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薅羊毛本是沿襲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的“薅羊毛織毛衣”的做法,被定義為“薅羊毛”。現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路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這種行為被稱作薅(hāo)羊毛,而這類人群也被稱為“羊毛黨”。
“羊毛黨”熱衷於運用一些合理合規的技巧,讓錢發揮更大的價值,買到更多更好的內容。“薅羊毛”在合理規則框架之下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精神,“羊毛黨”在一定程度上可稱之為生活家。
目前“薅羊毛”的定義越來越廣泛,已經跨出了金融行業的界定,滲透到各個領域,滴滴打車等打車和拼車軟體送代金券,美團外賣,餓了麽點餐減免活動,百度錢包,免費送話費充流量等諸多活動,都可以稱為薅羊毛。
刷單族:利用刷單或刷號的軟體,或者收集很多的用戶信息,針對某一平臺、某一活動進行刷單刷票刷量等的工作,從而刷取贏得平臺利益的機會。常見的比如:投票活動刷票;利用多個手機提交虛假信息刷量等;
任務族:完成平臺發佈的指定任務獲取相應的利益。這些任務可能是註冊、完成問卷、綁定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獲取型,也可能是玩游戲、點廣告、看視頻等娛樂型,不管平臺的目標用戶是誰要達成何種目標,薅羊毛黨都只把這些任務當成一個獲得利益的渠道。
黃牛族:黃牛也是薅羊毛族群中的一員,而且羊過拔毛,黃牛黨利用信息獲取的及時性、設備的領先性以及團體合作的力量,通常會對一些有明顯熱度的產品進行壟斷,進而再以高價轉手獲取利益。
黑客族:黑客通常是利用平臺安全的漏洞,直接攻剋產品或平臺的防護機制,進而套取大量的利益,甚至將羊毛薅光。比如經常有積分商城被黑客攻擊,將一些直充型的產品兌光,套走利益後走人。也有黑客以數據為攻剋目標,賣數據為獲利方式。
漏研族:專門研究各個互聯網平臺發佈的優惠活動中間存在的漏洞,進而通過破解手段去得到相應的利益。比如支付寶的VR紅包通過搜索網上圖片破解獲取,比如共用單車的紅包網上也有專門的如何足不出戶破解的方案,薅羊毛族通過這些破繹方式也能夠獲益匪淺。
2015年春,某銀行信用卡發佈的就是與薅羊毛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其推出了:1、周周刷;月月推——成功推薦3人辦卡獎7寸平板,6人辦卡獎10寸平板;2015最紅星期五加油活動;2015最紅星期五超市活動;境外消費10倍積分;必勝客滿120元立減19.99元;移動端成功綁定送10元刷卡金等等,薅羊毛概念的提出旨在引領持卡人參與該信用卡活動的同時能創造更高價值的消費習慣,讓用戶提高生活品質的同時享受薅羊毛帶來的快樂,而且持卡人也可以通過該信用卡官網實時查看自己的薅羊毛戰果。這些都是薅羊毛的最好體現[1]。
2018年12月17日,星巴克上線“星巴克APP註冊新人禮”,新戶註冊可以領取優惠券。當時就有羊毛黨利用大量手機號註冊星巴克app的虛假賬號領取優惠券,星巴克緊急下線活動。否則,僅一天半的時間,其損失可能達1000萬元。
2019年10月26日,一則水果網店標錯價,知名up主帶上萬名粉絲集體“薅羊毛”致網店關閉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熱議。該事件被曝光以後,不少網友對該up主的行為口誅筆伐,認為其沒有道德底線,另外也有一部分網友站在了up主一邊,認為是網店自己操作失誤,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買單。那麼,網紅帶頭“薅羊毛”問題到底出在哪兒?羊毛到底該不該薅?
據此前報道,一家名為“果小雲旗艦店”的淘寶店在賣臍橙時,因操作失誤,誤將“26元4500克”寫成“26元4500斤”,被B站博主“路人A-”發現後,該博主在直播中號召大家去“薅羊毛”。
隨後,上萬粉絲涌入“果小雲”店鋪瘋狂下單,導致該店鋪的訂單量在一夜之間達到了近20萬,涉及金額高達700多萬。
次日,商家發現失誤,立刻在店鋪首頁道歉,稱自己是農民,店鋪是命根子,並希望網友能夠申請退款:“給您跪下了,給我叔叔留一條生路吧,所有的事我一個人來承擔”。
不過,面對店家的“跪地求饒”,該UP主並沒有心軟,甚至放話稱“沒啥好說的,各憑本事”。隨後又在商家無法發貨的情況下,惡意投訴 “商家虛假宣傳”。
由於在天貓開店會有幾萬元保證金,在客戶投訴後,平臺會將這部分錢賠付給消費者,由此這部分去投訴的粉絲每人可獲得400多元的賠付。而這也直接導致該店鋪關店。