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旅游新业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旅游新业态

  旅游新业态是指旅游围绕市场的发展和消费需求,与其他行业不断融合创造而产生的新的旅游产品及消费运营形式。

旅游新业态的类型[1]

  旅游新业态主要包括新的旅游组织形态、新的旅游产品形态、新的旅游经营形态三大类型。

  1.新的旅游组织形态,是旅游市场中涌现出的新的组织形式。一是产业间融合出现的业务融合型新组织形态,如会展旅游集团、景观房产企业、旅游装备制造业等。二是网络技术与旅游融合形成的新组织形态,如携程、e龙等在线旅游运营商。三是新开发的特色组织形态,如家庭旅馆、主体餐厅等。四是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的新组织形态,如如家连锁酒店、中国民俗酒店联盟等旅游联合体;五是多类型企业合作发展的新组织形态,如旅游产业园、旅游产业集群等。

  2.新的旅游产品形态,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来的新的旅游产品。一是与交通工具结合形成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自驾车旅游、高铁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自行车旅游、太空旅游等;二是与特色旅游资源结合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温泉旅游影视旅游高尔夫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赏花游等;三是针对细分市场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夕阳红旅游、夏令营旅游等;四是出行目的引发的新旅游产品形态,如纯玩团、探险旅游养生旅游教育旅游乐活旅游等。

  3.新的旅游经营形态,是企业销售旅游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新经营形式。一是多类型企业形成的联合经营形态,峨眉山景点与旅行社形成的“峨眉山旅游专卖店”,酒店和航空公司的联合营销等。二是网络技术在经营中的应用形成的新经营形态,“网络营销”等。三是出现的新型营销途径和方式,如广西的旅游大篷车、发放旅游消费券等。

旅游新业态形成的动力机制[2]

  1.市场需求变化对新业态形成的拉力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2007年国家假日制度的调整,形成的“两大五小”的新的黄金周模式,更加迎合和刺激了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者涵盖了不同层次的人群。由于旅游者层次的广泛性,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一样的,同时旅游者的需求也是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进入21世纪,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又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特点。首先,人们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不断追求刺激、新颖的旅游经历。旅游市场提供的传统型的观光游览旅游产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所有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了,因此许多注重旅游者体验和参与的旅游新业态应用而生,如一些娱乐性的主题公园、探险旅游等。其次,现代社会的城市生活、工作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城市空问也逐渐拥挤起来,使得很多城市人迫切的想脱离这个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回归自然,体验本色,放松身心。于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又滋生出了另一些旅游新业态,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最后,旅游大众化带来的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应的就产生了不同消费档次的需求。有追求高档、追求奢华、彰显身份的贵族式旅游者,也有工薪阶层的中档消费者,还有消费水平较低或经济上不能独立的农民和学生群体。为适应和满足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旅游市场出现了相适应的旅游新型业态,如主题酒店度假酒店自助游等。

  2.市场竞争对新业态形成的推力

  市场竞争是产品更新换代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第一,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显著。由于很多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共性,产品同质化较明显,产品之间必然产生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产品经营者必然要在掌握市场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改造,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如安徽皖南的猪栏酒吧,就是由古民居演变而来的一种新业态。“猪栏”是由一对艺术家夫妇在西递买下古民居而建成的一个特色旅店,这个旅游新型旅游产品的优势就在于将徽派建筑的特点完全呈现出来,从而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其次,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每一产品都经历着从起步一发展一成熟一衰退一消亡的过程。旅游产品亦不例外。因此,旅游经营者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开发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保持企业自身市场份额市场地位,避免原有旅游产品消亡退出市场后,被其他的新产品占领市场。这些因素都推动了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许多旅游新型业态也就应运而生了。

  3.科技进步是新业态形成的有力保障因素

  科技革命是继产业革命后的又一震撼性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创造和应用,是促进旅游新业态形成的又一关键因素。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旅游业的两大网络运营商携程和e龙。还有一些未普及或是在酝酿的新业态也是值得期待的,如互联网技术与旅游结合所形成的在线旅游,声光电技术在各类科技馆的大量应用形成了科普旅游,载人航天技术与旅游结合形成太空旅游等。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都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对经济运行和旅游运营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和变革是新型旅游业态产生的有力保障因素。

  4.产业链延伸和相关产业渗透是新业态形成的辅助动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一方面,它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旅游产业链出现了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横向一体化主要采取的是推行连锁经营特许经营,扩大同业的市场覆盖面,形成市场网络,组织更加广泛的客源,保证企业经营效益。纵向一体化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以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在“食、住、行、游、购、娱”各行业全面拓展业务,使得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在产业链向上向下无限延伸。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服务能力获利能力经营能力,同时也催生出了新型的旅游业态。如具有综合业务的旅游集团公司以及全国连锁酒店等。另一方面,它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应显著。现代旅游业更是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因此,其他相关产业为了寻求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主动积极的向旅游业渗透,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如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形成的农业旅游,工业与旅游业结合产生的工业旅游,青岛啤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关产业寻求与旅游业的结合,向旅游业渗透,这一做法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企业自身能够取得更好的品牌宣传和扩散效应,旅游者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是一群非正式但却十分有力的营销员。他们自身的消费经历及消费评价是一张无形的广告单,营销面广泛,营销效果显著。所以这一类型的旅游业态是旅游市场上最常见的。

  5.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了新业态的形成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经历了最初的萌芽期到发展期再到成熟期。为了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重要背景条件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深刻改革:在产业功能上,旅游业的服务性功能进一步深化,生产性功能更加凸显;产业特征上,旅游产业从初级形态逐渐向高级形态转变,产业内部分化和产业外部融合趋势加强;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组织结构更加的优化合理;在动力机制上,由内生性发展转向内生性和外生性并举,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双力共同作用于市场;在发展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合作型迈进,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这些变化都要求旅游业必须在原来的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从而也就加速了旅游新型业态的大量涌现,并将不断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综合以上分析,可绘制出旅游新业态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构图,见图1。

Image:旅游新业态的动力机制.png

参考文献

  1. 郭峦.旅游新业态的演进规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7
  2. 汪燕,李东和.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旅游新业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