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高地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高地效應(high place phenomehon)

目錄

什麼是高地效應

  高地效應是一種大腦的過度保護現象。由弗洛里達州立大學的Jennifer Hames提出,他指出:當靠近高崖時,你的生存本能開始起作用:你把自己推開。這時在你大腦中央處理意圖的那部分可能就會認為一定有什麼東西在推著你,或者你真的想要跳下去。但這時你的平衡和運動系統卻認為,沒什麼在推你,你也不會掉下去。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看到別人坐在懸崖上,會產生一種把他們推下去的感覺;拿著手機坐車或在視窗時,產生把手機丟下去的感覺。

高地效應的原理

  美國加州的科羅拉多街大橋,橋上藍天白雲,橋下樹木茂密,風景賊好。但讓大橋名聲大噪的卻是“自殺橋”這個稱呼,部分人表示自己從未想過自殺,但當自己站在大橋邊上時,就會有一股想跳下去的衝動。可緩過神來,又開始後怕。為什麼人站在高處,會有一種想跳下去的衝動呢?

  Hames教授招募了431名本科生,讓他們在網上回答“高地現象量表”(high place phenomenon index),量表中包含三個題目:

  (1)當站在高樓的邊緣或走在橋上時,你是否有過跳下去的衝動?
  (2)當你經過一座高樓或者橋梁時,你有沒有想過從上面跳下去會是什麼樣子?
  (3)當你在高樓裡面的時候,你有沒有想象過從窗戶跳出去?

  參與者們依照頻率,按照0分(從未)到6分(非常頻繁),給每個題目打分。最後統計三項總分,如果分數越高,意味著出現高地現象的頻率就越高;而如果三項總分是0分,就意味著從沒有感受過“虛空的召喚”。

  此外,Hames教授還詢問了參與者是否曾經有過自殺念頭。依據回答,她將參與者分為兩組:第一組曾經有過或現在正經歷著自殺念頭,稱為“自殺意念者組”(suicidal ideator);第二組從未產生過任何自殺念頭,稱為“非意念者組”(non-ideator)。

  結合兩組在高地現象量表上的得分結果,Hames教授指出,有超過四分之三的自殺意念者曾經出現過高地現象;而在無意圖者組中,也有超過一半的人體驗過高地現象。

  其實是一種大腦的過度保護現象,人對高空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靠近懸崖時,你的生存本能便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叫道“快回來你個傻子太高了要死要死”,受到本能反應的指揮,你多半會被嚇得渾身一震。而此時理性意識來了,它開始反駁道“又沒什麼在推你,不會掉下去的”,所以你大腦中央處理意圖的那部分,便會產生有什麼東西在推我或者真的想要跳下去的想法。

高地效應的延伸

  高地效應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當一個人拿著手機伸向懸崖,會有種想把手機扔下去的衝動。還有為什麼當你看到一塊石頭躺在懸崖邊,會有種想把它踢下去的衝動。而在眾多人群當中有種特殊的群體,那便是恐高症人群。他們因為平衡系統有所缺失,無法擺脫對高空的恐懼。當有恐高症的人站在高處時,所看到的景色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停旋轉並向後退的。

  所以他們會比一般人還要恐慌,但就算在這種極度恐慌的情況下,還是可能會產生向下跳的衝動。只不過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除了有高地效應的加成,還會多產生一種只有跳下去,才能最快到達安全地面的想法。

  雖然聽起來人類似乎永遠無法擺脫對高空的恐懼,但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對於高空恐懼的控制能力會增強,甚至會主動追求一些高空墜落的刺激,比如說蹦極,在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去享受那心臟還在天上砰砰跳,人卻已經掉下去的快感。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Dan,南徐,Tracy.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高地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bf7c5561b876934c5bba3b50d7c1164d (討論 | 貢獻) 在 2019年6月12日 13:38 發表

理論和案例。簡直是牛唇不對馬嘴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