抑鬱綜合症,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因此及時發現產婦抑鬱症併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至關重要。

產後抑鬱症的類型

  產後抑鬱症有多種形式,瞭解不同的類型可以幫助你確定你或你愛的人在懷孕後是否需要額外的支持。

  有可能出現不止一組與產後抑鬱症相關的癥狀,特別是如果你在分娩時經歷了創傷或有這種疾病的遺傳傾向。

  • 圍產期抑鬱症:許多人認為產後抑鬱症只發生在出生後。然而,大約33%的PPD患者會在懷孕期間出現癥狀[2]。懷孕期間的情緒發作被稱為圍產期抑鬱症。
  • 產後焦慮:標誌是焦慮或恐慌發作,產後焦慮表現為嚴重、強烈的焦慮苦惱。它可能包括對嬰兒身上發生的事情的恐懼,有時還包括你會傷害你的嬰兒或你自己的侵擾性的、令人苦惱的想法。
  • 產後抑鬱症:分娩後的抑鬱發作;這可能是產後抑鬱症最常被討論的形式。
  • 產後創傷: 在最好的情況下,分娩對身心都有壓力,但有些人在分娩過程中經歷了創傷,並因此出現了創傷後應激癥狀,包括閃回、過度警覺和與分娩創傷有關的侵入性想法

產後抑鬱症的癥狀

  產後抑鬱症的患者會出現“三低”癥狀:

  • 悶悶不樂;
  • 興趣減退;
  • 精力不足。

  同時,可能伴有焦慮緊張,失眠、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精神病性癥狀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或傷嬰的傾向。

典型癥狀[3]

  多數患者在產後4周內出現抑鬱情緒,主要癥狀包括: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喪失、精力疲乏。

  情緒低落

  患者會長時間感到心情壓抑,悶悶不樂,開心不起來,可能會無緣無故地哭泣,典型患者在早晨情緒低落的表現會更為嚴重,到下午或晚間可有所減輕。

  興趣和愉快感喪失

患者對以前熱衷的活動失去興趣,也無法從周圍的事物和日常生活中獲得愉快的感覺,也無法體驗照顧嬰兒的幸福感。

  精力疲乏

  患者常會感到疲憊感,覺得做什麼事情都很困難,疲乏無力,難以照顧嬰兒,即使經過休息或睡眠也無法恢復精力或體力。

伴隨癥狀

  焦慮

  患者通常會感到焦慮、心煩,也會因此而脾氣暴躁,對伴侶或嬰兒缺少耐心。

  註意力不集中

  患者往往難以集中註意力做事情,如照顧孩子、給孩子喂奶、看電視等。

  自我評價自信降低

  患者對自我的評價降低,失去自信,感覺什麼事都做不好,處處不如他人、連照顧孩子都覺得照顧不好。。

  自罪觀念和無價值

  患者常因自己增加了家庭負擔,又沒有照顧好孩子而感到內疚,也常常會因為其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所以有什麼問題都會覺得是自己的錯,甚至認為自己有罪。

  自殺或傷嬰的觀念或行為

  有些患者會出現傷害嬰兒的強迫觀念,因擔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以至傷害孩子,從而避免與孩子接觸;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自傷、自殺以及傷嬰的行為,他們往往在殺害他人後再自殺,殺害對象通常是自己的孩子,這種行為被稱為擴大性自殺。

  精神病性癥狀

  嚴重產後抑鬱患者可以出現命令性幻聽、自罪妄想,進而出現自傷、自殺等行為。

  睡眠障礙

  患者常常會伴有睡眠問題,躺床半小時仍很難入睡、早醒或者睡眠時間淺。

  食欲及體重下降

  多數患者通常沒有胃口,即使以前喜歡吃的飯菜,也勾不起食欲,有些體重明顯下降。

  性欲下降

  患者會出現性欲的減退甚至完全喪失,即使有性行為,也無法從中體驗到快感。

其它軀體癥狀

  有些患者可能有頭痛、胃部燒灼感、腸胃脹氣、噁心、口乾、腰背痛、便秘等表現。

產後抑鬱症產生原因

  多達15%的母親患有產後抑鬱症。儘管有些母親產後發病的所有原因沮喪其他的還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已經確定了幾個風險因素

