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化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編輯]
(1)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受眾“讀什麼”,而在於受眾“怎樣讀”;需要研究的不僅是文化商品,而且更應該是受眾使用文化商品的方式。費斯克從電視研究出發,運用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原理分析“兩種經濟”,即“金融經濟”和“文化經濟”,並對大眾文化本質進行了再剖析,強調“文化經濟”的存在。
(2)新聞生產的三種方式:嚴性報紙:同時生產著“客觀事實”和“意識形態”;替代性的報刊:傳播各種激進觀點,是邊緣性的權力集團對統治者的批判;通俗小報:比嚴肅大報更鼓勵受眾的批判態度。
(3)費思克把通俗文化看做是受眾反抗話語權力壓迫,他們重視受眾在意義解讀過程中的主動性,弱化了意識形態的控制。
(4)費思克認為,通俗文化的主體是“人民”(people)而大眾。“所謂大眾就是疏離者的集合,是意識不正確的單向度的人...通俗文化是人們,而非文化工業所創”。人民與大眾最大的區別在於大眾是盲目地,容易被控制,而人民則是分散的、不斷變化的、暫時的群體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