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效益性指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財務效益性指標[1]
財務效益性指標是指主要反映商業銀行運用自身的資產及通過向社會提供金融服務獲取利漓的能力。
財務效益性指標的內容[1]
1.利潤總額及利潤計劃完成情況:利潤總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以及營業外收支凈額,反映商業銀行在一定時期內的盈虧總額,是最終的經營成果。完成利潤計劃指標是商業銀行稅前利潤總額與利潤計劃數的比值,體現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發展戰略意識、決策水平和創新能力。計算公式:
完成利潤計劃指標=(稅前利潤總額刷潤計劃數)×100%。
2.納稅總額:指商業銀行按照國家有關稅法上繳中央和地方國庫的營業稅、所得稅及其他各項稅收,用於衡量商業銀行為國家所做的貢獻。
3.利息回收率:指商業銀行實收利息與到期應收利息之比,反映商業銀行的盈利情況。該指標與應收利息比例和不良貨款比率有一定內在聯繫,利息回收率與應收利息比例之和應當等於1。利息回收率與不良貸款比率之和應當大於或等於1。計算公式:
利息回收率={(本年利息收人一本年表內應收利息新增額)/(本年利息收人+本年表外應收利息新增額)}
4.資產利潤率:指商業銀行稅前利潤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用於衡量商業銀行運用全部資產獲利的能力。計算公式:資產利潤率=(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l00%平均資產總額= (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5.資本保值增值率:指商業銀行年末所有者權益扣除客觀增減因素後與年初所有者權益之比,主要反映投資者投人商業銀行資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計算公式: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資本保值增值率等於100%,為資本保值;資本保值增值率大於100%,為資本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