  產後抑鬱症的社會心理風險因素包括:

孕期抑鬱和焦慮 懷孕期間的壓力生活事件 社會支持差 關係衝突收入 移民身份 年輕的母親年齡 低合作伙伴支持

  產後抑鬱症可能與對激素波動的敏感性有關。以前患有這種疾病的女性在生下另一個孩子後更有可能再次經歷這種情況。

  懷孕期間和分娩後激素水平的正常波動會導致睡眠模式的變化。這些睡眠中斷會導致產後抑鬱症的發作。一項研究發現,分娩後的前三個月難以入睡可能是一個風險因素。

  生理因素

  婦女從懷孕至分娩,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很大。有學者認為產後抑鬱的發生可能與雌激素,孕激素的變化相關,產婦本人的健康狀況對孕期產生抑鬱情緒也有很大影響。

  心理因素

  妊娠、分娩伴隨著一系列的軀體和心理變化,雖然大多數孕產婦適應良好,但也有個別孕產婦出現適應不良。有些產婦對母親角色缺乏認同,初為人母的角色改變,使其面臨自身康復和育嬰兩大問題,對自己的母親角色產生衝突和適應不良,無法剋服做母親和工作的壓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於面臨的社會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考慮問題多,情緒較複雜,易發生抑鬱。加之由於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束縛,生女孩的產婦心理壓力、心理負擔更大。

  家庭社會因素

  對於產婦而言,最強大的社會支持來源於其丈夫。有調查表明婚姻滿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產婦更易患抑鬱症。部分產婦由於分娩,可能失去勞動就業的機會,減少了家庭經濟的來源而導致經濟上的壓力加重,常常造成產婦的抑鬱。

  產科因素[4]

  分娩對女性來說是一種忐忑不安的體驗。雖然產科設備不斷完善,技術不斷提高,但產婦對分娩方式、對分娩疼痛感到恐懼,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等一系列機體變化,影響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導致難產,進一步加重焦慮、不安情緒,誘發產後抑鬱的產生。

產後抑鬱症的治療方法

提前干預[5]

  保健健康教育

  日本曾有學者報道,產前健康教育可使產婦抑鬱症的發生率下降。幫助孕婦瞭解有關妊娠、胎兒宮內生長髮育等知識,進行優生優育的教育以及產後保健、育嬰知識的宣教,指導孕婦合理的營養和活動鍛煉。對有併發症的孕婦應積極幫助其調整心態,使其樹立信心,消除緊張與恐懼心理

  心理情感支持

  鼓勵並幫助孕婦進食、進水,保持足夠的營養和能量,用親切、友善的語言指導產婦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完成分娩,使她們處於良好的身心適應狀態,減少分娩方式及產時併發症給產婦帶來的心理負擔,嚴格掌握剖宮產措施,積極處理孕期異常情況,儘量清除不良的軀體和精神刺激。分娩時可根據產婦需求安排丈夫在場,以減少產婦的恐懼和不安。護理人員應註意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以親切友善的語言,使產婦感到溫暖和支持。

  舒適的環境

  給產婦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可以使產婦心情舒暢。此外,產婦經歷陣痛,分娩,體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產後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在護理過程中,護士儘量集中進行所有的治療操作,動作輕柔,減少不必要打擾,避免談論刺激產婦情緒的話題。同時,適時進行心理咨詢,指導產婦進行產後康復訓練,增加產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幫助進入角色

  向產婦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及時進行母乳喂養的指導,教會她們護理孩子的一般知識技能,與她們進行情感交流,主動關心她們,鼓勵她們,併發揮哺乳母親間的相互交流和鼓勵的效應。

  良好的氛圍

  解放軍國防大學醫院抑鬱症專家提醒,丈夫應主動協調好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儘可能多陪伴在產婦身邊。家庭、社會及其他有關人員應除在生活上關心、體貼產婦外,還要耐心傾聽其傾訴,使其從心理上樹立信心,消除苦悶心境,感到自己在社會中、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指導產婦註意調整心態,正確對待和處理產褥期間工作生活的各種變化,及早融入社會生活中。

治療方式

  產後抑鬱症的治療原則仍遵循抑鬱症治療的原則,主要方法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康復治療,總體原則為總體治療、綜合治療、全程治療、個體化治療,以及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治療。

