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SCAA)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SCAA)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scaacpa.org.hk/

目錄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簡介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The Society of Chinese Accountants & Auditors)於1913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最初名稱為香港華人核數研究會(Hong Kong Chinese Auditor Research Society),1933年易名為香港華人核數學會(Institute of Chinese Auditors,Hong Kong),1946年改為現名。

  SCAA章程規定,會員必須是香港的華人執業會計師並持有香港執業會計師資格。現有會員約700多人,多為香港中小華人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也是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會員。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的宗旨是:聯絡華人會計師向有關機構及團體反映意見,服務社會,促進會員福利,增進會員之間的交流和友誼。該會每年換屆,設會長一人,副會長二人,義務秘書一人,義務司庫一人,理事若幹人。

SCAA歷史

  SCAA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1913年成立。在1913年前,註冊之華資公司,可聘用任何人士為核數員,或查帳員。當時香港設有規定會計師資格,但沒有會計師之名稱。自1913年,政府以華資有限公司增加日多,其中記帳方式,多採用中文及上進下支帳部,進支存欠之結帳。政府想修訂當時有效之1911年香港公司法例時,曾擬令各華資有限公司必須用英文記帳。惟各有關人士,以此項措施,非常困難執行。因當時能夠以英文記帳人員不多,並且待遇要求高昂,以致多數公司力有不逮。逐由周少岐紳士 (即已故周竣年爵士之先翁) 領導聯合發起向港府交涉取消此擬通過之法例。政府經考慮後,亦俯順輿論民情,允予接納。將公司法例有關章節,略事修訂。以後所有有限公司,若用中文記帳,必須加設英文之現金收支部 (即當時之香港公司法例第 121 條之規定)。

  同時更規定凡欲擔任華人核數員者,須經考試合格,方準執業。港府隨即委出劉鑄伯(即當時之油麻地小輪公司總經理劉鎮國先生之先祖) ,何福 (已故何東爵士兄弟),周少岐,袁英山四人,為第一任考試委員,又以華民政務司為當然主席。該時雖有考試製度,但未規定執委業範圍。倘若考試合格批准執業時,不論中文或英文記帳,均可查核。直至1930年政府再行修訂香港公司法例,將核數員名單分為兩部。凡名列第一部者袛能夠核查英文帳部。名列第二部者袛能夠核查中文帳部。此乃華人會計師之起源。

  1913年港府舉行第一次華人核數員考試時,合格者有十七或十八人。其中以馮君樂君最熱心。於政府宣佈合格核數員名單後;隋即假座體育學校,召集合格核數員舉行第一次座談會,商討組織同業公會。獲得一致贊同,即席推舉馮君負責起草會章,並定名為『香港華人核數研究會,Hong Kong Chinese Auditor Research Society』。經數日,會章已定,本會便告成立。第一屆會員有劉鑄伯,馮樂君,黃茂林,張才,胡爾棟,張壽朋,林藻慶,岑澤樵,郭若衡,郭福滔,區子禧,黃花農,黎金髮,楊敬奄,羅鈞鏞,李維楨,歐陽健卿,侯壽南。黃公茂林先生為各會員愛戴,被推選為首屆會長,馮公樂君為義務司庫,共勷會務。

  SCAA成立初期,會員人數不多,黃會長領導本會十多年,期間馮君之協助不少。在1918年初,馮公因火燒馬棚遇難,會務亦受影響。在1933年後,劉公毓芸亦曾數任會長。至於本會名稱,亦經更改,在戰前有會員區灌歟,以本會名稱,(香港華人核數研究會),不甚妥合,提議更改,幾經商確,逐易名為『香港華人核數學會,Institute of Chinese Auditors, Hong Kong』並修訂會章,設立三種會員;即(一)名譽會員M.I.C.A. (Hon),(二)普通會員M.I.C.A.,(三)贊助會員A.M.I.C.A.。但實際當時祗有普通會員。

  在1940至1941年間,當港府設立戰稅部門,征收戰稅,發現甚多私人有限公司不遵守香港公司法例之規定,沒有每年聘請核數員核數。公司註冊官逐要求本會提供意見。當時本會主席劉公毓芸及義務書記黃公永善均對政府表達寶貴意見。

  由於征收戰稅,本會會員大增至四十多人。由於戰火燃起,會員星散。幸得當時主席劉公毓芸繼續努力不懈,使會務不致中斷。在1942年,有會員請劉公毓芸,召開會員大會,依據中國會計師公會之模式,重整本會,修訂會章,並推舉王公蘊玉為新會章程起草人,當時決定易名為現用之『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The Society of Chinese Accountants and Auditors』。但召開特別會員大會時,因不足法定人數出席,所以不成功。

  於本港光復1945年,戰前本會主席劉公毓芸及義務書記黃公永善重新向公司註冊署,依據當時之軍政府法例。(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登記。在1946年2月17日召開會員大會於鐘聲慈善社,向會員佈告有關向政府交涉結果。

  在1946年8月3日舉行戰後第一次全體會員(新舊會員)大會。在1946年8月31日舉行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新章及正式採用『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之名稱。政府亦再舉辦審定會計師之考試。而本會會員亦被接納為審定之會計師。

  在1947年,本會再在香港政府華民政務司署登記。

  由於香港地方稅務局亦於1947年成立,申請考審定會計師資格考試人數大增。政府提出檢討考審定會計師資格之考試。

  由於1932年香港公司法例第一三一條在1952年8月修訂,第一部及第二部之審計會計師顧問委員會合併,成為審定會計師局,(Authorised Auditors Board)。在該局內仍有本會會員,李公卓權及黃公永善在內服務。

  由於環境需要,本會又先後委派潘永祥,麥慶彰負責起草及修訂本會章程,由本來社團條例註冊轉為公司法例註冊。於1971年12月31日獲當局正式批准本會註冊為有限公司而本會名稱亦特別豁免不需加上『有限公司』之字句。當時之簽署會員有曹澤泉,劉仲謙,屈濤疇,潘永祥,馬明璋,伍子材,李福兆,關漢芳,周謙,陳昌寬,麥慶彰,李文彬,黃士鏗,麥慶華共十四人。

  在1972年11月15日香港會計師公會正式成立及取代審定會計師局之考試,簽發會計師執業牌照等全部權力。

  SCAA會員,必須是持有香港執業會計師之資格,會員多數自己在本港設有適當事務所,公開執業,亦有是誇國會計師事務所之股東或受僱於有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本港工商業提供各項有關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稅務股票上市及收購合併等服務。對香港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有不可缺少的地位。

  SCAA主要宗旨為擔任聯絡華人會計師及反映同業意見,服務社會,促進會員福利及增強會員間之聯繫。因此經常為會員提供業內資訊,舉辦訓練課程及研討會共同研究行政和技術性之問題。每月除執委需要開會一次外,又舉行午餐研討會,由會員互相切磋,經驗交流,更邀請專家、政要、名流提供專業講座,內容主要包括稅務問題,公司法例,中外投資常識,各類交易所規則,會計師守則等等。

  開辦核數訓練班,為會員之僱員提供輔導,增進知識及核數訓練。課程包括核數守則,公司法之運用等。

  為社會人士舉辦香港稅務班,提供社會大眾一般正確稅務知識,由本會會員主講及解答有關香港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印花稅,稅務局調查之普通常識及向大眾市民講解如何填報報稅表格等。

  又本會每年均捐助獎學金,資助大專學院,為培育會計人材,略盡綿力。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山林,Angle Roh,Kane0135,Zfj3000,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