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認知偏差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认知偏见)

目錄

什麼是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是指人們根據一定表現的現象或虛假的信息而對他人作出判斷,從而出現判斷失誤或判斷本身與判斷對象的真實情況不相符合。認知偏差可導致感知失真、判斷不精準、解釋不合邏輯、或各種統稱「不理性」的結果。

認知偏差的原因

首因效應

  所謂首因效應是指,當人與人接觸進行認知的時候,首先被反應的信息,對於形成人的印象起著強烈的作用。簡單地說,首因效應即是人對他人的第一印象。首因效應之所以會引起認知偏差,就在於認知是根據不完全信息而對交往對象作出判斷的。首因效應一旦形成,就會直接影響到交往中的態度。這就是常說的先入為主。首因效應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准確的或者與現實不相符合的,因而是有偏差的。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也是常見的一種十分普遍的認識偏見。在認知時,人們常常對所具有的某個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關特征,也就是從所知覺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知覺的特征,從局部信息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這就好象暈輪一樣,是從一個中心點而逐漸向外擴散成越來越大的圓圈,所以稱之為暈輪效應。

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在認知時及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及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這種推己及人的情形。例如有些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學術水平去考慮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卻難以接受和理解,不過,教師卻認為自己是這樣理解知識進行思考,那麼學生也一定會這樣去理解和思考,並據此組織和傳遞知識信息,其結果必然是導致教學交往上的失敗。

近因效應

  個體對獲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會沖淡過去所獲得的有關印象。這就是近因效應。首因和近因效應都是使個體認知發生偏差的心理因素,只不過個體獲得的信息對認知情況的作用條件不同罷了。假如關於某人的兩種信息連續被感知,人總是傾向於前一種信息,並形成深刻的印象,這是首因效應。假如人們先知道某人第一信息,隔較長時間後才瞭解第二個信息,這第二個信息便是最新的。這最新的信息則會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象,這即是近因效應。

認知偏差的解釋

  如何解釋認知偏差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經濟學家認為,大腦通常採用簡單程式應對複雜環境,因此出現偏差在所難免。而社會心理學家則認為,認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有關,是為了維持積極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不過,進化心理學家哈瑟爾頓(M. G. Haselton)和列托(D. Nettle)認為有的解釋難以令人滿意,給出的都是錶面答案。他們提出了錯誤管理理論,認為通常的決策不是犯不犯錯誤的問題,而是犯哪種錯誤的問題。

  簡單地說,錯誤管理理論認為人類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通常面臨著出現差錯的風險。這些錯誤可以分為兩類:錯誤肯定和錯誤否定。錯誤肯定是把噪音當成信號,比如把沒病的人識別為有病的;而錯誤否定則是把信號當成噪音,比如把有病的人識別為沒病的。兩類錯誤,在進化環境中通常具有的代價是不同的。

  哈瑟爾頓和列托認為,許多認知偏差都是自然選擇配備給人們的行為手冊,指導人們以犯錯誤的方式適應世界,因為如果不犯這種錯誤,就可能會犯代價更高的錯誤。舉例來說,把有毒的蘑菇當成沒毒的風險就遠遠高於相反的情形。因此,假如一個原始人在野外找吃的,看到一種從來沒見過的蘑菇,在不能判斷對方是否有毒的情況下,假設蘑菇有毒的代價無疑是可以接受的(即使這種判斷可能是錯的),頂多就是挨餓。可這位老兄要是饑不擇食,假設蘑菇是沒毒的,恐怕就有中毒身亡的代價。因此,認為不熟悉的蘑菇可能有毒的錯誤感知和判斷能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環境。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認知偏差"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