  但必須考慮到患者產後的代謝改變、乳汁對嬰兒影響、治療對患者自我認知及能力改變等一系列因素。

  一般治療

  • 輕度抑鬱發作的患者可以首選心理治療,但在期間仍需堅持複診和評估,如果經心理治療癥狀無改善,則要考慮藥物治療;
  • 中度以上的抑鬱發作需選擇藥物治療或藥物聯合心理治療;
  • 若病情嚴重,並伴有精神病性癥狀、影響正常生活或出現自殺及傷害嬰兒的傾向時,則需前往精神專科醫院進行治療,必要時進行住院治療。

  產後抑鬱症很容易複發,因此目前倡導全病程治療,分為8~12周的急性期治療、4~9個月的鞏固期治療和維持期治療。

  首次產後抑鬱症發作的患者,維持期治療應持續6~8個月;2次發作患者,維持期治療至少2~3年;發作3次及以上者則需要長期維持治療。

  藥物治療[6]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藥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均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種精神藥物可以用於哺乳期。原則上儘量避免在哺乳期用藥,若必須在哺乳期用藥,應採取最小有效劑量,以使嬰兒接觸的藥量最小,而且加量的速度要慢。

  •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s)是產後抑鬱症患者的首選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一定要在醫囑下謹慎使用!

  • 其他藥物

  患者常伴有焦慮、失眠、食欲紊亂的情況,為解決這些問題也會服用抗焦慮藥和鎮靜催眠藥物、抗精神病藥、情感穩定劑等。

  當產後抑鬱患者需要抗精神病藥或情感穩定劑的治療,往往提示患者的病情較重,很難維持對嬰兒的正常哺乳,故不推薦此類產婦進行母乳喂養。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旨在幫助患者做好生活方式和心理的調適,同時指導丈夫、父母等家庭成員學習有效的溝通方式,為患者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其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懷照顧,以減少刺激產婦情緒行為

  心理治療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通過傾聽、安慰、指導和鼓勵等方式,引導患者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問題,抒發壓抑的心情,同時進行疾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自身疾病,從而積極的配合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通過提問、想象角色扮演等技術,幫助患者認識並矯正自身的錯誤信念,從而緩解情緒低落、悲傷、絕望等情感癥狀、改善應對不良情緒的能力,並可減少抑鬱症的複發。

  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癥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其他治療

  如果患者有強烈的自殺及傷害嬰兒傾向時,可根據醫生建議選擇物理治療,常用的方法為改良電抽搐治療(MECT)及經顱磁刺激(TMS),應充分向患者及家屬告知物理治療的利弊。

疏導方式

  剛分娩的產婦,因為角色的轉變,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不加以疏導,時間一長會就會患心理障礙疾病,最後會演變為產後抑鬱症。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治療產後抑鬱症的,從生活中幾點可以治療產後抑鬱症呢[7]

  • 學會發泄:許多研究都表明如果媽媽比較平靜的話新生嬰兒會生長得比較好。新媽媽如果每天能夠花十五分鐘來放鬆,無論是通過深呼吸、冥想還是泡澡等方法,都有助於媽媽緩解壓力,同時也能有助於成為一個脾氣更好的媽媽,增進親子關係。
  • 爭取更多睡眠:許多人都會聽過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媽媽也要爭取睡眠的建議,但實際上很多媽媽都沒有採取這條建議,因為他們可能會利用寶寶小睡這段時間去做其它的事情。而事實上如果媽媽能夠補充失去的睡眠的話,她們感到抑鬱的機會則會減低。你可能需要朋友、家人甚至雇請幫手來幫助你達到補充睡眠的目的。
  • 運動:研究發現在分娩前後都進行運動的話,媽媽們的心理素質會更好,同時也能夠增加媽媽跟外界的接觸。你可以飯後散散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還能夠讓你精神更充足。但一定要註意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一些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因為高強度的運動可能會引起血流量的增多,可能反而會引起反效果
  • 不要期望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如果你擔心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的話,大可以放心,因為很多媽媽都會有相同的想法。許多媽媽會因為沒有做好所有的事情而感到十分失望,覺得自己沒有別的媽媽做得好,從而強迫給自己一些不實際的期待。你的正確態度不是去成為一個完美的媽媽,而是一個快樂的媽媽。
  • 面對你的恐懼:你可以坐下來跟丈夫好好地談談,列出你們關於成為父母後最恐懼的三件事,這些都能夠表現出你的擔憂,例如你擔心你們不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過二人世界或者擔心哺乳方面有問題等等,及時找出解決的方法,儘快解決你的擔憂。
  • 更加靈活:成為媽媽之後你要做的事情會有很多,可能很多的事情都不能夠在你的計劃表裡面完成,與其抱怨時間是多麼的不足以來做你想做的事,倒不如享受這種不可預料性,享受生活的不同挑戰。

