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架構師技能評估模型與成長歷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對於IT行業從業者, 尤其是工作5 ~ 10年的同仁們, 可能或多或少都經歷以下典型困惑:
- 這東西技術能實現嗎, 你那架構圖沒什麼指導意義,還是讓我直接來吧
- 軟體/工具更新真快哦,我哪趕得上節奏啊
- 人都說我做架構師,就畫了兩三張皮,怎麼會這樣呢…
- 這個軟體包/平臺是個黑盒子,我哪知道裡面是什麼東西,人家集成商說不能改,我怎麼壓啊…
- 離技術開發越來越遠了,心裡真不踏實,還能做架構嗎,不會被潮流淘汰吧…
- 這東西最後都是合作伙伴/下包商開發,費那麼多勁做那麼多設計幹嘛啊,讓他們做吧
- 讓我制定質量標準,這活難啊,怎麼定啊,各家都有各家的路子與方法
- 高起點, 統籌規劃, 要讓科技成為我行的核心競爭力,啊? 怎麼辦呢?
不管您深處在IT咨詢公司、IT集成商、軟體廠商、甲方的科技/信息部門,由於國內IT行業的競爭壓力與大家爭先恐後地努力向“上”走, 那麼就形成了外在因素驅動身在行業其中的您必須也得向上走, 在國內如果從業4 ~ 5年,如果一直還是個程式員,很多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怪物”了, 這有可能是行業的一個特點吧 ...... 既然是向上走, 無分兩條道路:管理條線、技術條線,這很多公司/單位中,其實這兩個職業發展條線其實在某些環節是合在一起的,這裡我就從不同的幾個角度分享些IT架構師的幾個職責/角色的定義:
1) 從輸入/輸出的角度來看:"整合創新、價值創造、左右腦平衡利用"
2) 從項目的角度來看:"一個甘願為項目團隊搭檯子的人"
3) 從組織的角度來看:"從內容/內涵角度確保項目質量的中堅骨幹"
關於簡化技能等級評估:
1) Know what (知道是什麼)
通常是指導術語層面的簡單定義,以及該項事務發展的簡單歸類,基本用途,但並沒有真正經歷過,沒有直接經歷方面的經驗。
2) Know How (自己知道怎麼做)
指至少經過一遍以上的(項目)經驗,已經掌握該項事務的基本執行層面的業務流程、架構設計、技術實現等方面的內容。
3) Know Why(知道為什麼, 對業務有什麼樣的發展和促進)
通常是經過若幹項目實施後,真正在思考為什麼這個企業需要這個東西(如XXX管理系統/管理工具),才開始從價值鏈層級審視自己原來做過的事情,並開始慢慢領悟其中的奧秘,通常在這個事情,會經歷個人的思維轉型(From Technical View to Business View),通常在這個事情,可能會從事咨詢相關的工作。
4) Play Key Instructor / Mentor for others
能夠將自己的經驗、方法沉澱下來,並分享與引導別人...
5) Perfect
武學上的化境,通常是很難達到的,或則說這一層級無法用語言清晰定義
gbs的兄弟share的文章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