產後抑鬱症常見誤區

  • 誤區一:產後抑鬱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新媽媽都會感到疲憊和抑鬱

  正解:新媽媽經常會感到疲勞和力不從心。她們或許會經歷一段叫做“寶寶綜合症”的心路歷程。有這種綜合症的婦女會感到疲累,沒有精力。但是,產後抑鬱症是一種情感更強烈的,持續時間更長的心理障礙。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或許會不想和自己的寶寶玩耍。她或許會感到難以集中精神,不能給寶寶足夠的溫暖和愛護。她會因此而感到內疚。

  • 誤區二:如果你在分娩之後,沒有立即患上產後抑鬱症,那麼,你就不會再患上它了。

  正解:產後抑鬱症會在分娩後的1年內隨時發作。

  • 誤區三:產後抑鬱會不藥而愈。

  正解:“寶寶綜合症”會大概持續4個星期,並自自動痊愈。但產後抑鬱和其他疾病一樣,不經過治療幾乎是不能痊愈的。但好消息是,有很多辦法能治愈這個病。

  • 誤區四:患有產後抑鬱的女性都會有虐兒傾向。

  正解:產後抑鬱跟產後精神病不同。產後精神病患者會對生命造成威脅,她們可能會自虐,或者虐兒。如果你感到有這種心理傾向,那麼就立刻向家人和醫生尋求幫助。

  • 誤區五:產後抑鬱症患者都會看起來很抑鬱,停止照顧自己。

  正解:你不能單從一個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產後抑鬱症的患者。產後抑鬱症的患者或許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她會努力使自己看起來很光鮮,並努力地化好妝之類的。通過對外表做修飾來轉移她內心的痛苦。

  • 誤區六:有產後抑鬱的媽媽都不會是好媽媽。

  正解:產後抑鬱不會是任何女性變成失職的媽媽。

  • 誤區七一定是做錯了什麼事,才會患上產後抑鬱。

  正解:患上產後抑鬱症,不是任何人的錯。沒有什麼能預防患上這種抑鬱症。

  • 誤區八:補足睡眠,就能從產後抑鬱中康復。

  正解:儘管補充睡眠對產後抑鬱的患者來說很重要,但是,單單睡眠不能治愈產後抑鬱。

  • 誤區九:當婦女進入哺乳期時,她們不能服用抗抑鬱藥

  正解:調查發現,孩子從母乳中吃到抗抑鬱藥的可能性很少。當產後抑鬱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鬱藥的時候,她的醫生會小心翼翼選擇最能幫助她的藥,同時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的藥。

  • 誤區十:孕婦或者曾經有分娩經驗的婦女不會感到抑鬱。

  正解:懷孕或者有分娩經驗並不能保證婦女不會患上抑鬱。換而言之,懷孕不會幫助婦女抵抗抑鬱,而事實上,正在懷孕的婦女更可能會感到壓抑。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郝偉,陸林.精神病學(第8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16-118
  2. Fisher SD, Wisner KL, Clark CT, Sit DK, Luther JF, Wisniewski 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nset timing, symptoms, and severity of depression identified in the postpartum period. J Affect Disord. 2016;203:111-120
  3. 陸林.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
  4. 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第9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3,36
  5. 產後抑鬱防治指南撰寫專家組. 產後抑鬱症防治指南的專家共識(基於產科和社區醫生). 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 2014,15(6). 572-575
  6.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內科學(第9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64
  7. 李凌江,馬辛.中國抑鬱障礙防治指南(第2版)[M].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45-9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後抑鬱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